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reentropics()
整理人: txdy(2001-05-19 22:31:22), 站内信件
|
秘魯的旃旃(Chan Chan)位於利馬西北約四百六十公里處,這個城市原本
是旗穆族人的首府,全城為長方形,面積十二平方公里左右。城內有非
常複雜的水道系統,用來供應城內用水。屋宇牆壁用土坏砌建而成,上
薄下厚,使牆壁更穩固。城市分為九個部分,每一部分有二至五重的城
牆圍繞,進出口只有一道窄門。城牆頂部有一條通路環繞,但是只能從
城牆外面才可以走上去。根據傳說,旃旃的創始人是從海外乘竹筏而來
,可能來自遠東或玻利尼西亞。
近年來,已證實南美洲印加文明應是在秘魯蒙奇卡文明的延續,遺留下
更優於印加文明的黃金鑄造技術、高度建築技術。蒙奇卡文明為西元二
九0年(加減五十年)距今一千七百年的高度技文明,代表南美秘魯前印
加文化。根據印加創世神話,維拉可加神是個留著鬍子,皮膚白晰的神
,衪教導無知的人們,以農業為首的多種技術,而後旅行安地斯山各地
,便不知消失到何處了。維拉可加的正式名稱「背.奇基.維拉可加」
裡。「肯.奇基」是位於太平洋的波里尼西亞諸島,原住民傳說中的最
高階的神之名。由此可連想南太平洋諸島和南美大陸的文明應有所關連
。
南美秘魯納茲卡(Nazca)的土著印加人將那些巨大的地面線條和圖形,歸
於半神半人的「維拉科查人」(Ticci Viracochas)幾千年前遺留下來的作品
。在印加首都庫茲科(Cuzco)北郊的薩克賽華曼(Sacsay-huaman)城堡,有
重達三六一噸人工雕琢的巨大花崗石,許多顆並列在一起,據說整個城
堡也是維拉科查所興建的。同樣在南美安地列斯山區的各民族有「維拉
科查」的傳說,當地在洪水大災難後,這一位身材高大、皮膚白晰、滿
臉鬍鬚的人,具有無邊的智慧和法力,來拯救他們。維拉科查以無比慈
悲、苦口婆心的勸導人們互敬互愛,和睦相處,建立祥和的社會,把文
明和教化傳給土著。印地安人稱他為華拉科查(Huaracocha),其意為「
大海的浪花」。這位維拉科查帶領一些他的門徒,據說自西方渡海而來
,在任務完成後,師徒會合,然後回到海上而消失。在帝華納科
(Tiahuanaco)古城仍有一座露天廟宇供奉維拉科查高七呎的石雕像。在中
美洲同樣有像維拉科查身分、外貌及形像的聖人或藥神來解除馬雅人的
痛苦,受到土著的崇拜,名為奎札科特爾(Quetzalcoatl),也是自西方渡
海而來,古代馬雅宗教典籍《奇蘭巴蘭之書》記載著,猶加敦半島最早
的居民是乘船從東方渡海而來的「蛇神的子民」。
中、南美的土著,均有自西方渡海而來的高度文明聖人,在先史時代,
有能力航行廣大的太平洋,到達美洲的人類,唯有姆帝國的玻里尼西亞
人。距今約五千年前,另外,由於殘存於復活節島上的象形文字「倫哥
.倫哥」,和印度的印度文字十分相似,所以也有學者認為兩地間曾靠
海上航線進行文明交流。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137.1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