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atmay_yu(夜猫女)
整理人: jaja(2004-11-11 10:20:46), 站内信件
|
9.22
(1)
因为累来得无声无息,所以不知什么时候天渐亮了,我醒松之余陆续感觉到一点点的光亮在晃动,帐蓬里这边有人在检查老鼠“吃剩的食物”,又听到那边有人说知道半夜曾有人伸头进来看我们,这个叫冻,那个叫酸痛,呵``总之大家细细碎碎地说着话,到了六点左右,大家开始装衣整理,天色仍泛着微蓝,飘着毛毛的细雨,好冷哦``。吹着白气,搓着手,顶着寒冷,完成了基本的洗梳项目,我和欣雨赖在厨房里,她一边推柴一边烧火,不亦乐乎,与当地的汉族居民东南西北地聊天,我闻住生火的味道,听着听不太懂的四川话,迷糊地有些忘记自己身在何方了。
随着天色的转变,天色也渐变晴朗起来,外面小黑在欢快地享用着我们多余的早饭打赏,旁边帐篷的旅人早已人去帐空,远处烟雾袅漫,观音山隐隐约约耸立在空中,我们收拾好一切向着山谷中的马队出发。在香格里拉山庄向下拐几个缓弯就到了亚丁村的骑马区,由于里面的景区路途较远而且道路难行,一般需要骑马才可进入核心景区---亚丁自然保护区。没想到一大早,景区的门口就这么热闹哄哄的,吵吵闹闹挤满了人,还有好多藏民牵着他们的骡马在等待着叫号。司机大哥冲进人群中左右转插,一会就帮我们买到了马牌。这里的价钱都是统一的,一个人130元包来回,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藏民跟着,安全得很呢。另为安全起见,司机还分给我们每人一支氧气瓶,不过北京老夫妻一早教育了我们,说如果吸了一瓶你就会不断地依赖它,最终你浪费不少钱之余也影响了旅游的乐趣,而你来到这里才没办法战胜高原不是很可惜么?他们老当益壮,我们也不能这么差吧,所以一致决定放弃带氧气,向自己的极限挑战,除了武汉的菲,他可是因为从来没吸过瓶装氧气而带的,昏```
一开始大家都拿着自己的马牌叫着相应的马夫,那些基本都是藏民,大概只是懂一两句汉语,可能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号码了,呵``基本没应错。我们这一队随行的藏民有男有女,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都有着善良的笑意。我的马夫是一个藏族小伙子,他拉着自己的马,示意我骑上去,说是马,其实那只是一匹看上去不太健壮的骡子,我迟迟犹豫着不想上去,左右顾盼着寻找是否还有比它更健壮的马,可司机说是按号码叫的,已经没有时间再挑了,我只好被藏民那宽大的手掌挽着上马,随大队人马出发了。
我们先从一座很窄的小木桥出发,沿途到处是马粪,植物也非常地茂盛,呵``大家都笑说这里不再需要我们的“贡献”了(爆。。)。刚开始大家都很兴奋,分别与自己的马夫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藏民有些也懂基本的汉语,像给ADA牵马的那位藏族姑娘就与她聊得很欢,可我没想到我的那位马夫竟然完全无法与我沟通,虽然我在说话的时候他都是很留意地听着。他总是傻呼呼地对着我笑,一边说着我完全听不懂的语言,我们只能靠手势和表情以及一些简单的音节来猜测对方的意思。这里的藏民都非常痛爱他们的马,所有人都将马打扮地漂漂亮亮,有的在马尾上绑彩带,有的在鬃毛上,有的在马鞍上。我的那匹骡马则绑在鬃毛上,它应该有一定年龄了,颈上的鬃毛比别的都长而多,蹄子短小但有力,而且主要是很“专业”,它不贪吃,沿途也不会分散精神去喝水或者吃草的,菲的那匹就经常开小差,呵``骡马也要看有没敬业精神的!
我们经过的马道一直沿着一条湍急的溪流而行,渐渐山高林深,清水流碧,沿途野花灿烂。顺着林荫蜿蜒而行,骡马背着我一步高一步低地走着,沿途我们见到一些很奇怪的石头摆饰,都是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一层一层地堆起来,上面还盖有哈达,隐约见到一些藏文刻在上面,最奇特的是那些石头好像没外加什么贴土的东西却牢牢固固地层垒上去。询问马夫,可看他的样子并不知道我是在问,我不断指着那些石头,他却只是不停地点头,昏``。后来在其他的游人口中得知那些原来是藏民祈祷的一种形式,不能随便触碰的。再向前见到斜坡上有一片绿草地,菲见到一只大野兔在蹦跳着,指给我看,它溜溜眼看了我们一下,我兴奋地大叫。那边ADA也在叫,呵``原来她见到有只可爱的小松鼠沿着树一直跟着我们的马队在跑,直到我们转弯才不见了它。不时还遇到一阵急骤雨,大家赶忙穿上自备红、黄、紫、绿的各色雨衣,为这仍是绿翠点点的秋天点缀着,如果再迟些时候,有渐变的黄红树木衬托其间,才真是难得的妙景呢。骑骡的感受远没有骑马舒服,一路不少颠簸之苦,虽然踩着马蹬,但我们都开始呈不稳状况有些摇摇欲坠了,马夫体谅地及时安排休息,让骡马也好好吃吃草,补充体力。这时天气已转晴,抬头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前面山上的雪峰,据说这就是藏民非常崇敬的仙乃日神山,意为观世音,海拔有6023米。大家都兴奋极了,因为能这么清清楚楚地观看全峰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山上的天气说变就变,可能有些游人根本没有机会可以看到它的美丽,我们只能借助相机把它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虽然明知马夫们都听不懂我们的语言,但大家还是指手划脚地表达着我们的喜悦和兴奋,而他们也报以微笑,细看他们自豪的面容,不难发现这里的藏民的确是非常善良的一族。马道一直向上伸展,骡马身上的铃铛响亮非常,叮叮当当像催眠曲一般,若不是沿途开始下山的游客在向我们打招呼,恐怕我已经在马背上睡着了。
(2)
我们途中休息过两次,前后经过大概二个小时的颠簸,马夫告诉我们已经到了龙龙坝。在这里,雪峰的比例大了很多,仙日乃峰那么高高地,圣洁地遥视着芸芸万生。初晴的烟雾轻轻淡淡地盈绕着尖尖的峰峦,映着阳光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空气中到处都飘散着冰冷的味道。在草地的另一边也有座雪山,据说是夏诺多吉神山,意为金刚手菩萨,海拔有5958米,它与仙乃日山有相当不同的感观,如果说仙乃日是座圣洁的,慈祥的,令人敬慕的,那么夏诺多吉神山则是威武的,刚正的,令人肃静的。我们下了马,沿着平原的草地向前走去,首先看到的是一条清洌洌的溪流在静静地流动着,清澈地一见到底,溪流底的水草轻轻柔柔地飘浮着,寒意透过指尖触碰心底,我轻轻呵出一口气,与被惊动的白毛牦牛相视莞尔。前面的森林,草场,溪流,与远处的牧场木屋以及帐篷相映成趣,冰凉的清风一阵阵吹着片片青草,轻飘飘地掠过牦牛身上的毛,雪山倒映在玻璃似的水面里勾画了一幅迷人的大自然图景,这种美丽禁不住让人屏住呼吸,仿如置身童话世界,大家都在感动着,端着相机不知从何处照起,要怎么才能把它留存在永恒的一刻呢?
当然我们很快便回到现实,牦牛与骡马的粪便举目皆是,草原上飘荡着植物与动物粪便的味道,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地雷”的状况均让大家忍俊不禁,菲更是首当其冲,他还威风凛凛地举起V字,右脚踩在一大跎粪便上硬是磨我帮他拍照,让我们的回忆充满了相当有份量的“味道”!(汗。。)我们碰到已经是返程的游人,他们说到亚丁其实是到冲古寺,远远地可以见到远处山下的亚丁村,从冲古寺还可以骑马往更高山上的络绒牛场,那里有三座神山夹峙,格外空旷宁静。可冲古寺往牛场单程时间为两小时,约十公里,还有五色海、牛奶海等小的高山湖泊,来回起码得七个小时,算算今天的时间不够了,司机说要六点在营地集中的,我们只好惋惜地折回了。(各位驴友,如果要计划去这几个景点,必须得半夜开始行动,否则你就得在山里住上两晚才可能都看到这些景点。)
回程也是依赖骡马,然而我们的身体比骡马更不堪疲累,除了不时用手安抚座下辛勤骡马的情绪,自己也累得七歪八倒,最痛苦的当然就是我们的坐下之处,经过将近二小时的颠簸,我们在马上右也不是左也不行,已经快坐不下来了!虽然沿途风光无限,经过牧场还有“风吹草低见牛马”的场面,然而我们半骑半站的姿态已经格外“凄凉”,中途休息时都几乎不愿意再骑到马上去了。(奉劝各驴友,其实是可以下马一行的,骑那么多小时的马,不是普通人可以顶得住的,走得累总比屁股痛来得好!唉呀,真是想起都觉得痛!)在马场外与马夫们道别后,看着半山腰的香格里拉营地,觉得走上去是无比的艰辛呀,好不容易挨到了营地,大家都趴在帐篷里动不了了,呵``晚上的种种已经全然忘却,倒头在营地里呼呼大睡起来。在营地里休息了差不多二个小时,其他的旅伴才陆续回营,北京老夫妻最厉害了,他们居然去了其中的五色海,还扛着一堆摄影器材,虽说有马夫陪同,但是也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战斗力”,我们真是自愧不如呀!
下午四点多我们便从亚丁开始返回稻城了,离开亚丁村的路途上,小朋友还是一群一群地在欢送着,我们将随身携带的饼干、糖果、八宝粥等等食物尽数送给他们,到现在我还记得他们一脸兴奋的模样呢!我们经过了许多峡谷,天色相当晴朗,沿途见识了不少美丽的风光,各种形状的云朵给人以铺天盖地的感觉,彩虹也像是欢送我们一般,跟了我们一个山谷又一个山谷。黄昏时分的峡谷格外壮观,连绵的山峰被染成一线的金光,投射出巨大的山影,从相机的变焦镜头放大还见到山上被吹得摇晃的嵌着金光的植物,大家浑然忘却了一切,站在马路中间感受着这种天地合一的震憾,夜色在不知中慢慢拉了帏幕,我赶忙在这最后的一瞬间抓拍了这幅永恒的金光!回到车上与大家分享时,竟然大家都觉得像是“魔戒”里的那只眼,呵``。(当然这种壮观与邪恶是完全不沾边的,驴友们可别误会了,嘻嘻)
晚上我们回到了稻城的彭松措民居住宿,对于两天没洗澡的我们已经不再介意高原反应了,在昏暗的路灯指引下,我们兴奋地摸黑去了泡温泉。据说那是茹布查卡温泉分引出来的民居温泉,当然设备是比较简单的,就是一间间小平房里面建个小水池,但当温暖的水渗透全身时,我们的疲惫不堪才发作出来,看来今晚会是个好眠之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