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tar_711(独孤求败)
整理人: yerk(2001-02-03 04:13:11), 站内信件
|
绝顶功夫如常形!
既是决定工夫,那就应该有它的独到之处啊,应该有其他工夫无法比拟的地方,为什么又说"如常形"呢?
在武侠小说中,常常会有出奇制胜的场面出现,许多的武侠小说作者在这个"奇"字上也下了不少的工夫,就连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大侠也不例外!武侠小说之所以称之为"传奇"大约就是这个原因吧。
但凡事都应该是有限度的,要适可而止,这样才符合我们中国的中庸之道嘛!如果一味的夸张,强调这个"奇"字,那就回适得其反了!所以,谁掌握了这了这个中的艺术分寸,谁才能成为大侠!
我个人认为,金大侠的武学不但奇,而且奇的十分之巧妙,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真正做到了"平淡"中见"神奇",这才是真正得到了"奇"中的三味。
金大侠小说中有不少平淡见神奇的例子。较突出的之一,就是《碧血剑》这一部书中所写的袁承志上华山拜师学艺的第一课。当时天下拳剑天下第一的穆人清只教了袁承志一套江湖上最普通的"长拳十段锦"。穆人清当时对袁承志说:"你要是真的懂了长拳十段锦的奥妙,江湖上胜得过你的人就不多了。"可见真正奥妙神奇的功夫,就在最普通的东西里啊!不然为什么长拳十段锦那么多人会,但成为高手的却那么少呢?这正是因为他们都不明白最奇妙的东西就隐藏在最普通的东西里头。当然那还跟个人的修为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们也能从这个例子中看到金大侠是如何"平淡中见神奇"的。
如果有的人说这个例子并不是很有说服力,因为当时的袁承志只是一个小孩,穆人清不可能 传给他很深奥的功夫,所以先教了一套长拳十段锦而已。那我们就再看一个例子。
萧峰,《天龙八部》中的主角,他的功夫够高了吧!如果不算哪个少林寺的神僧,说他是武功天下第一也不为过!在《天龙八部》的第十九回《虽千万人吾往矣》中,萧峰在聚贤庄上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就更能说明问题了。其中精彩之处实在是难以口述。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详细写了(读者可参阅〈天龙八部〉第十九回)。这一场武功打斗的"精彩绝伦"之处正在于它的"平平无奇"。以乔峰(当时还未改名叫萧峰的)和玄难这两位当世的一流高手,什么样的奇技在他们眼中都不足为奇了。所以双方都大出了大家最熟悉的"太祖长拳"(太祖长拳就如长拳是段锦一般,都是人人皆知的功夫),这才能真正的见出他们的非凡之处。达到一般武学之士梦寐以求的境界!这个例子应该较前面的哪个更有说服力吧!
所以,“绝顶功夫如常形”不单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武功的写照,也是金庸本人学术及艺术方面的“道”。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智慧的一种价值取向:“反朴归真方为绝顶!”
---- 也许我的意见你不一定认同,也许你觉得我太狂傲,也许你觉得我有一点不可理喻,也许。。。 。。。
也许那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理解我而已,或许当你回过头来再看一看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这人也没什么啊,说的话也还有一点道理啊。是的,没错,一个至情至性的人已经在你的面前了! 有空找我切磋一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