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ynadino(大头)
整理人: yangki(2001-01-19 21:01:51), 站内信件
|
新新人类的消费倾向,往往制造了市场诸多的亮点和沸点。商家们恨不得变成这群宠儿肚里的蛔虫,却似乎怎么也找不着北。新一代的年轻人购物时究竟想些什么?这真是苦了咱们的行销专家。
否定过去就是流行
新人类在购物时所想的,肯定与战后婴儿潮或X、Y世代的不同,但是到底差在哪?有一个手机广告利用了另一种逆向思考的方法,为年轻人喜欢的感觉下了一个定义。广告内容是一位中年男子在年轻人服饰店为儿子挑礼物,最后店员推荐了他觉得“怪怪的”手机,并说出年轻人在审美方面与上一代的差别:反对上一代所界定的思考逻辑,将过去颠覆就是一种流行!
上一代思考逻辑是线性的,例如在买手机时,他们看重的是手机随身的功能,如品质、价位、待机时间等。但新人类则不然,年轻女性考虑的,是拿着手机能否使自己显得更可爱、更漂亮,从而吸引更多异性的目光;而年轻男性则因为要扮酷,所以买金城武的鲨鱼机,或是希望拥有成熟男性的形象,所以买了诺基亚的8850。可见,新人类的思考方式是非线性的,具有非常视觉化的特性,有人物、故事和场景,使购买决定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因为购物不再是单纯的使用与满足的关系,它的意义在很多时候已经超越所购买的物品。
以故事引导行销
既然新人类购物喜欢有故事,以故事来引导行销自然最妙不过了。
耐克最近做了一次很有趣的促销,推出一款与日本同步发行的慢跑鞋。这次促销的鞋款其实与之前推出的鞋款差异不大,特别的是此次促销的方式,与以往耐克推出乔丹系列让消费者昼夜排队的方式不同。这次的鞋款是限量的,想要购买的人必须要先进入耐克的网站玩游戏,如果游戏过关才有资格购买。
耐克的网络特卖促销创造了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让对这款鞋有兴趣的人可以说给别人听。故事创造了这款鞋的价值,它让这款鞋除了漂亮的外型之外,还可以作为炫耀的工具。来得快去得也快
新人类流行的主流即是非主流,乍一听似乎有点玄,但这却是他们的消费心理。当一项商品在社会上广为流行后,在年轻人中就已经远远落伍了。以前一阵子在台湾流行的滑板车为例,当徐若踩着滑板车在MTV中出现时,随着哈日的风潮,台北的大街小巷顿时有许多年轻人开始踩着滑板车出门。可是当公园里有许多父母带着小朋友滑滑板车时,年轻人就已不屑一顾了,滑板车在他们心目中不再特别,反而变成了一种儿童玩具,如果再玩,那将是一件挺丢脸的事。
正由于流行来得快,去得也快,针对年轻人设计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以台湾唱片市场为例,百听不厌的流行歌曲现在已经不存在,另类的歌曲反而成为主流。上半年度的天后李玟,在下半年度已经明显被萧亚萱给“踢掉了”。以前主持节目最怕冷场,但现在台湾年轻人最欢迎的主持人,却是以冷场著名的SOS姐妹。走进日本西门町的万年大楼,耐克球鞋已经不是主流,反倒是滑板鞋大行其道,其他鞋架上放的多是DC、ACUPUNCTURE品牌的鞋,这些在一般人眼中的次品牌或非主流商品,在年轻人的世界中反倒是主流。
传统行销已过时
没有人知道对年轻人哪种行销方式一定成功,但有些传统有效的行销行为已过时:
1、别人有的,你怎么没有?
如果想要用这种方式希望新人类来买你家的东西,甭想!因为他们不喜欢跟别人一样。
2、我的产品最好,品质超一流。
同类语言不一定引起共鸣,只会给人王婆卖瓜的感觉。
3、牌子老、品质好、价格公道。
这些特质跟新人类的需求并不相关。
4、这个产品适合全家人。
叫我和老妈抹一样的香水?省省吧!
5、不买你就落伍了。
落伍又怎样?买了我才会落伍。
6、这是日本最新流行的。
在日本已经流行过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 http://www.eachnet.com/myshop/myshop.php?user_id=2066192
我收集各种非毛绒类身穿各国服装的小玩具,要一套的,如果谁有新鲜货可以通知我。我已经有以下品种了:
麦当劳snoopy两套;肯德基上校;全能眼药水翠儿(缺港版大8款);品客小福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