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4年 文集目录>>若雪(Whitebud) *****推荐*****>>心雨为雯

主题:心雨为雯
发信人: whitebud(若雪)
整理人: unlimited(2004-06-05 22:23:18), 站内信件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因见一位红友签名有感。  



美是黛玉清新幽雅,恬淡如菊的闲步轻盈;独坐碧莲池,闲提桃花诗的万种风情;是湘云鬓云香渡醉卧海棠中的娇态,是玉钗金钿的天生丽质;是惜春红袖添香,画成幽思的蕙质兰心;是烛影婆娑,茗品袅袅的秋夜,是深闺倚兰窗的惆怅幽怨;是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销魂之夜,是自移一榻西窗下,要近蛙声听雨声拂出的似有若无的天籁吟唱;是拢翠庵下手持红梅的少女,是青灯古佛前弃前缘的侯门女,是晴雯在孔雀俅上缝好最后一针丝线,然后用贝齿轻轻咬断丝线时的轻敛黛眉。   

这位多情公子辜负的美人可为多意,谁见玉带林中挂,谁知金钗雪里埋,黛玉毕竟得了他的心,还尽了该还的泪,点水之恩涌泉以报还有什么遗憾。宝钗得到了他的人,而且有了子嗣兰桂齐芳。她得到了她要得的名分,宝玉这个人出家也罢,死了也罢,又有什么关系。 黛玉,宝钗自不用说,晴雯,金钏儿,袭人。。。。。自然袭、月情出所愿,况袭人结局另表,我却只想说晴雯,不止是为对她的偏爱。  

而最倒霉的该是晴雯,这位清白的女孩,到死对他亦无怨恨,“我只是不甘心”,用她的话来说。  


人家说她是黛玉的影子,她没有读过书,不若黛玉是大家闺秀,你急了只好病中补起孔雀俅,怡红院中的多情公子,他身上的衣服,是你指间的血。那一晚你没有给黛玉开门,黛玉作了那首葬花辞,你没有成就袭人般的因缘?却承担了她的恶名,  

判词云: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判词概括的写出晴雯的出身、为人和命运。她总因“风流灵巧招人怨”,最后以多因毁谤生而死。  

而最后晴雯与宝玉的见面,晴雯的话语让我感同身受,如果说读红楼为林妹妹暗伤不止,那么为晴雯的悲情却是无法消减,  

她说:  
“不过挨一刻是一刻,挨一日是一日。我已知横竖不过三五日的光景,就好回去了。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不想平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有冤无处诉。”  

晴雯至死前仍有一种不甘,那就是后悔担了虚名,后悔没有和宝玉早知如此。一生心高气傲,却得如斯折辱。早知如此又如何?“如我真的和你怎样了,就算担了这个名也罢了,敢做我必敢当”她是清白的。晴雯说“我太不服”!这是她的反抗,尽管“有冤无处诉”也绝不低头,这是晴雯的骨气  

但这种莫大的不甘和不平,因宝玉的探望,消失的无影无踪,而且,当即心理就平衡了:“你今日一来,我就死了,也不枉担了虚名。”此情此景,怎不动恻心扉。喜欢晴雯,爱恨坦坦荡荡,没有一丝的矫情做伪。真性情一展无露。  


若你是一朵云,你是就天边最绮丽的那一朵  
你笑的时候,满天的乌云都为你散尽,你哭的时候,你的每一缕情愁都化为风化为雨在云端滴落  

(原创文字)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