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zlwj(雀仔)
整理人: ashleyliu(2001-12-01 13:53:20), 站内信件
|
珠江是广州的名胜所在。1962年评出的“羊城八景”中的“珠海丹心”、“鹅潭夜月”,旧“羊城八景”中的“石门返照”和新近评出的“羊城八景”中的“珠水晴波”,都是对珠江秀美景色的歌颂。
珠江全长2129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河,其名来自“海珠石”。当千里珠江流经广州城下时,江中有一巨大的石岛,石岛长期被江水冲刷,变得圆滑光润,形如珍珠,称“海珠石”。由此,坐落该石的河流便称之为“珠江”。“珠江”得名还有一说。传说有一位波斯商人,偷了他们国家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来到广州拍卖。由于此珠是镇国之宝,所以波斯国派人携巨款来广州,把宝珠买了下来。当他们乘船回国时,拿出宝珠欣赏。突然,宝珠飞起,坠入江中。后来宝珠化为巨石,熠熠生辉,人们便将其称为海珠岛,“珠江”也因此得名。
珠江实际上是西江、北江、东江,还有流溪河四个水系的总称。西江源自云贵高原,北江和东江源自江西,流溪河源自从化市的七星岭。四江到广州汇合,流入南海。习惯上,人们把流经市区的那段河流称为“珠江”。2000多年前,珠江河道很宽,达2000米以上,故又称为“珠海”。后河道渐渐变窄,宋代时宽900米,现在仅宽180米了。
珠江上10座桥:人民桥、海珠桥、海印桥、洛溪桥、珠江大桥、广州大桥,还有新建的解放大桥、江湾大桥、华南大桥、鹤洞大桥,以及珠江过江隧道,把珠江南北两岸和芳村区连成一片;两岸星级宾馆、商厦林立:白天鹅宾馆、华厦大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广州宾馆、广信江湾大酒店直耸云天;夜晚,两岸灯火璀璨,明月高悬,“珠江夜游”游轮载着满船游客自西向东,轻泛珠江水,共奏欢乐曲。
“珠江夜游”
“珠江夜游”是南国羊城的一大旅游特色,珠江美景可比美于香港维多利亚港,从白鹅潭东至广州大桥,南至白鹤洞,是珠江夜景游览河段。珠江景色迷人,华灯闪烁,犹如七色明珠镶嵌十里珠江,汇成一条异彩纷呈的珠江彩虹。
1960年7月1日,广州市轮渡公司(客轮公司前身)结合珠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和市民夏日纳凉的需求创办了“珠江夜游”,将陆上和水上的娱乐方式一起,从晚上7时至9时,载着乘客夜游珠江。当时用的船是二层木质船,船的上层可坐64人,下层可坐96人。
“珠江夜游”创办后不久,游船上座率很高,深受市民喜爱。到了1963年,夜游的游客既有广州市民,又吸引到广州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从此,广州“珠江夜游”便闻名全国。但在文革期间,珠江游被视作“封资修”而被迫于1966年停办。
改革开放后,“珠江夜游”重新获得新生。1978年5月1日“粤穗渡16”船又载着游客航行在珠江河上,被压抑多时的“珠江夜游”又掀起了高潮,到了80年代初,珠江夜游进入鼎盛时期,高峰时每年的游客达6万人次。
80年末开始降温,由于游船比较残破,又没有新意。当时珠江的污染较大,坐在船上阵阵恶臭飘来。90年代初的珠江夜游业开始亏损,淡季时,一条游船仅有10人左右。
从1997年开始,珠江两岸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海鱼珠、珠海丹心、鹅潭夜月、黄埔云墙等传统景观焕发青春,新四桥飞架南北,1997年游客比1996年增长四成。到了1999年,珠江夜游人数更到达8万人次,创下历史纪录
---- 金龙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雀
我的口号:没灌水文章,就如股市没有庄稼
OICQ:281654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