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erry_leo(麦瑞)
整理人: caozhengyou(2004-09-20 12:54:33), 站内信件
|
对当前“兰热”现象的透视与分析
2003-9-22
对当前“兰热”现象的透视与分析
云南 马志宏
面对当前的“兰热”现象,社会上有着新的形形色色的说法和理解,但根据深人调研分析来看,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偶然现象,而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现象。
1.兰花热是一种普遍现象。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江浙、广东、福建、四川、云南等省兰市开始升温,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人民的消费需求朝着多元化和高档化方向发展,促进了花卉产业成为其中新兴的、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具有养兰悠久历史的江浙、两广、闽台等地的兰花产业率先得到发展,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影响到沪、云、贵、川以及黄河以北地区。随着兰花品种的开发,兰文化的传播,作为文化消费品的兰花成为人民大众喜爱的欣赏花卉。近几年的走势表明,兰花正在走向全国、黄河以北的辽宁、北京、西安,甚至新疆、黑龙江等地逐渐引进大量的江浙春兰传统品种。
兰花作为文化消费品而走向个国,其影响力也在扩大。九十年代末,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贯彻和实施,带动了西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其中云、贵、川为代表的西南的兰市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兰界的一支生力军,与作为兰花文化中心的江浙和兰花经济中心的广东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兰花的资源中心。
兰花热是全国性的现象,也是全球性现象。正如何清正(中国兰花协会秘书长)先生所言:“2001年兰花市场总体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特点:云贵川一枝独秀,突飞猛进;江浙老兰区和河南、安徽、湖北等新兰区的兰价明显上涨,养兰者的数量也有增加;前几年发展较快的东南沿海阔叶兰地区经过一年多的调整,生产方式开始由庭院养兰向规模生产转变,批量出口与北上内销明显上升,为今后兰花走向寻常百姓家奠定了基础。国兰在人气、生产总量方面都比洋兰强,二者共同发展已是必然趋势。”
同时,从国际方面看,兰花的养植在亚洲(东南亚)日本、台湾。韩国一带也很普遍,例如,韩国人口有45O0余万人,但兰花从业人员就有3万多户。街道两旁、商店、宾馆和餐馆,门前都摆放着兰花,并且按季更换。进医院探望病人只可以拿兰花。兰花销售网点比较多,一般花卉市场、机场商店、郊区养兰青兰棚点都有销售,据说汉城周边就有大小棚点近百家。《兰与生活》杂志每期印发3万余册,每册在200页以上。
2.兰花热是一种经济现象。
兰花热是建立在普遍的群众参与基础上的,而普遍性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与起步,兰花供求关系、民众参与积极性和兰市资金流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兰花价格的起伏。近几年,一方面国内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急剧增长(已达六万多亿元!),许多资金正在寻求投资出路;另一方面,由于各种投资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不理想,股市起伏和其风险特点等经济原因促使中央银行连续八次降低存款利率,这两大矛盾现象促使外部资金流向兰市,对兰市的升温,甚至兰热起到了很大的助长作用。
就兰花市场而言,海外市场的冲击尤其显凸,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台湾兰市深受冲击,直接表现是水晶兰和墨兰走向低迷,而世界最大的兰花消费国 - 韩国,一直是以台湾为基地的,此时大陆正好填补了台湾留下的市场空白,部分兰花找到外销的路子,外部市场需求的变化加之国内市场的扩大 - 黄河以北新兰市的形成,致使国际国内兰界把资源产地云、贵、川看成供应地,这直接导致了四川、云南、贵州兰市的空前发展。例如:去年昆明庆成花卉有限公司与韩国花宝会社和韩国绿之园会社分别签订了合作合同,共同开发、选育蝴蝶兰及大花蕙兰新品种。
与九十年代初期的“兰热”相比,本次兰花热潮不仅来势迅猛且规模空前,主要原因是后继资金充足,外部市场广泛和内部需求扩大。
兰热使群众热情高涨,从单纯的文化欣赏转向经济投资,具体表现是与外部接触频繁,交易量上升,兰花价格上扬,同时兰市的火热也带动了与兰花相关的产业发展,例如花盆、花肥、花土、花棚材料以及兰花书籍等等。
3.兰热是一种文化现象。
兰花热又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兰文化。中国的兰文化虽说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但由于爱兰、植兰、赏兰、咏兰等兰事活动在中国历史上大都属于士大夫阶层或文人雅士的一种业余喜好,所以虽有一股一脉相承的兰文化在历史中衍息,却绝不可能形成“兰热”现象。真正意义上的“兰热”现象在国际上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才出现,即“兰热”现象的历史至今仅有二十年!所以,兰花热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现代的兰意象。由于兰花具有生物、文化及艺术三重生命,既有香、色、姿、韵、清、雅、艺的鉴赏要素,也有“致兰得子”、“纫兰为佩”、“喻兰明德”等传统文化内涵;有兰诗。兰赋、兰谱、兰章之文献典籍也有兰文化意象之下的众多千古名人。有了这一切,兰花这种商品作为市场新宠才具有卖点、亮点也才能成其为热点,才有了无穷的魁力。值得注意的是八十年代后尤其进人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巨大转变!这一转变使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不断升级且生活多元化状况愈益明显,使原本属于士大夫阶层的兰花这一特殊的文化用品逐步成为寻常百姓家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时尚追求。致使爱兰、植兰家族成员亦随之迅速扩大,进而为“兰热”的出现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兰热”的另一个文化背景是现代传媒与蓬勃兴起的兰事活动。有电视、报纸、杂志以及互联网的强大信息系统支撑,使大多数人可以了解兰文化、认识兰文化、熟悉兰文化,使“兰热”之风吹遍全球,加之近年来各地纷纷成立兰花协会、兰花学会、兰花总会等组织机构,各种兰展活动接连不断,仅全国性的兰花博览会就已经举办了12届,规模、影响日益增强,促使兰热由点到面,由弱到强地不断扩大升级。
4.云南兰花热是国际兰界赏兰观念改变影响的结果。
云南是公认的植物王国,也是兰花的王国,在世界兰属48个种中,云南就有29个种和3个变种,其中许多品种是云南独有的,在这丰富的兰花资源中尤以滇西莲瓣兰最具特色、最有潜力。在兰花家族中,莲瓣兰兼有“春兰之香、蕙兰之秀、建兰之质。墨兰之韵、寒兰之神”,在中国兰界有“全能”之称,特别是奇花和色花是其所长。
近年来,国际兰界对兰花的鉴赏有所转移,从传统瓣型理论为主导转向瓣、素、色。奇、艺的多元化审美,而受台湾影响,这几年尤其重视奇花和色花的品种开发。而奇花在莲瓣兰中层出不穷,色花丰富多彩,在兰界一枝独秀;从观叶来讲,国际兰界把目光投向细叶兰,这是四川春剑和云南莲瓣兰以及春兰、四季兰大受欢迎的深刻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