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秦腔秦韵>>〖网友文集〗>>青葱(3721_8384)>>不管3721>>中国灌水史考证----历史流水帐篇

主题:中国灌水史考证----历史流水帐篇
发信人: 3721_8384(清葱.....)
整理人: zzz123654789(2004-05-18 16:33:12), 站内信件
中国灌水史考证----历史流水帐篇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向来把灌水看作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孔子登秦版,见水灌成川,无限感慨。便有子在川上曰:“灌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灌水被看成是生命中的永恒。庄子也非常欣赏灌水的乐趣。他常说:“子不灌水,焉知灌水之乐?”又说:“相濡以沫,不如相灌于江湖。”庄子的寓言中,充满了对灌水的智慧。其中《秋水》一篇,最是阐发灌水的奥意。

  秦王嬴政王统一天下后,对灌水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贡献包括:按区域划分版面(确立郡县制),选入精华区得5点的经验值(统一货币),统一发贴语言和规范(度量衡和文字)。又通过“焚书坑儒”的严厉措施,整顿规范版面。从此全国各地的子网汇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实现了大一统。 

  灌水也被中国人看作勇武的象征。 人常说绛灌之勇,就是指绛侯和灌婴,这两个是汉初功臣。灌婴从小灌水,练得一身好功夫。史记上说灌婴"战疾力",大破项籍,韩信,和英布,官至丞相,封颍阴侯。从此人们就把猛将称作“勇灌三军”。此后更出了个关羽,水灌七军,于是成为了“武圣”。后人说起关羽和他的同时代人时就会用“滚滚长江都是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壮丽诗句。
 
  唐朝是中国灌水文化的一个颠峰。官员都须经过灌水考试才能上岗。唐太宗李世民看到各路高手鱼灌而入考场,忍不住暗送秋波。这时身边的魏征提醒他说:“别灌太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在这个朝代中还出现了唐湿这么一种灌水的娱乐形式。其中李杜二人就是杰出的代表。李白的著名灌水湿中说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一种多么宏伟的灌水气象啊!落银河上九天,灌水不仅国际化,而且还建立了太空国际空间站。他又有一首咏论坛的湿:"秦版潭水深千尺,不及摩洛送我情!"歌颂了在灌水中结下的友谊。 

  继唐湿后的宋词则又是另一番灌水风光。其中代表人物苏轼,就写下了“大江东去”的壮丽篇章。宋朝理学也很发达,继承了孔子的“一灌之道”。 

  明朝的灌水文化开始走向民间.其间有两位畅销小说的作家,一名施耐淹,一名罗灌中 ,他们对灌水小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施耐淹的小说干脆以《水壶》为名,以发扬灌水文化。罗灌中别号湖海散人,灌水已成湖海,也是一位高手。其间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灌水作品,如戏曲《十五灌》等。 

  水至清则无鱼.清初大兴文字狱,见灌水贴就砍,使得灌水贴子大大减少。清葱就因写下:“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被砍头示众。现如今人们吃葱喜欢掐头去根,便是文字狱的余孽。

  纵观我中华历史,是上下5000年的灌水史。值此跨入21世纪之时,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谱写灌水的新篇章!   

  

                                
                                  (清葱工作室 2004.5.18于甬)







笔者注:俗话说,谈古莫论今,中国灌水史的结尾篇《中国灌水史考证----现代篇》,将不作公贴。望见谅。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