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gy_0001(紫菱)
整理人: kn_vb(2004-05-31 09:49:19), 站内信件
|
茶壶中茶和水的组合像婚姻中的夫妻,从相遇、相知到相爱,时间就这么悄然的滑过,带走他们的青春,带走他们的热情,带走他们的生命,也带走了他们在一起走过的日子。但在岁月的长河里,却依然有那么一朵小浪花翻滚的痕迹不曾磨灭,却有着茶那淡淡的苦涩与细品之下淡淡的回甘。于是,在一部分茶书中,记载着茶在婚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隐喻与传说。
茶婚是在缔婚中应用、吸收茶叶或茶叶文化作为礼仪的一部分,茶叶文化的浸渗或吸收到婚姻之中,与我国饮茶的约定成俗和以茶待客的礼仪相联系的。自古以来,男娶女嫁时,男方要用一定的彩礼把女子交换或买过来。
由于婚姻事关男女的一生幸福,所以,以大多数男女的父母来说,彩礼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更重视和更多的还是那些消灾祐福的吉祥之物,而茶,在我国各族的彩礼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有这样一段说明:“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 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从字面上讲出茶在婚礼中的意义,可以看出茶在婚姻礼仪中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七修类稿》是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一部作品,从中看到当时彩礼中的茶叶,已非像米、酒一样,只是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列选,而是赋予了封建婚姻中的“从一”意义,作为整个婚礼或彩礼的象征而存在了。这就是说,茶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经历过日常生活的“一般礼品”和代表整个婚礼、彩礼的“重要礼品”这样两个阶段。茶作为首要的彩礼,俗称“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应该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在唐代以前的婚礼物品中,有反映男尊女卑的东西,但没有要求妇女“从一而终”的礼品。
宋期是我国理学或道学最兴盛的时期。元朝统治者推崇“国是”,鼓吹“存天理,灭人欲”,要求妇女嫁夫“从一而终”的道德观,不会是宋朝以前,很可能是南宋和元朝这个阶段,由道学者们倡导出来的。我国古代种茶,如陆羽《茶经》所说:“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由于当时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一般认为茶树不宜移栽,故大多采用茶籽直播种茶。
但是,也如《茶经》所说,我国古人只是认为茶树“植而罕茂”,并不认为茶树不可移植。可是,道学者们为了把“从一”思想也贯穿在婚礼之中,就把当时种茶采取直播的习惯说为“不可移植”,并在众多的婚礼用品中,把茶叶列为必不可少的首要礼物,如今我国许多农村仍把订婚、结婚称为“受茶”、“吃茶”,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把彩礼称为“茶礼”等等,即是我国旧时婚礼的遗迹。
---- 浪漫就像水中的鱼,
如果没有水的淡泊和包容,
鱼终会死去。
选择平淡和隽永,
在彼此需要中慢慢渗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