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ls_lansynstar(湖寇)
整理人: zmsz(2004-09-09 23:05:48), 站内信件
|
哈尔滨人杰地灵,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再加上绝佳的气候环境,真的感觉很不错。可惜,城市的交通情况是一大弊病,不仅仅是让人堵的慌,其中好象还有很复杂的因素在其中的说。
哈尔滨的交警几乎看不见,偶尔看到几个,不管堵车的事情,站在边上,就象是个旁观者一样,很是奇怪。极有限的几个场所,偶尔见他们显露一下指挥车辆的手势,那是在新造的市政府大厦的路口。交通警察无所事事,不热衷于指挥与疏散车辆和车流,应该是哈尔滨堵车的原因之一了。
据说,哈尔滨有一所众所周知的名小学——继红小学。开学之初,几乎所有的车辆(领导接送子女或外甥子女的不算)均会绕道而行。非常惧怕那里的环境。而这所小学中,有很多的名门望族之小孩在其中深造。光赞助费就得掏四万元整数,曾经在那里执行过单双号行驶车辆的政策,后来,传言省府和市府领导子女上学徒添麻烦,随即取消。看来,哈尔滨的交通状况令人生厌跟官本位的思想也有联系。更有甚者,在几条主干马路在扩展与修复的同时,主干通道却仍然规定在什么时段内,出租车不准通行,得绕道才能过去。使得象偶这样,原本只需要十几分钟路程就可达目的地之外乡人,花费了足足一个小时才如愿。可怜了出租车司机,因为哈尔滨的计程车,只计路程的远近,没有计时的说法。
哈尔滨的修路应该是阻塞交通的主要问题。在有个建国路的场所,因为在路中央挖沟(手工挖掘),好象在放很大很粗的热管,进度极慢,工人下班甚至比我们还早,简直就不可思议的说。没有整体考虑,随意破挖修成的路面,肯定会使交通不畅了。施工以后,却迟迟不加快进度,尽快恢复,却象老牛拖破车这样的作风,无法想象了。秋天已经来临,冬季取暖的居民住宅不知道是否能够有望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取上应该有的热流了。
哈尔滨的司机,无论是大车,还是小车,驾驶技术均是属于上乘。关键时候,个个奋勇争先,没有一点退让的意思。在曲曲歪歪之中,将车技发挥到极限,挑战自我,大部分能够安然无恙地通过,关于这点,绝对佩服有加了。在本来不宽广的路面,设置一两个交通警察,指挥一下,行驶的车辆,在哈尔滨却成了一件敢想不敢奢望的事情;互相地谦让一下,与人方便,其实就是与己自由,却非要争先恐后,将通行的车道五花八门地全占住,实在看不懂为何要如此了。
有鉴于哈尔滨的交通堵塞,常常出门就会提早一些(必须将塞车时间考虑进去)。可有时候,又不是如此,所以常常感觉很无奈,出门是否遇上堵车,在哈尔滨的这段时间,却成了自己是否有运气的标志。只能摇摇头,叹叹气了,又能如何呢?见识过北京上海的堵车,相对来说,还是上海要好些,北京的车辆登记控制就没有上海的出色,堵起来的时候,连步行的念头也会产生,哈尔滨或许是犯了跟北京一样的不得法了。
不过,哈尔滨得好车,却是比比皆是。奔弛、宝马、凌志司空见惯,即便难得一见的汉马、能升降十公分的奥迪原装车也看见好几辆。厉害呀。就差保时捷、法拉力车没有看到了。证明哈尔滨的富人比较多,可偶在省府或市府办事的时候,却经常可以看到告状上访的,甚至还有躺地下不起来的。据说,哈尔滨的城市人口失业率已经是非常的高了。也是看不懂。曾听见有人带小孩去医院就医,因交不起5000元的保证费,无奈之下,大人丢下小孩,上到医院的顶楼,立刻跳将下来死去,留下了哭得并吓傻的孩子孤苦伶仃。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却真的令人揪心了。还听说,黑龙江的头头家里随便这么一抄,就能抄出六千万现金的,你能相信吗?但好象不是传说。因为涉及工程款的催要,偶得知中纪委又派人来了,使本来省长批准的工程款被冻结。但原皆是谣传了。
胡说九道,说着说着就跑题了,而且有点伤感。所以,还是不说的好,就此打住的说。
---- 网上虚拟蕴百态
糊侃神聊罗万象
闲暇空余费思量
袖里乾坤佛跳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