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z.ajun(眯眯笑的流浪猫)
整理人: chgirl2001(2004-10-02 21:00:35), 站内信件
|
论想像类作品思想内涵及国内作者的硬伤:
1。由小何的《审判日》说开去。
20个月的沉寂之后,俺们的小何同志终于又有作品问世。虽然还是免不了他老人家一贯的老毛病--煽情。你也可以说,何夕的东东已经落入了俗套了。但是,很显然的,这些套路对付那些初级读者还真的是挺管用。想想俺们读《伤心者》的时候的情形吧,读时哪一个不是心如坠铅,直想大哭一场。然后放下书就开始大骂小何的娘。为其中一些很明显的硬伤,还有烂情窝火。
现在的《审判日》依然给人这样的感觉,一个科学家终于搞出了一个新发明,然后新科技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而后,主人公费尽气力把灾难扼止,再然后,小丫大彻大悟做得道高僧状远离了世俗的喧嚣……看到了开头,俺就想到了结尾,失败。作品里老是有一个漂亮的花瓶恶心人,失败……其实这也是国内作者一贯的老毛病了,就像大刘说的,丫不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就只能在别人的世界里作些无谓的自作聪明的诠释。其中虽不乏闪光点,但总给人一种小家子气。
《审判日》的闪光点又在哪里呢,那就是小何同志指斥了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弊端——现代人的信仰危机,当然,这个问题是有深层历史原因的:我党几十年的无神论洗脑,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急剧转变引发的价值观错乱--等等,不一而足。
既没有故老相传的天地神明让人敬畏,价值观的混乱又让人们无所适从。于是,干脆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也不信了,人也由此变得无法无天。
社会是一张大网,道德规范,法律条文,也包括宗教信仰共同组成了这张网的经纬线。由此把人们固定在了一个相对没有太大危险的范围之内。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不懂敬畏,那就好像恐怖分子躲过安检带着炸弹上了飞机。至于炸不炸,什么时候炸,想种哪种方式炸那就只看他老人家心情如何,有甚想法了。
小何接着还阐释了俺们的老祖宗说过的一个词儿——慎独。这两个字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由于没有任何顾忌,很容易的就会做出可怕的事来,所以,越是一个人独处,越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尽量放进那张‘网’里去。不使自己有行着踏错的机会,能做到这一点,近乎圣人矣……
有点儿意思吧,综上所述,不管小何的这篇东东多么的老套,但只要有以上观点支撑,就不失为一篇佳作。我们这个社会,人变得的是越来越浮燥,能静下心来思考的人就已是难得了,将心比心,俺们也不能要求太高,是吧。
(待续)
----
泡遍天下妞
打遍四海洞
一路潇洒一路情
啊……嚏
留下一路小杂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