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闽南风情>>【网友之家】>>〖个人文集〗>>〖呢喃燕语〗>>〖qing-1973-纤纤蝶〗>>寻找人生的目的

主题:寻找人生的目的
发信人: qiang-1973(纤纤蝶)
整理人: zmsz(2005-03-03 17:03:50), 站内信件
明知好友很不快乐,却又帮不上忙使不上力,因为她将这归纳为她现在寻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希望。曾经我也对此迷茫困惑过,在书中苦求答案。昨晚和老爸认真讨论,略有所得。

自古以来,研究人生问题莫过于形形色色的宗教,而所有的宗教的教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对人生意义的解答,所以请别取笑俺,容我在这里作一下各种宗教原始教义的总结: 

在差不多相同的时候(大约几个世纪之内),在世界范围之内出现了好几个伟大的人:在东方有孔子和老子,施加摩尼,西方有苏格拉底(我们把现代科学也当作一种宗教的话,第一个运用理性思维的哲人就是苏格拉底了),后来,西方又出现了耶稣,我们把他也算进去。 

俺认为,这几个人恰恰代表了对待人生的四种态度: 

基督教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肯定苦难(耶稣的),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摆脱(否定)苦难(生老病死是苦难,摆脱的办法就是禁欲--戒除嗔贪痴);苏格拉底的哲学肯定了人们应该追求幸福(苦难的对立),老子则认为人生是虚无的,因而否定幸福(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老子》三章);孔子比较特殊,后面我们再讨论。 

举个例子:人生最大的苦难是什么?--死亡,基督教认为轮回(或曰天堂)是存在的,因而不重视人们此在的人生,仅仅是承受苦难,而基督许诺的幸福又是那么的缥缈(来生),无怪乎有人感叹说人生就像西续福斯肩头的那块大石(如果没听过可以参考希腊神话),一直在无限的轮回,始终看不到实实在在的希望。 

而佛教虽然许诺说通过禅定可以达到无限幸福的境地(成佛),但是大多所谓涅磐的僧人只不过是坐化(死了)了,因此佛教和基督教虽然教义不同,但是导致了一个同样的结果--让人们把目光投向来生。正是因此,在历史上这两个宗教才被用来麻痹人民的思想。 

我们来看老子(道教),老子认为人生仅仅是一个过程,无所谓生或着死(说不定死了还是一件好事呢),于是我们看到庄子(他们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丧妻时鼓盆而歌;于是我们看到他持竿而不顾(要知道这时候楚国的使臣带来了封他为相的消息)--因为人生是无意义的,因而俗世的所有幸福都是不值得追求的。 

最后轮到了苏格拉底,只有他给了我们一点点生的希望,于是我们推翻了各种宗教的枷锁(无论在东方的还是在西方的)于是我们沉浸在喜悦里,一代又一代人在科技上的长足进步更是奠定了我们理性思想的光辉。 

但是到了20世纪初,事情有了一点变化,叔本华同志首先给人们了一个绝对悲观的世界--活着难道仅仅是欲望?欲望满足不了就痛苦,欲望满足了就无聊。(其实在歌德的《浮士德》里清楚地描写了这样的人生,靡费斯特是一个绝对的理性主义者,他看透了一切,觉得人生不过如此,于是他跟上帝打赌说人类一旦满足就会失去它的灵魂。他几乎要成功了--浮士德在死之前说到:真美啊,请等一等!这正是打赌时候他说的话--但是上帝拯救了浮士德,把它带入了天堂。因为歌德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性主义者,所以他还是要靠上帝来拯救)而更可怕的是人类根本没有满足的时候(人类想飞,于是有了飞机;人类想飞到月球,于是有了宇航飞船……)于是人生充满了无聊和痛苦。应该说:他的思想得到了当时绝大多数的人的共鸣。 

然后是尼采同学,他在叔本华的基础上前进了一步,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找人生的意义本身,他也是个悲观主义者,因为人生的意义是找不到的。于是他也觉得人生虚无,并预言人类会迎来一个“虚无时代”。(尼采的最后几年完全疯了,有一天他在旅馆外看到一匹被鞭打的马,他抱着马痛哭失声,就这样死掉了)。

再再后来有海德格尔,他认为人生的意义来源于死亡的意义(或曰存在和虚无),当然他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来谈谈俺的观点,我认为要寻找人生的意义,有两个途径: 

1、从人自身,从灵魂的深处来说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在于追寻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不是别人给你的,而必须是你自己选择的,而且这个你自己选择的理想也是区别于他人的标志(与其他人不同--在任何哲学里都是个体存在的意义的标志)。理想的特征是它是不可接近的,就像天堂,你只能仰望,而不可企及,只有这样人才会终其一生都在追寻自己的理想(这有点像基督教,也有点像叔本华),也就是说终其一生都是有意义的。这是所谓内在的意义,这种意义往往不能被其他人所承认(这一点以后再谈),比如梵高生前的画卖不出去,死后却大出其名,换句话说,你的理想如果与社会所承认的价值一致,你才有可能在生前成功。 

2、从人外部,也就是社会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细胞,你不会在意你的皮肤上的某一个细胞老死了,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同样的,社会也不会在意某一个人的生死,只有你对社会(或者别人)做出了贡献,别人才会记得你,你的贡献所覆盖的人群越大,你的意义越大。这很好理解,俺就不多加解释了:)

当我春风得意在外施展拳脚时,也算是个对社会有点贡献的,而当我对外面的拼打疲倦时,我又可以躲回我的围城,躲进夫君的怀抱,孝敬老人照顾孩子,做个对家人有所奉献的蝶。我生活的目的就是被社会和家庭所需要。所以,我幸福我快乐。当然我的日历也和自然界的景观一样,不可能日日艳阳高照,也会有乌云密布黯淡漆黑的时光,可只要我生活着,我就可以品尝一切生命滋味,因为我有生活的目的,对明天的希望就是纤蝶展开的翅膀!




----
宝园蝶舞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万年后小花的呼唤  
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  
来震撼我斑斓的彩翼~~~~~~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