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山城故事>>★ 百川纳海在雾都 ☆〖西部明珠重庆〗★>>☆[西部城市风采]☆>>榨菜之乡--涪陵

主题:榨菜之乡--涪陵
发信人: zhengjion(苹果)
整理人: ydd129(2004-01-08 22:12:30), 站内信件
  涪陵,滨长江,扼乌江,居重庆市及三峡库区腹地,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多葬于此而于汉代得名。辖37个乡镇、办事处,人口109万。
  这里是中国榨菜之乡。涪陵是榨菜生产的发祥地,产量由1898年0.1吨发展到1997年21.1万吨。目前是国内最大、最多、最集中的榨菜产区,1995年被正式命名为“中国榨菜之乡”。涪陵榨菜历经百年沧桑,以其“鲜香嫩脆”的特色超群卓立于酱腌菜行业之林,与欧洲的酸黄瓜、德国的甜酸甘兰齐中为“世界三大名腌菜”,行销海内外,多次获得国际、国内金奖,涪陵榨菜也因此而发展成为一大产业,百年以来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涪陵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以巴文化和易文化为背景,以巴人质朴聪颖的劳动作为主要内涵,在百年榨菜生产和消费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内涵丰富的榨菜文化。它有四大特点,其一,独特资源加传统工艺,是国宝。三山(大娄山、大巴山、武陵山)汇集地带微量元素富集的土壤是榨菜营养丰富及“嫩”的条件,两江(长江、乌江)汇合地带的江风是传统风脱水形成“脆”的成因,独特的传统加工腌制世是“鲜”和“香”形成的理由,缺一不可成其为涪陵榨菜。其二,民族产品的代表,是国粹。中国出口商品只打汉字国外消费者都认可者,除涪陵榨菜之外不多见。其三,涪陵榨菜是绿色食品,符合消费潮流。原料产于冬春,少有病虫危害,无化肥农药残留,采用高温杀菌和新型防腐保鲜包装,加之涪陵榨菜原料特有的多种符合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有利健康。其四,农业产业化的示范。榨菜生产采取农户分散种原料,榨菜厂集中收购加工,产供运销一体,探索总结了套“公司十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路子,为培植农村骨干支撑项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这里是一方生机蓬勃的土地。经过47年的励精图治,涪陵农业基础渐趋雄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结构调整已初见端倪。“八五”期间,工业、农业年均递增分别为31.5%、7.19%,城镇居民收入、农民人均收入、财政收入年均递增分别为24.4%、18.1%、24.3%,能源建设弥为超前,交通、邮电大为改观。以榨菜、中成药为主的轻工业,以汽车、摩托车配件为主的机械工业,以苎麻、丝绸为主的纺织工业,以尿素、小化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水泥、陶瓷为主的建材工业已成鼎立之势。在这些支柱产业中,已培育出涪陵卷烟厂、太极集团、三爱海陵、建陶股份、化学公司、金帝集团、柴油机厂、榨菜集团、长天公司、娃哈哈涪陵公司、川东电力集团、丝绸集团、川东造船厂、三峡轮船公司14户重点企业,有6户企业进入重庆工业50强。
  这里是客商投资的宝地。三峡移民,重庆直辖;两江交汇,集散中心,交通方便;党政领导,思想解放,开拓上进,追求长远发展,甘于声名寂寞。恰天时、占地利、具人和。团结求实、文明诚信、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涪陵人。竭诚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置业,共襄盛举。



----
呀!我成僵尸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