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dzd127(★忧郁暴风★)
整理人: pcsoul(2001-02-17 02:01:13), 站内信件
|
[VIA芯片组主板BIOS]
BIOS的意思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主要作用是确保系统必须的设备能够按照基本的要求进行操作。
BIOS所提供的参数或者说功能是由主板厂商根据产品的销售对象而决定的。OEM产品所提供的BIOS参数相对于零售版的BIOS来说,其功能会逊色不少,而零售版的BIOS又会比专门针对超频而设计的主板有所不同。在PC刚刚问世的时候,其BIOS是由IBM研发的,后来这个BIOS被Phoenix破解了其代码并且推出了自己版本的BIOS。从此以后,又陆陆续续有几家厂商加入了BIOS这个行业,他们是:American Megatrends Incorporated (AMI)、Award以及Mr. BIOS(Mr.BIOS只有非常少或者老旧的产品采用)。由于Phoenix已经被AWARD收购,因此,在目前的PC市场上,实际上只有两家专业的BIOS厂商为主板厂写BIOS。
三家BIOS厂商所提供的BIOS界面都是以图形界面为主,不过我相信AWARD的界面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AMI现在的界面有点类似于Mr.BIOS的界面,但是系统的自检速度不如后者),实际上,AWARD这个界面风格从386时代以来就没什么大的变化可言。
部分常见参数的英文含义:
Enable:允许或者打开的意思。
Disable:禁止或者关闭的意思。
Normal:标准的意思。
Auto:自动(选择)的意思。
Manual:手动的意思,就是自己选参数啦(一般来说,这东东都要小心哟)。
None:没有的意思。
下面我以升技KT7的BIOS为例,说说哪些BIOS参数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我假设大家都以追求性能为主要出发点)。
KT7的BIOS包含了SoftmenuIII,撇开超频部分的内容,有几个在SoftmenuIII中的参数大家可以尝试打开或者改变:
CPU Command Decode:Normal或者Fast。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调整CPU指令解码效能的,建议尝试选择Fast,这对提高性能有一定的帮助。
CPU Drive Strength:0/1/2/3。这是调整CPU到北桥芯片的信号强度用的,我建议选择KT7说明书推荐的2。
DRAM Clock:Host CLK/HCLK+PCICLK。如果你使用的PC133内存的话,建议选择HCLK+PCICLK,如此一来,你的系统内存就可以工作在133MHz下而非Host CLK的100MHz(考虑到KT133不能正式支持100MHz以上的外频,因此我们假设选择Host CLK的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100MHz)。不过在KT7的说明书里指出,如果是高于133MHz的SDRAM,其运行频率的速度将保持在133MHz。其它主板大都把DRAM Clock放在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菜单下,因此你也许需要到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中才能进行此项目的调整。
[Standard CMOS Features]
在此需要注意的参数是IDE硬盘参数,有4个这样的子菜单(IDE Primary Master、IDE Primary Slave……),分别对应主板上南桥芯片提供的4个IDE设备(每个IDE接口对应两个IDE设备)。以IDE Primary Master为例,里面包括有:
IDE Primary Master:Auto/Manual/None。建议选择Auto,如此一来,只要硬件支持的话,该IDE设备(例如硬盘)就可以自动实现DMA方式。当然,你还必须在操作系统中安装正确的VIA IDE驱动程序。
Access Mode:Auto/Normal/LBA/Large。建议选择Auto,市场上大多数的硬盘参数应该都可以正确地自动识别出来。
其它的类似。
[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
Virus Warning:Enable/Disable。病毒警告,我建议选Disable,免得误报的时候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要防毒的话,最好是备份。
CPU Level 1 Cache:Enable/Disable。CPU第一级高速缓冲,不选择Enable的话,你的机器会慢的不得了。
CPU Level 2 Cache:Enable/Disable。CPU第二级高速缓冲,不选择Enable的话,你的机器会慢的不得了。
CPU L2 Cache ECC Checking:Enable/Disable。CPU第二级高速缓冲的ECC功能,我建议选择Disable,这对性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虽然部分人声称目前的CPU都不具备L2 Cache ECC纠错功能,但是从我的测试结果来看,打开/关闭的性能差异的确存在)。
Boot Up Floppy Seek:Enable/Disable。建议选择Disable,可以省略启动时进行的软驱测试,加快启动的速度。
OS Select For DRAM>64MB:OS/2或者Non-OS/2。大家都用Win9X/2K(至少不是OS/2)吧,就选Non-OS2吧。
Video BIOS Shadow:Enable/Disable。建议选择Enable,可以提升显卡的性能。这个选项的作用是把显卡的ROM复制到系统内存中,对于显卡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有的用户可能必须选择Disable,这是因为他们的系统资源比较紧张或者容易发生冲突。
C8000-CBFFF Shadow:Enable/Disable。类似的选项有6个左右,我建议全部选Disable。
[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
Bank 0/1 DRAM Timing:类似的设定一般有3到4个,根据主板提供的DIMM内存插槽数量而定。基于694X、KX133、KT133芯片组的主板有6个参数供选择,采用不同的设定后,再使用Hiroshi Oda的wpcredit来查看,你会发现其中到底有什么不同,以下是我查看后的结果:
8-10 ns、Medium以及Fast几乎没有差异,使用这三个选项设定后的性能都是比较低的。如果选择Turbo的话,性能会达到最快,但是由于tRCD设定为2T,可能会与EMS HSDRAM 150这样的内存发生兼容性问题,当然,就内地来说这种内存几乎是看不到的。我在此建议使用高品质的内存,并且选择Turbo…或者Normal。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Normal模式提供了4-Way的interleave(交错),这种方式可仪在一个完整的bank周期还是8个周期时,把tRAS缩短到5个周期。如果你在选择Turbo的时候,没有再另外选择4-Way的interleave,那么选择Turbo的性能还不如Normal。
DRAM Bank Interleave:Disable/2-Way/4-Way,其中的Way在某些主板的BIOS中可能被Bank取代。选择4-Way时的速度最快,这个BIOS参数是最重要的系统内存选项。
Delay DRAM Read Latch:Auto/No Delay/0.5ns/1.0ns/1.5ns。这是用于延迟内存读取时间的,我一般设定为No Delay,但是KT7的手册指出,如果内存插槽插满了3条双面的内存的话,可能需要设定一定的延迟时间。
MD Driving Strengh:Hi/Lo。这是设定内存到北桥芯片(里面包含内存控制器)的信号强度,我建议选择Hi。
SDRAM Cycle Length:2/3。这是设定内存CAS周期的,我建议选择2,当然,前提是内存的质量有保证。
PCI Master Pipeline Req:Disable/Enable。设定是否采用PCI主控流水线式请求,建议选择Enable。
P2C/C2P Concurrency:Disable/Enable。建议选择Enable。
Fast R-W Turn Around:Disable/Enable。建议选择Enable。
System BIOS Cacheable:Disable/Enable。使用CPU的L2 cache对系统BIOS进行备份缓冲,选择Enable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Video RAM Cacheable:Disable/Enable。使用CPU的L2 cache对显卡BIOS进行备份缓冲,选择Enable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AGP Aperture Size:4MB/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设定AGP显卡所能获取的系统内存寻址空间,建议选择128MB。
AGP-4X Mode:Disable/Enable。设定是否打开AGP 4X模式,如果你使用的是AGP 4X显卡的话,建议选择Enable,对于GeForce或者Radeon这类拥有T&L功能的显卡来说,打开AGP 4X可以提升其几何性能。
AGP Driving Control:Auto/Manual。设定AGP到北桥的信号强度,我建议选择Auto。
Fast Write Support:Disable/Enable。设定是否允许AGP 4X的快写模式,我建议选择Disable。
K7CLK CTL Select:Default/Optimal。建议选择Optimal。
CPU to PCI Write Buffe:Disable/Enable。建议选择Enable。
PCI Dynamic Busting:Disable/Enable。设定是否打开PCI动态缓冲,建议选择Enable。
PCI Master 0 WS Write:Disable/Enable。设定是否使用0等待式的PCI主控写入,建议选择Enable。
PCI Delay Transaction:Disable/Enable。建议选择Enable。
PCI#2 Access #1 Retry:Disable/Enable。建议选择Disable。
AGP Maste 1WS Write:Disable/Enable。建议选择Enable。
AGP Master 1WS Read:Disable/Enable。建议选择Enable。
Memory Party/ECC Check:Disable/Enable。大多数情况下,选择Disable。
[Integrated Peripherals]
这里的大多数参数选择默认即可。
Onboard Parallel Mode:Normal、EPP、ECP、ECP/EPP。设定并行口的工作方式,建议选择ECP/EPP。如果打印机或者扫描仪不正常的话,选择Normal吧。
[VIA芯片组主板的驱动以及安装]
大家可以使用VIA 4IN1驱动包的4.25(1)版即可,最好是以安全模式(启动系统的时候,按住键盘的Shift键)进入操作系统后才执行VIA 4IN1驱动包的Setup.exe。需要注意的是,在Windows9X/ME下安装驱动包遇到提问是否打开IDE通道的DMA功能时,记得打钩。
如果是Windows2000的话,大家可以安装VIA的MPD式驱动。4.26版以前的VIA 4in1是不包括这个驱动的,大家可以在这里下载:
http://www.soltek.com.cn/downloads/drivers/686b%20580_3011.EXE
如果是4.26的话,里面就包括了这个MPD驱动,大家直接安装就可以了。
此外,我需要提醒的是,除了Windows2000的情况外,4IN1驱动的安装是很完整的,不会存在什么驱动安装不全的问题。Windows2000下,使用4.26的话,其安装的驱动也是完整的。当然,大家如果还希望使用VIA的板载声卡或者显卡的话,就需要另外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
----
我是一个喜欢自由自在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