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客家风情>>〖色味俱全.美食天地〗>>【 客家饮食 】>>茶之儿时印象

主题:茶之儿时印象
发信人: hyenke(跄踉之水)
整理人: kiddieland(2004-06-29 07:25:52), 站内信件
    似乎是懂事起就接触茶了。家乡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很重视喝茶。乡间所饮多是本地茶,梅县清凉山,大埔西岩,平远锅笃以及后来的兴宁单枞,还有许多土制的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布惊茶、萝卜苗茶、隆增茶、竹壳茶等等等等。小时侯,家里来客人时多用清凉山茶接待,似乎这是当时最好的茶了。

    小时候对茶的印象,并不是茶的种类和滋味,而是茶具。家乡的茶具多是产自大埔高陂的瓷器,家里几乎天天喝茶,时间长了日积月累难免有茶垢,这时大人会说,去,洗茶壶去————-这是我小时侯最怕听到的一句话了。其时没有洗洁精白洁布之类的东西,牙膏要花钱买大人不让用来洗茶壶,只能用手洗。到厨房里灶底下掏一把灶灰,在井边打一桶水,蹲在那里用灶灰擦洗茶壶茶杯茶盘,经常一蹲就要半天。要快也可以,捡些破瓦片和破碗,在碗底上把瓦片磨成粉,和灶灰混在一起用来擦洗。因为要洗茶具,所以小时侯对喝茶很反感,总觉得不就解渴吗,还不如喝开水来得干脆。

    现在想起来,其时家里喝茶还是挺讲究的。
    茶叶罐是爷爷的爷爷从南洋带回来的锡罐,是一个制作相当精美的子母罐,密封性能相当好,可放两种茶叶而不会串味。是我当时主要的玩具之一,主要玩法是把罐子扔到水里看能不能进水。可惜现在不知所踪,极有可能是被我卖给收破烂的换了糖吃。家里还有一个茶篮,好象也是从南洋带回来的(好象当时的好东西都说是从南洋带回来的),是一个用藤编织的盒子,里边可以放一个茶壶和几只杯子,周围的空隙用棉絮充填铺垫以保温和防震,据说以前是祖辈外出做生意时带在身边随时有茶喝,到我小时侯是提着它给田间劳作的大人们送水。现在这茶篮也不知所踪了,但绝不会是被我拿去换糖吃了,我清楚的记得那收破烂的不要还奚落了我一顿。



----
 网易LOGO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