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sq222777(紫色水晶石)
整理人: caozhengyou(2004-05-21 18:19:35), 站内信件
|
老班的班规
1、
念中专的时候,班主任是个怪异的人。谈恋爱他是不反对的,打架算不上提倡,但至少也暗示我们有外人来犯的时候,不要留情,揍成什么样是什么样,一切后果由他承担。所以我们一致认为他是我们的铁哥们,都亲切地称他“老班”。几年前给他写信,“老班,真是遗憾,中专两年竟没谈一场恋爱,白白浪费了校园里的春花秋月、绿草茵茵,也辜负了您的殷切关怀!”没几天收到一封电子邮件,“什么时代了,还用信纸,给我发E-mail吧!”晕!
但就是这位我们心目中的铁哥们,真爷们,居然会强烈反对我们抽烟、喝酒。而且其严厉程度令人瞠目结舌,绝不比林则徐同志逊色半毫。他明确规定:要是发现谁抽烟,请在当天晚自习的时候自带香烟一条,现场抽完;发现谁喝酒,请自备38度以上白酒,在讲台现场喝光。不抽光喝光不下晚自习。这是我们为数不多的班规之一。
班上原本是有几位瘾君子的,这一制度的出台大大扼杀了他们抽烟喝酒的欲望,再也不敢在操场上抽烟,不敢在学校附近的饭馆喝酒了。
不过,还是有胆大妄为者,两个人约在一起,花几毛钱到学校门口的商店买两支烟,然后躲到厕所里消消瘾。一人在里面抽,一人在外面放哨,轮岗。还有的专门选老班上课的时候佯装肚子疼,然后躲在厕所抽,这是比较安全的一招,老班再厉害,总不会分身术吧。
可是有一次,一位同学就很不幸地撞枪口上了。
老班的课,他请假,说肚子疼上厕所,去了约两分多钟,老班也突然感觉肚子有些不舒服,要我们自己看书,拔腿冲向厕所。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完了完了,那家伙要倒霉了。那时候不像现在的学生,都有电话,可以通个风报个信什么的。我们都趴在窗户上盯着厕所的方向。过了一会儿,就看见那位同学和老班一前一后过来了。看他沮丧的样子就知道肯定是被现场“逮捕归案”了。
果然,老班进教室只说了一句话,“请某某同学自觉。”
晚自习的时候,那位同学很“自觉”地带来了一条烟,在老班的亲切监视下实在是过足了烟瘾,教室里顿时烟雾缭绕,宛若仙境。惹得邻班的同学都来练“壁虎功”。不过,他最终没有抽完,老班说,“算了,第一次,放你一马,下不为例。”
第二天,那位同学的嘴巴就成了“拱嘴”,肿得厉害,老班买来药亲自给他涂抹,“还抽吗?”那位同学摇摇头,老班回到讲台,大声向全班同学问道:“还抽吗?”几个瘾君子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抽了。”话音落定,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抽——”,老班惊讶地望着我,还差点把我剩下的几个字给吓回去,“——不得了。”全班爆笑。
2、
毕业证一拿到手,几个兄弟就聚到一块儿,有人提议,“终于大解放了,咱们凑个份子让老班开一次戒吧!”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强烈拥护。每人三十块,我负责收银子。
七扯八拉中,老班被我们拖进了学校门口的一个小餐馆。坐定,点菜。
面对朝夕相处两年,即将各奔东西的学生,老班显然有些不舍,甚至面露几分悲凉之色。
菜终于上齐了,满满的一大桌。还没等我们提议是不是喝点英雄离别之酒,就听见老班一声叫,“老板,拿些白酒来。”声音雄浑,颇有些武林侠客的味道,跟平时的温文儒雅完全判若两人,把我们几个都给愣住了。
酒上来了,一人一大杯酌定,老班站起身,豪气干云,“来,为你们明天的幸福美好,为你们将来的锦绣前程,大家一起,干一杯!”说完,自己一口吞了下去。我们几个硬是傻在椅子上半天才站起来,原来老班喝酒这么豪爽。
喝啊喝,大家推杯换盏,你一杯我一杯,忆当年之相逢,话今日之离别,不觉感慨万千。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轮番给老班敬酒,老班也不客套,逢敬必喝,逢喝必尽。
酒过三巡,那位抽烟曾被“逮捕”过的同学掏出一盒烟,试探性地递给老班一支,“老班,请抽烟。”老班就接过烟,放在鼻孔处作动情状地闻一闻,然后漫不经心地冒出一句,“递烟不递火,对人不敬哦!”那同学屁颠屁颠地摸出打火机给老班点上。老班深吸一口,姿式超级优美。
“原来老班会抽烟嘛!为什么要镇压我们的青春冲动呢?”有一烟民壮着胆子问了一句。
老班笑了笑,“抽烟、喝酒是男人们骨子里的爱好,就跟女人喜欢香水、口红和零食一样。烟出文章酒出诗嘛,李白斗酒诗百篇,纪晓岚一杆烟枪,熏就铁齿铜牙,一代学士。我并不是反对别人抽烟、喝酒,但你们想想,你们还是学生,衣食住行都受之父母,他们辛辛苦苦给你们挣点学费都不容易,你们哪能忍心用他们的血汗钱,去淘烟换酒呢?”
一席话,满座沉默。
老班举起酒杯,“现在你们毕业了,就要参加工作了,我倒是很希望到时候,你们能够自食其力了,还想得起我,来请我抽抽烟,喝喝酒,或者,打牌、戳台球都行。”
掌声骤响。我看见老班眼睛里隐约有波光闪动……
那一顿不知喝了多少酒。大家都在桌子上、椅子上七倒八歪,我摇晃着去买单,老板告之,“你们的老师已经结过账了。”回头一看,老班正弯着两只胳膊趴在桌上,怎么看怎么像一棵大树呢?
2004年5月21日 星期五 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