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秦腔秦韵>>〖陕西系列〗>>☆陕西城市简介☆>>美丽的陕西--汉中 《一》

主题:美丽的陕西--汉中 《一》
发信人: raoliang_111(过客)
整理人: zzz123654789(2004-11-21 21:00:50), 站内信件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江横贯东西。西南与甘肃、四川毗邻,东北与本省的安康、西安、宝鸡接壤。全市辖汉台、南郑、城固、洋县、勉县、西乡、略阳、镇巴、宁强、留坝、佛坪11个县区,234个乡镇(办事处)。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372万。资源丰富,物华天宝,被誉为“西北小江南”和“秦巴聚宝盆”,具有很大的经济开发潜力。
    汉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素有“生物宝库”之美称,具备建设现代化明星城市的客观条件。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1)生物资源繁多。我市为南北动植物交汇地带。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水稻产量占全省的70%;森林覆盖率52%,植被覆盖率56%,活立木蓄积量8781立方米,可利用草场500万亩。野生植物达30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1300多种,有“天然药库”之称,天麻、西洋参、枣皮久负盛名,杜仲为全国第二大基地;栖息在秦巴山区的野生动物280多种,列入国家和省上保护的珍稀动物42种,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等“稀世之宝”驰名中外。       
    汉中矿产资源富集。在已发现的92种矿产中,探明储量的60多种,具有中型以上规模的35种,潜在经济价值约1568亿元。有26种矿产保储量、潜在经济价值列全省前3名,有10种矿产列全国前十位。勉(县)略(阳)宁(强)地区被誉为“苏联的乌拉尔”,金、锰、铜等有色金属储量大、品位高;汉(台)留(坝)勉(县)、城(固)洋(县)西(乡)区域石棉、海泡石、石英岩、蛇纹岩等非金属矿产富集。(3)水能资源丰富。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为长江一级支流,其中,汉江干流长270公里,嘉陵江干流长141.7公里。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60万千瓦,可开发量87万千瓦,均居全省第二。小水电装机容量居全省首位。  
    汉中历史悠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汉高祖刘邦以汉中为基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完成统一大业,特以“汉”为号,建立汉王朝;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说中,六出祁山,成败皆在汉中,归葬在汉中的定军山下,张良功成名退于紫柏山,韩信被拜将于汉江之滨,我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张骞故里和东汉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葬地均在这里。曹操、杜甫、陆游等许多历史名人都曾留下了诗词墨宝。    
    汉中独特的地质地貌,孕育出独特的山水风光,国家设立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朱鹮自然保护区驰名中外。南湖、南沙河、紫柏山、天台山等七处省级风景名胜区,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在革命战争年代,汉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先念、徐向前、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领导过革命斗争,留下光辉业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万里、陈慕华、宋健、彭佩云、温家宝等亲临汉中视察,江总书记“兴汉中、奔小康”的题词,成为激励汉中人民加快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明星城市的巨大精神力量。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来汉视察,更加坚定汉中人民“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和“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决心。
    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汉中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培育区域经济优势,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建设现代化明星城市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63.44亿元,财政总收入12.4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5184元和1643元,增长6.9%、和5.7%。初步形成了以飞机(亚洲最大飞机生产基地)、汽车、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建材建筑、冶金采矿、烟酒食品、包装装璜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的多门类现代化工业体系,建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创出了一批名优特产品,全年工业总产值增加39亿元。城乡市场发育日渐完善,纵横交织的流通网络基本形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49.5亿元。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初具雏形,乡镇企业成为汉中三大经济支柱之一,总收入达156亿元。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开放、开发、发展”战略,已与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联系。与国内14个省20个地方建立了友好关系。并成功举办了北京和长三角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60个,合同引进资金32.79亿元,外贸出口1420万美元。按“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切手续从简”原则建立的外商投资联合审批制度已开始有效运作。全市上下强化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你赚钱,我发展”的新观念,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正在形成。
    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宝成、襄渝铁路过境,阳安铁路横贯全市。每日对开汉中至北京西站、汉中至汉口快车一趟。民航直达西安。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有五条国道、省道直通陕、甘、川、鄂,公路通车里程达6800公里。市政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达27.5平方公里,且以每年一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环城公路和城区主干道路质量明显提高,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教育、科技事业迅速发展。全市有高等院校2所,成人高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8所,科研单位14个,专业技术人才7万余人。建立了汉中市经济开发区(北区即鑫源经济开发区和南区即南郑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高新技术园区,先后已有十多户科技企业在开发区落户。农业科技扶贫示范围区正在建设之中。
    汉中经过20年改革和发展,积聚了巨大的潜在发展后劲,具备了参与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基础。面向新世纪,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建设明星城市为目标,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源建设,营造区位优势,增强经济实力。立足开放兴市,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开发优势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立足工业强市。更努力促进汉中环境大改善,经济大发展,开创新局面,再铸新辉煌。 



----
http://img11.photo.163.com/zzz123654789/1147548/59841521.gif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百万汉子怒吼秦腔。文川武乡英雄地,濂池让水礼仪邦。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