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u_keneng(胡net)
整理人: kn_vb(2004-11-14 00:50:14), 站内信件
|
VB虽然是BASICA语言的后代,但两种语言简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BASICA是在黑屏白字的DOS下编写的,而VB却应用于WINDOWS中的可视化的、面向过程的、对“对象”进行编程的语言。所谓万事开头难,学习一门语言也是难在开头,只要进得了门,之后就能过关斩将,直至我后来学.net也是一样。眼看着VB中的一个个窗口,无从入手,学习编程的事,也搁到了一边。1999年10月,我随工程队到汕头长平路的一个商住楼做装修,在工余无聊的时候,得到一本谭浩强编著的大学非计算机专业教材——《C程序设计》,便又啃了起来。
正是谭浩强的这本书写得太优秀、太易懂了,方才使我重回编程这条路上来。函数化的C语言,更加逻辑的语法,与VB似乎有某些谋合之处。兴浓之处,人在汕头身边没有电脑,竟拿起笔和纸就地写起程序来,解答着书里的每一条习题。用笔和纸来写程序,可想而知当时的求知若渴。
一个会写C的人,再去学VB,就显得容易很多了。更重要的是,在《C》书中,学到了更逻辑的算法和编程的idea。从汕头回来,就开始着手重新学习VB了。然而VB的知识量,远比DOS下的语言多得多,但当学会了使用窗体和那十多个基本控件之后,已能写出一点小应用出来了,虽然那个时候数据库和API还离我很远。
那时候学电脑的如痴如醉,使我经常听到“砰”的一声,那是电热壶芯爆炸的声音。我是一个老茶虫,泡茶需要开水,开水就要用电热壶来煮,可是我常常只记得插电,却总忘记水已开了,直至壶里的水烧干,壶芯就“砰”的一声啦。我的第一个VB程序,就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了。一壶水插电加热的时候,就运行这个小程序,设定某时某分或多少分钟之后提醒,时间一到,音箱就能发出警告声,并且会出现提示窗口,上面写着三个字——水开啦。我就会从学习中回过神来,拨掉壶线,泡茶啦……
翻到了第二个年头,2000年1月,花了400大元给电脑装上了MODEM,并从电信局领回了一个上网账号,接着,会上聊天室啦,会收发邮件啦,还知道了有BBS这回事。然后就开始学习做网页,有了网络的帮忙,遇到难题就容易解决得多了。初期给予我帮助最多的BBS有两个,一个是《电脑报》的“天极论坛”,另一个就是“网易虚拟社区”了。两个月后,又学会了FRONTPAGE,并已着手准备开电脑档口,于是做了一个网站,叫“可能创作网”,预告我的电脑档的开业。并在www.363.net申请了个免费空间,把网站放上去。当时完成了那个网站,还洋洋自得,直到后来技术有质的提高之后,再回过看来看自己的第一个网页,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难以入目!哈哈哈。
组装电脑、硬盘分区、安装及配置操作系统已经学会了之后,便向家里提出要转行开电脑档口的请求,得到父母的支持。2000年3月13日,位于潮汕公路旁文里路段的一家“可能电脑”店终于开张了,这距离我第一天接触电脑,只有不到11个月的时间!一个小木匠,突然变成了一个IT从业者,甚至电脑老师。
开业第二天,便卖出了一台电脑,我们卖的都是组装机,那时候的主板一般都要手动调电路板里的跳线,来设置CPU的外频、倍频和电压,当我战战兢兢地把各配件插到主板上——开机——成功BOOT机!啊!那个时候高兴得跳起来!那个激动啊!第一台电脑卖出去了,可以接下来的日子仍是经营惨淡。穷则思变,虽然自己电脑知识嘛嘛,但为了把电脑档经营下去,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开电脑培训班,自己做老师!
附上一张当时从店里往外照的相片。那个时候的我,看起来比现在年轻、青春得多了。别小看左侧那块肉酸的“电脑培训”招牌,它给我带来了数以万计的培训收入。我的电脑店能经营两年多,也全靠它了。

---- 版面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