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武侠小说>>弄墨斋—个人文集>>叶海文集>>荒凉的手记系列>>荒凉的手记——《我的文字》

主题:荒凉的手记——《我的文字》
发信人: seaslug(叶海)
整理人: chgirl2001(2004-04-23 15:10:19), 站内信件
 


    这篇文字其实是我一直以来最想写的文字,却也是最写不出来的文字。 
     
    有时候翻看自己的东西,其实是很少去看那些费了无数力而写的小说的,总觉得那都是别人的文字,不属于自己,只是闲着没事凑出来的罢了,所以我的长篇没有写完的,写到一定的时候就会选择放弃,因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的时候,我会突然告诉自己那篇文章不要写下去吧,那不是你的文字,那不是叶海的文字。 
    这种情绪一直伴着我写东西的整个过程,毫不间断,所以厌倦是很容易的事。 
    上大二的时候我是很希望自己能写点东西的,因为毕竟没有写过长篇,不知道那多的故事是怎么样发生的,不知道一个人的人生的故事在自己笔下写出来会是怎么样的,所以马上贪婪了起来,想起自己的一段情感,在图书馆找了几本书瞅了几眼,买了舒服的笔和漂亮的本子,找了间安静的教室,一杯清茶安静的放在桌角,以为自己开始创作什么东西了,但知道一定是创作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故事,而只有自己心里的故事才会动人。 
    我写字非认真,从小的教育不让我写的快一点,总是一笔一划,只是偶尔夸张了点吧,所以一直以为能用笔写下八万多字的东西算是自己毅力这么多年的一个突破,那个在高三时还时时想着偷懒睡觉的少年竟会整日去做俯卧撑来舒解一下手腕的疲劳,真的是一种难言的欢愉,觉得自己有所进步的思想最是容易泛滥的洪水,得意了几天之后,整理了一下,央求班中几个熟读小说的人看,然后瞪着他们的脸,若是一个不耐烦的表情出来后,是要马上让他回到我的故事中的。 
    可惜好评都是他们看了我的眼神而不是看了我的书而来的,这一点我竟然非常的清楚,不过还骗自己,因为自己要继续写下去,不能中途放弃,虽然这正是我的风格,不过也该战胜自己了。 
    这篇自己写自己的故事叫做《迹远天涯》,一年之后陆续的发在了北武,也给了自己一个在网上的笔名——叶海,而现在叶海还在,《迹远天涯》的故事却因为主人公不负责任的态度而夭折了,后来发到“龙的天空”中,有个北京的编辑说要买这部小说,想都没有想就给了她,随她的便吧,反正这也不是我的文字,虽然这是我的故事,可惜那是自己对黄易一点浅陋的认识的产物,就算写下去,自己还未必投入进去,这个叶海和里面的那个叶海已经不同了。 
  
    在高中时曾经帮一个兄弟追女孩子,夜黑风高,我骑车带着他跑到那女孩子家楼下站着,买了一把小刀让他在梦中情人窗外树下刻了几句掉眼泪的话,那时的〈窗外〉是唱的嗓子都哑了,可惜还是没有到“荣归故里”的时候,所以没有再知道下文如何,可是这段经历使我总记着给他写一个故事,而那时重读金庸的〈鹿鼎记〉,看得好笑,便去写一篇叫做〈泪无痕〉的东西,他们两个的姓甚至都没有改,女生笑语嫣然,年前见了风采依旧,男生虽然几经挫折,不过还是那副吊儿锒铛的样子,说起当年的事,眼睛里都是沧桑,似乎看透了,似乎比以前更看不透了,我想起自己曾经写过的这个故事来,说给他听,他安静的笑着,和我笔下的人物表现出来的态度一点不一样,我以为他是顽皮的人,所以把他写成了韦小宝,可惜我知道他永远不是韦小宝,因为〈泪无痕〉不是我自己的文字,是偷金庸的一点感觉自己幻想出来的,永远感动不了当事人,当然也感动不了我。 
    这两部东西都安静的放在我的书堆里,难得再去翻看一次,虽然并不是十分讨厌,但一知道它不是自己的文字就觉得无趣,不愿意重温,就算重温,也未必还会有继续写下去的念头。 
    自己未必绝情,而是一种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的态度使然,虽然这种态度并不使自己稍微难过,但却使自己常常会突然审视自己正在写的文字,轻轻的问一声:“这真的是你的文字么?” 
    去年经朋友介绍去了“幻剑书盟”,看了〈紫川〉非常过瘾,又看到那里的点击率之类的东西,勾起了自己的欲望,问自己是否真的想出书,是否真的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人承认,是否真的希望自己能用笔去赚一点钱回来高兴,这些问题当然是无法回答的,因为即使如此,还是不希望自己过于劳累,而且自始至终似乎就在谦虚着自己,不敢去企求什么,这是早就有的观念,一时改变不了,高中时的任性,大学时的虚度,已经告诉自己喜欢过的是简单而自然的生活,便如旅行一场,看尽了风景,然后任着生命离去,所以才会选择可以旅行的工作单位,因为梦想已经在那里了。 
    可惜当时发现自己的欲望还是满严重的,也想写出一部大家都认可的书来,证实自己的实力,也想获得那份放弃自由换来的幸福,所以毫不犹豫的去写了,直接发在“龙的天空”上,名字叫做〈江湖故事〉,而且速度非常之快,几乎消耗尽了自己娱乐踢球的时间,下班就会去写一点,甚至到了晚上还会去写,直到再次倦了的时候,才知道这还不是自己的文字,那是属于〈紫川〉的,那里面的战争,那里面的人物性格都是靠着一点模仿而来的,所以渐渐淡了下去,已经写了五十七章,知道自己很难再去写它了。 
    这是很难过的有个过程,我在寻找着自己的文字时,是无法摆脱别人的影响的,而我的故事情节也都是别人已经写过的,我所写的江湖也都是别人书中的江湖,我写的武功也都是别人所写过的武功,停顿下来时我会去想别人会如何去写,所以猛然惊醒时,我都会站起来,离开电脑,考虑自己是否该写下去。 
    而这证实了我还是原来那个习惯于半途而废的我。 
    就如目前写的〈浪人传〉虽然是看了徘徊在惠州的几个浪人而起的念头,布局还是别人的,〈荒草之林〉是我在路过戈壁时泛起的名字,但写到最后,又走了黄易的路子,“武林第一宗师黄泉”,“移魂转魄大法”,甚至“十大世家”都是受了黄易的〈覆雨翻云〉的影响,而标题和篇幅也是受了他的影响了,所以并不十分热心写下去,也知道若非改变自己,还是写不完它,虽然这个故事的结尾自己已经知道了。 
    细数自己的主要的这几部东西,竟都是惊人的相似,所以自己开始埋怨自己也是有原因可寻了。 

    但写了这么多的文字之后,若说没有自己的文字那也是非常的可笑的,我还是比较喜欢自己记录大学生活的〈坐赏烟霞〉,虽然只写到我见顾然的那一段日子,可是文字是我自己的,我写的随心所欲,不用去担心结尾,因为没有结尾,不用去担心用词,不用去不停的填“道:“”,不用去模仿别人的口气,那是随心流淌的文字,流就流了出来,流不出来的就放在了心里,不会苛求什么。 
    我喜欢自己的〈伴着金庸的回忆〉,现在还愿意再去读一遍,那些往事是忘不掉的,因为我将他储藏在了我的文字里,而且每读一遍就会倍感亲切。 
    当然我也喜欢我在安哥拉所写的〈荒凉的手记〉,兴之所至,文字就出来了,不会回去看文字是否有错处,因为是没有错的,都是自己的文字,写成什么样子都没有所谓,而且觉得就算自己不再有激情写小说,写长篇时,也还会写像这样的文字,因为只要自己还在,这种文字的流淌就是必不可少的。 



----
说明文字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岂能行欢复做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踟躇不敢言.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