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zlhhong(大林)
整理人: zmsz(2004-07-14 18:40:15), 站内信件
|
我不是读经济类的,但是来到深圳,对于各福建老乡反映家乡的情况,自己总结一下经验。
其实福建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是有在提高,只是差据太大。另一方面也有碍于政府部门的支持。
经济较好的多为沿海地段,如:厦门、泉州、福州等等。而较差的也就是内陆地区了,内陆地区多为山丘为主,福建为丘陵地区,有这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因此,据了解,这几年福建对于公路建设也在大力的进行投资。拿典型的漳州来讲,据我在深圳一个漳州的兄弟介绍,漳州在前几年确实经济非常的差,原因也并非漳州人太“懒”,而是由于地利不好;拿着全球通回老家的那位兄弟苦不堪言,交通也差。但是就前年以来,漳厦高速的开通和广东的深汕高速连接,成了深圳—汕头—厦门—福州整条路段全部用高速公司连接。有些从深圳开车到福州的货车司机也曾向我反映过了,他们说从福建带农产品到至广东,只要司机出据有关的单证,福建的普通收费站是免费的,这也是福建的一项优费政策。
内陆要发展必然要靠沿海的扶持,特区要带动其它城区的发展;这一点我在深圳的五年里,确实是看到了,但是在福建我就不清楚了;广东省为了发展内陆地区,以深圳、广州起带头作用,为内陆的绍关、梅州等等地区进行经济上的支援。举几个例子:广东省的车辆牌照制造点就设在绍关,而目前深圳市在进行拖架上牌的同时,也支持拖架可以到梅州上牌及缴费等。
人口的待遇,深圳市的经济发展很快,以外地人口居多。但是深圳市还有一个弱点就是常住户口达不到城市标准,因此,深圳市为了发展企业及增加人口的配套执行时,今年下达了300多万个硬性指标,也就是要求企业及房地产商要大力的申请指标,发展常住户口,现在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公安局都已经放松了相关的政策。
厦门,就像宝哥说的,人比较“懒”;其都是靠地皮生活,但是如果像深圳的政策这样,我相信厦门人就没有生存的余地了,现在深圳市已经全面推广农转非,政府回收土地,政府给予补偿。但话说回来,这个也是需要时间来完成的,也许厦门还没有达到那个要求吧!
目前,福建的人口也都在流失,慢慢的向发展快的城市迁移。一但福建沿海的城市人口紧缺的情况下,内陆也就会慢慢向沿海迁移。这个必然也就能带动沿海向内陆发展了。
在此时,我们福建人就不要说谁“懒”谁不“懒”了。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向发展快的城市学习,只有这样我们也才能尽快的发展起来。
---- 烦的时候想想各位,累的时候想想未来,失败的时候想想成功,恨你的时候想想来灌水,希望和你共同交流,希望和你共同走进——网易论坛
请你来闽南 我的个人论坛 中侨国际 我的邮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