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客家风情>>〖包罗万象.客家文化〗>>【 客家方言 】>>客家日常谚语(事理)

主题:客家日常谚语(事理)
发信人: apple-x1(虾仔)
整理人: apple-x1(2004-04-02 15:26:01), 站内信件
△横肠吊肚,门前拴马牯;直肠直肚,锅里无米煮。注:喻心肝枭恶之人都过着富裕生活;老实之人却过着穷苦日子。说明世道之不公自古皆然。
△狗仗人势,火趁风势,脚踏马屎傍官势。注:喻趋炎附势之徒。往往狐假虎威,仗势欺人。
△供人无人情,供狗识主人。注:“供”即供养。喻“忘恩负义”之人,还不如狗之识亲。
△床头有箩糠,死后有人扛;床头有箩谷,死后有人哭。注:喻一个人老了之后,要是有一定家财,就会有人关照。今天所说的“老了要有‘三老’——老本、老伴、老友”第一个“老本”就是指钱财。
△还生无人喊姑婆,死了有人扌亥“且箩”。注:喻人之无情与势利。穷姑婆还生时无人喊;她死后,做“外家”的有一餐吃,都争着去了。“且箩”用竹篾编织“箩隔”。
△荒田无人耕,耕哩有人争。注:耕荒田者首先要卖力开垦,懒者就不愿耕;有人开垦好了去耕时,却有人出面争了。此喻一心不劳而获之人。
△牛耕田,马食谷。注:喻穷人辛苦,富人享福。
△一代做官,三代孤寒。注:此指刚正廉明的清官。他们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代贫寒,四门无靠”。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贪官正好作鲜明的对照。
△朱门出阿斗,茅寮出状元。
注:“朱门富户”往往培养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知五谷从何来的“阿斗”;而穷苦之家却可能出德才兼备之人才。“自古英雄出草莱”此言不谬也。 
△山中无老虎,猴哥称大王。注:雄狮、猛虎、均称“兽中之王”,在无狮、虎之山,则猴子称王。此喻“在一个地方,如无最凶恶势力,则会由最狡猾者称王,猴子则属此类。
△蜀中无能将,廖化作先锋。注:事出“三国蜀汉”在蜀汉后期,“五虎将”已亡,刘玄德、诸葛亮已故,蜀军中能征善战者之老将唯廖化等人,自然担任了先锋之职,这是时势使然,并非贬廖为无能之辈。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注:这从历史事实来看,善恶之报,确是循循相因,但实属“人为”并非“天意”。古语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个国家、政权之得失,亦关键在“人心之向背”不可不信也。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注:这是《增广贤文》中之一句。语意自明,很有现实意义。其根源出自“势利”思想。
△人无十足,卵无满笃。注:喻一个人无十全十美。正如一个卵(蛋),表面看个个圆满,但其实内部都不是十足的“饱满”。古语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正是此理。
△真金唔怕火,怕火非真金。注:喻看事物好坏要看本质。“真好的说不坏,真坏的说不好”。一个好人不怕他人毁谤中伤;一个坏人也不怕有人包庇保护,终归会黑白分明。
△再好良田有冇谷,再好草山有瘦牛。注:喻看问题不能绝对化。再好的田里也会长出冇谷穗,再好的草山也会养出有瘦牛。反过来,再坏的田也可能夺得丰收,再差的草山也可能养出健壮肥胖之牛。关键是“事在人为”,是掌握事物发展的人。
△海深总有底,树高总有根。注:喻凡事物发展总有一定的“限度”。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注:喻事物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人的思想总是向上的,向前进的;水总是向东(低处)流的。人若是向下、向后退,社会就不能向前发展,所以改革是人类社会必然要不断发生的规律。
△手指伸出有长短,莲花出水有高低。注:喻别要求绝对平均主义。事物在同等条件下都不可能绝对平等,何况人呢?!
△鸭女麻难得鸬鹚嘴,鸬鹚难得鸭女麻毛。注:此喻事物各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或说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鸭,毛不怕水,但嘴甲不如鸬鹚嘴;鸬鹚的嘴会抓鱼,但毛很怕水。这就是它们各自的长处与短处。人,也是这样的。长处与短处,往往并存互见。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注:喻事物均不可能长久都处于美好的优势。何况“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注:俗话说:“田塍堵得水,道理服得人”。都是喻“只有真理才能服人”的道理。
△蔗就老来甜,姜就老来辣。注: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此喻人愈老愈有经验,愈见真功夫。劝人要尊老敬老。
△鱼怕离水,草怕见霜。注:鱼水相依则活,草霜对立则枯。借物喻人,如“党群”、“军民”则如鱼水关系,等。
△天有阴晴,事有成败。注:自然与人事的成败都不是“必成”或“必败”的。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胜败乃兵家常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成败不是可由人主观决定的。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注:喻“势均力敌者”相斗都必有一败。劝人勿恃强好斗,应和平相处、“以和为贵”。
△蛇有蛇路,虫另有虫另路。注:虫另即青蛙。蛇和青蛙都在田里活动,过后都会留下行迹。表面相似,但都有不同的“迹像”。此又喻人各有自己谋生的渠道或手段。
△无油难脱锅,无水难行船。注:把“油”和“水”比作钱,都喻无钱办不成事。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注:这是相对的真理,在社会现实中正是这样。此喻面对困难,总有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
△水落石出,蛇死脚出。注:“蛇死脚出”据说,蛇死后会露出已经退化的“脚”的“痕迹”。此则谚语,总的是喻每个“事件”,都始终会“水清见底”露出原形真象。
△独墙难挡四面风,独柴难烧一锅红。注:喻一定的力量只能办其“力所能及”的事。劝人要团结协作。
△红梅做过青梅来,担竿做过竹笋来。注:此喻自己是“过来人”。因为红梅是青梅变的,担竿是由竹笋变竹再变成担竿的。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