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闽南风情>>【福建经济】>>〖八闽见闻〗>>大田现象

主题:大田现象
发信人: zmsz(宝哥)
整理人: zmsz(2004-12-06 17:25:57), 站内信件


由于工作的原故。
每年在大田县的那些日子里不是进奇韬入太华过建设,就是上湖美到上京穿梅林。
所经之路重车隆隆、土炮(本地自产的由拖拉机改装成的装载机)轰轰,放眼望去满目翠绿青山,凡感扎眼时,便是那些被肢解成片裸露土石的采场。那里不是扒煤炭,就是挖铁矿、炸石灰石的矿区洞口。

位于福建省中腹的三明市的大田县,是个各色矿产资源都极其丰富的内陆山县。所以看到这些并不为奇。

不过今年却于往年不同。
除了满山遍沟里的那些黑乎乎的煤洞、白灰灰的石灰石洞、褐涩色的铁矿洞之外。
便是往年从未见的建于山坡路旁,外表看似非洲蚁穴的土包子。只是个更大些,且都是两个土包子相联体的。
惊骇时,朋友告诉我:“那些是烧生铁用的土窑子。大量这些土蛋窑藏于山梁坡沟里的,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至今已建好的不下于150座。”

由于去年钢材暴涨,诱使山区里老实巴交的大田的农民们,因地置宜的利用起原先弃之不用(含铁量为大型冶炼厂所不耻)的铁矿。他们用祖上先民们的留传下来冶炼土办法,更兼之身具1958年大炼钢铁时炼就的那些技能,就试着磊窑冶炼生铁。不想一试即富。

榜样的的力量是无穷的。
何况是让人朝思暮想的发家暴富。从此仿佛在一夜之间,在大田(主要在奇韬、太华这两个出铁出精煤乡镇)重现昨日大跃进时光彩。不同的只是:少了那些满山飘扬的红旗和古厝旧宅四壁的标语口号,必竟这是违反国家要求各地坚决关停五小产业政策的。
所以这些土包子,工商不予注册,税务不予登记,市(县)联合环保还时不时定期或突击检查,发现时就要求土包子停产关门。

不过:检查团前脚走,后脚就重新燃火炼铁;税务虽不予登记,但仍以每窑每月2400元定向土著人收取包税;国土资源部门仍然批出土地;供电局在大喊电力紧张的同时照旧向土包子们架线供电。

据从业的朋友告诉我:
这几年大田暴富了不少人。作煤生意的无疑富到手软;挖铁,石灰石矿应该排到第二位;办水泥厂列第三。但这些只是富了个别人。炼生铁却富了一大批。
主要是:搞这些土窑子不象上述富业那样需要巨资。建两座联体的土窑花费(包括这样那样的黑白红的花销)不超过19万,加上5万元流动资金,总共在25万左右。一般由3至6户人家组成。

成本:1吨精煤在400-600元,1吨低品味的铁矿在50-80元(富矿在100左右)。
出铁:3吨精煤,3吨铁矿出1吨生铁。
单价:日前1吨生铁1900-2300上下浮动。
毛利:以均价计算每吨收入2100-(3X500+3X65)=410(元)。
收入:每月扣除维修窑体时间应该是25个生产日。以每天正常出4吨生铁计算,每月收入41000元,每年的收入在451000(元)左右。
全县:新增150个X451000元=57650000元左右。
税收:新增150座X(2400元X2个)X12月=9640000元。
相关:带动相关产业如精煤、废矿利用、运输、餐饮、维修、劳务等等全县一年新增2亿多收入。

最后这位朋友不解的问我:
凭什么他们老老实实向国家交了税收,还是黑户口?
凭什么他们利用的是大厂弃用的大量的低品味铁矿,还属于不环保之列?
既然是这些小冶炼厂是国家不允许的,为什么国土资源可以批出土地,供电部门可以供电?
再说因地置宜发展地方经济让农民富起来,不是国家所提倡的吗?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