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dy1230(伊洋)
整理人: unlimited(2004-06-05 22:29:14), 站内信件
|
中国古建筑或院落都一定有它
的主题与含义,个体与群体的整体内在 因素的联系。就象一首乐曲由不同的音阶,速度,曲式,和弦,对位所构 成的那样。在当代中国农村发达富裕的地方的农民以他的改善居住条件的 需要意识,审美意识以及要区别于他人的彼此间心照不宣的炫耀和告诉意 识的个性特点构筑了他自己的新房。也正是由这种个性汇聚出了中国发达 富裕农村的百花齐放,,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民居新的共性的建筑文化。 宋曹故居的这座单檐歇山顶建筑是整个故居房屋群落中最为醒目突出的靓 点和意识的主题。宋曹故居中的两座起居住房采用的是民间最常用的硬山 顶,与民间普通建筑的区别就是檐顶的檐沿延伸出来,被四根檐柱支撑着。 显示着不同凡响的豪华气派。这足以圆满了居住的舒适性,对生活环境审 美满足感和象征房主人身价“炫耀”,“告诉”的意识了。看来,这位辞
官退隐的先生还是官气未尽。歇山顶在古时,只有正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 以使享用。
歇山顶以它独特的沉着稳健的变化多向,刚毅硬朗的线条勾勒出的房
顶造型,具有阳刚,大器美。它的确是美;一般我们俗称的房顶,是由房
顶最高处的中线朝南北不同的方向斜下。斜下的坡面,学称“整坡”;歇
山顶则是在房顶中线的东西两面垂直而下到一定的比例后,分别向房子
的东西两面各自延伸出两个檐顶(半坡)与南北向的整坡汇合成房子的檐
顶。歇山顶的造型美给人以超越房屋建筑之外的深沉,厚重的文化内涵。
因此,在中国古建筑诸种屋顶设计及应用的等级理念上,雄居第二位,被
中国统治阶层所垄断享用。北京的天安门的檐顶,就是采用了双层歇山檐
顶,显示旧时的统治阶层威仪和权贵。
宋曹故居的这座单檐歇山顶,与天安门不同的风格;檐尖是我们俗称
的房顶最上面的左右两个角向上伸探出去的尖。天安门的檐尖是三角锐尖
型状的;宋曹故居的这座单檐歇山顶的檐尖是圆型的。四只檐角也是圆润
着微微向上翘起。檐坡上铺盖着鱼鳞般的竹节瓦,花图案的檐边更为本应
有棱有角个性的歇山顶增添了斯文,平和,温馨的书儒气。
我们审视着这座歇山顶的整坡和两侧半坡的比例。猜测,争论着这座
建筑的用途。我猜想它一定是这位宋曹先生祭祖的祠堂。绝非是会客之用。
因为它室内不足十平米的面积太小,容不下旧时的红木八仙桌椅。
“呵。你们看,它还是台基建筑呢。”我突然发现它的底座是一层约
二百厘米高的花岗岩石。台基式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天坛的祈年殿,
故宫的太和殿都是台基式建筑。只是皇家财大气粗,采用了三层台级,用
汉白玉雕刻出围栏。
感叹中,我们转到了小房的南侧。猛然发现在小房与竹林深处的交合
处有一葫芦型的圆漏门通向房后。
“呵呵,曲径通幽”同伴感叹到。
我们相互交换眼色,不管它三七二十一,进去。
走进漏门,原来是一条长廊。一面是白墙黛色框花格的漏窗,另一面
是小房后的花园。花园中的竹,花草,池水,山石与远处我们所说的宋曹
先生儿女的住房组成了一幅远古文明的图画。行走于此,真是别有一番天
地的感受。
长廊的尽头是一矗多拄的小亭。小亭的臀高出一圈座凳和弓形靠背依
拄而环。
“看。这就是美人靠。”
亭楼廊榭,竹花石水。小而全,密而周的古人故居当年是何等惬意的
一幅情景。
雍和宫的单檐歇山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