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rc001(铁杆太阳迷)
整理人: dyldm(2004-07-10 13:09:46), 站内信件
|
广州人住进“露透射” 隔热防晒有招术
太阳迷
现在的建筑设计,有将玻璃门窗越做越大的趋势。宽广的视野,充足的采光,莫不使搬进新居的人们心旷神怡。一些比较前卫的室内设计师,也都非常善于利用阳光来营造气氛,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二次造型和夸张的渲染,不用多花一分钱材料费,就使设计的效果提升了档次。我敢说,业主们对装修进行最后的验收差不多百分之百选择在阳光灿烂的白天,因为可以看得更清楚。但是如果仅仅凭眼睛来验收装修工程,那太阳就成了装修公司的“托”。
当兴高采烈的业主搬进了新居,就会发现情况有些不妙:房间太晒了!
白天想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可是太阳光就直接晒在沙发上,新买的电视机也逃不过
太阳的斜射。想调换一下位置,也根本不可能--放电视机的那面墙上的装修是拆不下来的。就算是可以调整位置,也没有太多的好处,您很快会发现设计师为您安排的位置是最佳的布置,要不,人家怎么能当上专业的设计师呢?
拉上窗帘怎么样?您就会发现设计师选择的窗帘前卫倒是挺前卫,可就是显得太薄太透了。什么样的窗帘面料最隔热?我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部电视连续剧:一伙盗窃文物的窃贼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得知,金丝绒会挡住红外线,于是就用金丝绒包住博物馆的红外线报警器,使红外线报警器失灵,最后盗走珍贵的文物。这说明,金丝绒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想做一套金丝绒窗帘吗?可是现在几乎没有一家窗帘店备有这种面料,因为用它做窗帘它实在是太土气了。您要是还不服气,硬是要去布匹市场找块金丝绒自己做窗帘吗?你就会发现它不但不好看,也会让整个房间变得很暗,白天怕是要开灯才行。
还有一个防晒的办法可以介绍给您,那就是在窗户外面挂上太阳蓬,就像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滩一样。且不说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会不会出来干涉,就是来一阵大风,也有被刮落的危险,万一伤了人可不是闹着玩的。
有一个不容忽视问题,是每一个搬进新居的业主都会问一下自己的:我买下这套房子花了多少钱?在整个的房价里,户外景观(包括远处不花钱的风景和小区里的一点点草皮再加上几棵小树什么的)又占了百分之几?装修公司的设计师在做室内设计的时候,也会考虑到要借景生景,使室内设计与户外景观要协调一致,他们把这个叫做“天人合一”。由此可见,户外景观是非常值钱的!但是,如果用窗帘或太阳蓬来遮阳,恰恰是丢掉了非常值钱的户外景观,有心的开发商早就把这一条算得高高的,全打到房价里啦!
也许您有过这种体验:在星级宾馆的大堂里欣赏钢琴曲和弦乐四重奏的时候,太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墙直射过来,但是您并不觉得十分晒。这是为什么?是空调开得足挡住了阳光?还是美妙的音乐使您忘记了太阳的存在?都不是!这是因为宾馆的玻璃上贴了防晒的太阳膜。冷空气和美妙的音乐都挡不住紫外线的进攻,这一点可以从高原上藏族同胞的肤色上得到验证。
太阳光除了可见光之外,还含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产生热量,使室温升高,增加空调的电耗;紫外线会破坏室内物品,促使其老化,缩短使用寿命。另外,人如果吸收了过多的紫外线,就会对身体有害,严重者会得皮肤癌。有些特殊体质的人,吸收过多的紫外线会引起皮肤过敏,生出太阳斑。“太阳出来喜洋洋”这一类的歌词,现在的作家是写不出来了,因为随着臭氧层的破坏,阳光里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含量都大大增加。
广州推出的新楼盘,差不多已经“全盘欧化”了(有的干脆就直接聘请欧洲的设计大师来设计),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外墙的玻璃门窗越来越大,房间也越来越“露”,越来越“透”,任凭阳光和路人的目光直射进来(这一点有点像时下有些摩登小姐穿的时装),简而言之,就是“露透射”。“露透射”式的建筑放在欧洲的一些地方也许会更合适,比如在爱尔兰,因为那里一年当中超过360天是阴雨天气,阳光实在是太宝贵啦。
说句心里话,“露透射”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老广州告别了传统防晒建筑“骑楼”,一家人欢天喜地搬进了“露透射”。
“露透射”的缺点和它的优点一样明显。阳光使室内升温,绝大部分是透过门窗玻璃来实现的,透过墙体的那一部分热量很少。“露透射”式的门窗使进入室内的热量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广州的夏天还是很热的,温度不算很高,但是热的时间长。广州的电费也不便宜,为此,一般广州家庭每年花在空调上的电费,算下来也不是小数。“露透射”增加的外墙门窗玻璃面积,更是增加了这一费用。
“露透射”的门窗玻璃隔热节能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有各种可以隔热的特种玻璃,但是也只能在新建的“露透射”上采用。对于已经建成入住的“露透射”门窗上的普通玻璃,只能用改造的方法来达到隔热节能的目的。最简单、最实用,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在普通玻璃上装贴太阳膜。
太阳膜有这样一个特性,就是可以让大部分可见光顺利通过,而将大部分红外线和紫外线反射掉。太阳膜的另一个特性是防爆。记得“文革”时,一声令下,东北的老百姓家家户户在窗玻璃上用废报纸贴成“米”字形,是为了防备“苏修”的空袭造成玻璃飞散伤人。现在和平的因素在增长,遭遇空袭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自然灾害却不能不防,比如像冰雹、台风等会造成玻璃的破裂,特别是像“露透射”式的大块玻璃更容易破裂。精明的广州人看到了太阳膜的好处。过去只有在星级宾馆里和高级汽车上才用的太阳膜,现在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有专业的贴膜公司提供贴太阳膜的服务,在全国家装界暂时仍处于领先地位的广州部分家装公司,也相继推出了贴膜服务。因为所用的材料牌子和价格不同,其贴膜服务的价格也有很大差别,可以相差两、三倍,甚至更多。
装贴太阳膜实在说不上是多么专业的工作,普通人经过指点完全可以掌握。在美国,就有太阳膜摆在超市里卖,附有装贴方法说明,供人们买回家去自己动手贴。在广州也有商家提供购膜自贴服务,要便宜多了。除了免费提供装贴技术资料,还免费提供专用贴膜工具,还替客户免费做电脑排料图,购货数量较多者,还可是免费现场指导。购膜自贴要整卷购买(6米/卷或12米/卷),客户如果操作不当造成损失,也只好自己兜着了。
太阳膜大致有三种:本体着色膜、多层磁控溅射膜(俗称电镀膜)和纳米膜。真假好坏普通人还很难区分,因为目前国内还不能生产太阳膜,太阳膜多半牌子是美国货(有些俗称“太阳纸”或者“茶纸”之类的国内产品,其实不具备太阳膜的质量),所以也没有相应的国家质量标准,业内人士也只做自己熟悉的牌子,对其它牌子不敢妄加评说。不可以完全相信经销商手里的所谓“进口测试仪器”,也不能百分之百相信美国厂家产品资料上列出的“测试数据”或其它说明(比如分汽车专用膜和建筑专用膜等等),因为美国人也搞“窝里斗”。有两个可以掌握的方法:第一,在膜的胶合面上(先揭开保护膜)涂上少许汽油、化油器油或酒精等有机溶剂,然后用硬物来刮几下,有东西刮下来露白者即假膜;第二,选择在烈日炎炎的下午,到贴了太阳膜的房间(最好面临西晒)去实际体验一下,对比一下太阳直晒或在太阳膜后面的感觉。不要完全相信用小块太阳膜在电灯照射下做的对比实验,因为和实际的使用效果有较大出入。
真的希望能有物美价廉的国产太阳膜面市!
|//
@ )?
>
^^^___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