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ou933(村长)
整理人: chenkaifeng(2001-01-06 17:31:46), 站内信件
|
你说的有道理,我并不是不赞成这么做,只是我们的底子太薄了,这种底子包括我们的技术,我们的观念,我们大部分地方的经济环境,条件......你说那一样我们能够跟得上,中国地方大,各地方的发展差异大,不能与北京,上海,广东比,北京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要钱有钱,要人才有人才,要技术有技术,自然占尽得天独厚之优势,有发展的基础与实力,而上海早在解放前就是一个世界闻名的经济,商业中心,解放后上海也是全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龙头,它有这种传统与历史根源,再加上国家这些年来一直注重财政支持,它自然有活力与生命力,至于广东,虽然这几年经济形式大不如改革刚刚开放之前,但它开放的早,底子好,国有企业少,由于鄙邻香港,人的思想观念先进,务实,感受与掌握经济信息化的来源比内地及时,再加上广东人的动作快,说干就干,能够及时把握商机,虽然这几年经济萧条,对它有些影响,但总的来说,它也能有所发展!
可内地就不一样啊,中国社会主义初期的平均主义思想那已经是潜意默化,根深蒂固的,你是无法一时半会把它磨灭掉的,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优点观念都仍然停留在似懂非懂的意识之上,再加上,内地国有企业多,老工业企业又占绝大部分,工人阶级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主体,工人不是商人,对经商之计有限,企业倒闭少。失业人口能保持在百分之七.八的比例,就业市场也许还能稍稍缓冲的过来,可失业比例高,高达百分之二十,三十,而且还是成片成片的失业,这就危险了,工人要吃饭啊,你说一个在工厂干了几乎快大半倍子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你叫他失业就失业,下岗就下岗,而且有的是两口子同时下岗,孩子要读书,老人要照顾,家人要吃饭,穿衣,而社会保障体系也不能及时给予保障,你叫人怎么过啊,你说做点小买卖吧,大家都失业都来最买卖,做的人多了,供大于求,房租被业主提的高高的,税也重,偶尔倒霉还要交些不该交的费用,再加上老百姓都没什么钱,有钱的人不可能把钱都用来消费一些日用品,副食品之类的,现在农村问题也不少,农民种田不赚钱,他就抛荒,涌进城市,有大部分人都是选择做点小买卖......你说说,怎么是好?
不错,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但竞争也不能盲目的竞争啊?人多是个大市场,可你也要人有钞票啊,没钞票消费那里来的市场?中国人富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都远远还没有达到真正,稳定的小康水平,而很多人都处在一种动荡,不安的生存环境之中,尤其是失业的工人,我不说多的,中国现在失业工人有两千万该不会过吧?两千万啊!你能熟视无睹吗?你能当他们不存在么?中国现在矛盾焦点不光是工人阶级,还有农民阶级,外来人口,而最致命的就是官僚的腐败!!这是一个导火索啊,一旦等它们交汇在一起,点燃,爆发,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你不知道现在的新力量在怎么鼓动与发展外来人口?这不是不可能,而是已经不用质疑的事实!不信,你去排查,看我有没有说错!!
矛盾太多了,现在不是考虑该不该进行市场经济的问题,而是稳定的事情,没有了稳定,什么都白搭!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是社会的主体,只有稳住他们,给他们以利益的保障,才有可能缓冲矛盾,可如果等矛盾爆发的时候,很有可能前功尽弃,你要让工人阶级有个缓冲,不能又不给他们创造就业环境,又逼的他们左冲右突,狗逼急了还跳墙了!
失业率一定不能超过百分之八这个世界综合比例,超过了你就消化不了,消化不了就要出问题,我们不是有那么多经济人才吗?该是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的时候了,就让他们来专门来解决这百分之二十的失业工人的吃饭问题,并能保持他们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能不丢饭碗,国家要给予积极的财政支持,并对成功的策划的经济人士给于巨奖!只有先把工人阶级问题解决了,再逐渐改善农村问题,让农民种田不亏本,慢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向工业化,城镇化的迈进,吸引年轻人返乡,在城市,也要给农民兄弟留个就业市场的缺口,把一些建筑,环卫,小商小贩等等城市人不愿干的活给他们做,如果他们有能力,也要把一些技术之类的活留一定的比例给他们,只要他们能胜任,哪怕就是技术与层次很高的活,也要让他们去做!外来人口只要办了暂住证,就不许为难他们,没办的,查到了补上就是了,基层民警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不要老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要对人家尊重!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不允许现在招工超过三十岁就不要人家,三十岁,四十五六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体力与经验不见的比年轻人差,对大多数根本与学历无关的活,不允许一定要有大学学历才有资格聘用,初中,高中,都可以聘用,聘用单位里录取员工的时候必须给员工签定劳务合同,给员工买保险,国家要统一制定最低工资收入的法规,那怕是签定临时合同,什么搞推销之类工作的都要照办,不照办的要给于重罚!以此来保证职工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与剥削!为维护国家的长期稳定打下与作出良好的坚实基础与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