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arolinejune(小魔爱情也讲数)
整理人: aaaachi(2004-08-03 08:37:50), 站内信件
|
What a man has to learn through suffering is not this or that particular thing, but the knowledge of the limitations of humanity, of the absoluteness of the barrier that separates him from the divine. It is ultimately a religious insight-that kind of insight which gave birth to Greek tragedy。
——Gadamer评论古希腊悲剧
中学的时候看古希腊悲剧,多数被英雄的悲壮所吸引,还有故事本身的情节所感动,似乎世界就是那么灰色,任何英雄都无法逃脱悲惨的世界,无论Achilles(阿喀琉斯),还是Hector(赫克托尔),抑或Prometheus(普罗米修斯),或者Oedipus(俄狄浦斯)。
后来念大学的时候,更多的是在人物性格方面寻找造成悲剧的原因。分析性格是分析人物形象的通用方法,无论命运如何,大多是由性格决定的。可是看《The Iliad》的时候,却觉得悲剧的背后,除了性格,更多的是命运作为主宰。
希腊神话最可爱的地方在于人神同形,人神平等,奥林匹斯众神除了会法术和长生不死以外,跟人没什么区别,他们并不高高在上,他们有着人的各种缺点,有些甚至还是卑劣的。这样的神话,让我们觉得十分亲近,而更因为这样,神错误的决定或者莫名其妙的报复,则会改写了人的命运,英雄与命运的搏击,实际上是跟神的意志抗争,而他们的命运又是充满那么多的偶然和必然。这些在《荷马史诗》和Aeschulos(埃斯库罗斯)的悲剧里面十分突出。
《荷马史诗》分成《The Iliad(伊利亚特)》和《Odusseia(奥德赛)》,《The Iliad》描写的就是特洛伊十年战争,而《Odusseia》描写的是奥德修斯的十年回归。《The Iliad》完全是神、英雄、人混战的记录,十年的战争,只是描写了最后的57天,但英雄的命运早就被牢牢掌握在神祗的手里。
众神分成两派,各助一方,智慧女神Athena(雅典娜)的骚扰,令Hector判断错误,最终死在Achilles的长矛之下,太阳神Apollo(阿波罗)射出阴险之箭,让Achilles死在战场上。还有Paris,从出生就被预言会因他而亡国,被父母抛弃,却因成为选美的评判而得到爱神Aphrodite(阿佛洛狄特)的许诺,带回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Helen,著名的“帕里斯的裁决”果真导致国破家亡。
可以说,在《The Iliad》里面,神是一个很主要的角色,因为众神的操纵,这场战争变成了众神的游戏,而英雄成为游戏的棋子,他们的命运则是众神的意志。但电影《Troy》里面没有神的角色,把一场神的斗争变成人的战争。正如片中Hector说的,Helen只是战争的借口。电影中的人物经常谈起神,出现了神庙,很多神的雕像,但是,故事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变化,战争的进行,都没有受到神的影响。人为自己的国家、荣誉、权力、爱情、利益等等而战,战斗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锋。
抽离了神的战争,就只是人与人的争斗,虽然对战争的解释并没有超越前人的高度,但对于神话的改编,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也非常合情合理。只是,很多地方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三段爱情都表现得不够理想,如果Paris和Helen如此的爱情,我还真看不出有什么值得打仗的理由。反而是着墨最少的Hector和妻子Andromache(安德洛玛刻)的感情处理得不错,但Hector与家人诀别的那场戏,还是不够感人,在《The Iliad》里面这可是重头戏,作者花了不少笔墨渲染Hector的义无反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的确更让人落泪。
反而是其他的感情戏处理得很不错。Priam(普里阿摩斯)与Hector父子情,Hector和Paris的兄弟情,还有Achilles和Odysseus(奥德修斯)的朋友情都处理得比任何一段爱情高明和感人。看到他们伤心的镜头,有时真的怀疑,为了Paris的爱情,值得牺牲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感情么?
在Paris和Menelaus(墨涅拉俄斯)城外决斗的那场,Hector看着匍匐回来抱着自己大腿的弟弟,绝望的眼神和那句沉痛的“起来”,那沉重的痛心疾首有多么无可奈何,还有对弟弟的爱,在这一刹那的感情比片中任何一段爱情戏的都要浓烈。全片最惊心动魄的是Hector和Achilles的决斗,无论在动作设计、气氛烘托、演员表现等各个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Achilles的冷傲,Hector的坚定,都在不多的语言和演员的眼神中恰如其分地表露出来。
聚集好莱坞不少明星的《Troy》,配角的演绎也是非常出彩,甚至有些遮盖了主角的光芒,Peter O’Toole(彼德·奥图尔)饰演的Priam,尤其让人过目不忘,他夜入希腊军营,请求Achilles归还Hector的尸体的那场戏,Priam抱住Achilles的双膝,亲吻那双杀死他儿子的双手,注视着他的脸,那蔚蓝色的眼睛,如炬的目光,恳切的言语,悲痛的心情,打动的不仅是Achilles,还有所有的观众。O’Toole面向镜头,随着镜头的拉近,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坚定的Priam,这不是一国之君,而是一个丧失爱子的可怜的父亲,冒着被Achilles所杀的危险,祈求让他将Hector的尸体带回特洛伊。Priam每向前一步,就等于多一份压抑,让银幕前的观众也感到自己如Achilles一样步步后退,Achilles衷心的赞美“你比Agamemnon(阿伽门农)伟大得多”,却是对这位国王最合适的评价。我看到那里才忍不住哭的,那是一种很悲切的感觉,既是为Hector的牺牲而悲,也是为Priam的父子情而感,悲感交错在一起的时候,泪水终于在Achilles包裹Hector遗体的时候,随着愧疚的Achilles的哭泣而夺眶而出。
但不可否认的另一面是,没有了神祗的《Troy》,很多地方都交代不清楚,使得看过《The Iliad》,了解《荷马史诗》的人感到不满。Paris是如何知道Achilles的致命处的呢?还有那木马计的出处,更是交代得过于仓促,智者Odysseus除了说出“War is young man dying,old man talking.”和“女人使事情变得复杂”两句经典精景的台词之外,他的光彩都让这蹩脚的木马给抹杀了。事实就是这样,原著中的神祗似是毒草,没有他们,前后细节联系不上;有了他们,电影又变成闹剧。如果忘掉史诗和神话,《Troy》是一部可以对得起票价的电影,但绝对不是经典。
没有神祗的《The Iliad》,降落在人间变成《Troy》,神的复仇变成人的角力,神把位置让给了人,把命运的游戏还原成英雄的人生悲剧。对于喜爱古希腊悲剧的人,或者喜欢好莱坞商业大片的人而言,《Troy》始终不是输家,无论如何理解,叹息声还是在风中飘浮。
Hercules(海格力斯)在解放Prometheus的时候唱到:“人的灵魂永远都不会被屈服,除非他自己失去信心。”《Troy》里面有无数的英雄,无数的荣耀,无数的眼泪和欢呼,但是那不属于高高在上的诸神,而属于那些静静渡过冥河的英雄和凡人。而《The Iliad》,则是人类的尊严和自省,英雄抗争命运的史诗。
---- 因为这世上有了我,你没有资格寂寞。
小魔女——我心似镜(文集)
小魔女——我心似镜(日记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