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ugustding(中国湖南)
整理人: lawyan_80(2004-04-10 09:42:37), 站内信件
|
最近心里总觉得很压抑,不喜欢这种感觉,还记得自己说过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想写点什么,让自己的思绪随着一个个汉字的记录从无形中流淌而出变成一种有形的东西,心里就象减压了一般往往会让灰色的天空流淌出几丝晴意。
这两天,先是看了一本纪实报告《中国农民调查》,知道这本书是从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节目,可能常看这个台的人会很熟悉这个三人聊天节目,主持人窦文涛是我喜欢的主持人之一,(我喜欢的主持人不一定要很漂亮或者很甩,我喜欢他们有内涵或者有个人特色或者有主持技巧,当然这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只是费话,没人需要关心我喜欢主持人的标准。)他的这个节目应该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看到现在很多内地电视台都纷纷效法做起了3-5人的聊天节目,不过好象这个节目形式也不是凤凰独创的,反正中国人的模仿能力是多次让我惊讶的。这个节目的某一期讲到了农民问题,这时提到了这本《中国农民调查》。
对于农村,我其实应该是陌生的,只是很小的时候去过一次外婆老家的农村,印象深的是我还骑了牛,还有家里喂的母猫和她刚下的一窝小猫。再就是稍大点以后在电视里听到过中央领导开会时说到的农村的“打白条”问题,还有就是那时电视里演过的电视剧《外来妹》(好象是这个名字吧),讲的农村女孩在深圳打工的经历,那年代正好是深圳打工大潮开始热起来的时候(这又跟我后来看的一篇文章有联系)。最近的印象就是刘旋在《我的美丽乡愁》中的农村小姑娘,讲着我能听懂的湖南话,让人感觉很亲切,特别在广东同事说“这是你们家乡话吧?挺好听的,虽然没听懂。”时感觉非常自豪,末了还加一句“我们湖南就是出美女啊”,羡慕得广东同事直咂吧嘴。在现实生活中,对农民的印象基本就是看到城市中的那些民工了。
总感觉“农民”这个身份距离我是那么遥远,也常听到说农民生活很苦,农村的孩子也还是很多上不起学虽然国家启动“希望工程”这么多年了,仍然是杯水车薪。但也听说有的地方农村很富,要想入户那里还很不容易,因为只要是那里的村民,每年底都有分红,而且数字远比我这个在IT行业混的人还拿得多。相矛盾的话听多了而自己又没能力没兴趣去证实,所以也就对这距离我很遥远的一个群体感觉麻木了,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消息都已无关痛痒,直到在《锵锵三人行》中听到这本书,还听到嘉宾说的一段引自文中的话说“当那些滥用职权欺压农民的‘有权人士’离开村庄时,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的老农不禁想起了当年鬼子进村时的情景,唯一不同的是,现在这帮人没有奸淫妇女,没有烧毁房屋,没有说一句日本话……”在这样一个国际性的电视台的知名节目中说到了这样一段话,让我非常的震惊,当时一起看电视的同学对电视中描绘的情景没有一个表示怀疑的,这就更震动了我。怀着一丝好奇,在一次行街时买了这本《中国农民调查》,我惊讶如果书上真是有这样的描述,它还能登堂入室的发表成书吗?
回到家,迫不及待的打开书,先冲作者介绍开了起来,一个又一个案例,让我的心情从好奇到震怒再到一片灰色,虽然我已不再是愤青,但我仍然感觉到一种义愤填膺的感觉从心底往上冒,一阵一阵的激动随着书中主人公的遭遇而此起彼伏。合上书,一个个发生在我所在国家的惨案在脑中翻腾,这时我没有怨恨,没有咒骂,只是心感觉压得很疼,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多没受过教育的人,再加上那些受过教育但没起到作用的人(其实总归起来就是指素质低的人),我真的杞人忧天的很为国家领导们感到压力大,回想起来就明白了当时朱总理在任时为什么那么重视农民问题了。其实坏了一锅汤的只是几粒老鼠屎,可就这几粒也可以搞得人们对汤都失去了兴趣,可恨啊!十三亿人口,农民占了九亿,这个群体中有部分人过着苦干一年,收入只有几百块的生活,不是他们懒,不是他们不想富,而是他们头上的权贵不让他们富,记得有个案例是说的某村农民在三年中第五次去北京上访时,迫于无奈制造了当时成为大新闻的“跪旗事件”十多个上访农民相约在天安门前集体面对国旗下跪,这是在经历了前四次上访无效且遭到报复迫害后他们唯一想到的引起国家领导重视的办法,看到这个案例时,我的眼泪不自主的滑落出来,设身处地的想想,这是多么朴实的一个群体啊。可个别只为自己利益活着的权贵却只拣好欺负的来压,这跟当年的汉奸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我没有去证实书中描述的事情的真假,因为就在这几天,我就看到了不少新闻在说中国的贪官携款外逃的事情,特别是河南的几起重大案件,那些依靠自己职权疯狂为自己谋利的“人民公仆”们身价都是至少以千万计的啊。
也许有种论调是要想保证前进的速度就肯定会要让一部分人做出牺牲,不错,其实我也曾为自己不是那一部分被牺牲的人而庆幸过,可他们年收入只有几百块已经是让他们做出的最大牺牲了啊,他们的孩子也要上学吧?他们也都还要生活吧?如果孩子没钱上学,那不成了恶性循环?如果他们连基本的生活权利和条件都要被牺牲,那这也太……让我想到了听说过的旧社会。所以我觉得让一部分人做出牺牲来解释农民目前所受的苦是不成立的。当然这是个人的一点想法,而且让人感到安慰的是,目前的国家领导们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了,而且对处置那些为非作歹的贪官们是毫不手软,这就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写到这里,心里感觉好受一点,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点燃一支“盒白”,广州最近有点回潮,柜子抽屉都起小白点了,由于常出差加上一个人住更由于有点懒所以也没理会过这些小东西,今天“良心发现”把抽屉拿出来用“威露士”洗了一下放凉台去吹了,刚看了一下还没干透,顺便在凉台看看了对面楼下的小MM还在桌前写作业,呵呵,其实有的时候发现自己也挺“没素质”的,不记得从哪天开始,这个小MM在自己窗前放了盆花,使得我没法很清楚的看到她的样子,其实我也不是经常有意去看她啊,难道真的是为了防止我看而放的花?我不知,也没兴趣知道,因为想看她的想法是在她放了花之后才产生的,因为她放了花才让我注意到那个窗口下经常坐着个MM。停下来也感觉肩膀有点疼,常年对着电脑,可能姿势不太对,而且总是背着NB,总发现自己会不自觉的耸着肩膀,脖子也经常保持往前伸着的姿势,算是职业病吧。
听说长沙这阵老下雨,就是不喜欢这种湿湿冷冷的感觉,更不喜欢心情被这天气搞坏的感觉,再加上不喜欢长沙的总体环境,所以没有想过到长沙发展。虽然我是长沙人,可却真的不敢恭维这养育我二十多年的地方的人,现在一回到长沙,虽然城市建设是发展了不少,每次回去总感叹又有不少路自己不认识了,甚至由于学校改建,自己差点不敢确定回家的路(当然有点点的夸张)。但一到上街坐公车时,一看到那些在公车上大呼小叫,随地吐槟榔,不管空调车全封闭还在车内抽烟的“乡亲们”时,我都会不自觉的感觉一种厌恶,可能有人觉得我是假清高,但我感觉这些“乡亲们”的行为就是“没素质”的表现,起码连基本的公共道德都不具备。每每说到这个话题就让我非常激动,点燃第二支烟,真的是为这些人感到丢脸啊。
接下来,这两天让我感到压抑的第二篇文章又浮上心头。不知道大家对《冷暖人生路》这本书熟悉不?我本来是不知道这本书的,是因为最近在PDA网站下了一篇文章,作者就是这本书的作者,而我下的这篇文章是他代笔写下的一个人的生活经历,这才让我知道了《冷暖人生路》这本书,但我还没看,而是看了作者代笔写下的另一个人的生活经历。这篇文章应该叫《滴血的警世碑》,我下的不是完全版,准备明天上班时到网上搜索一下,因为昨天一口气从两点多看到今天早上六点多,让我今天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看过很多悲情的纪实文章,也曾有段时间在“榕树下”追着看《生于1976》,后来又在那个网站追着看一个爱滋病人写的日记,记得他将自己化名为“黎仁明”。但昨天看到的这篇人生回忆录却与众不同,最开始作者的一段话吸引了我“一个绝色美貌的女‘爱滋’病患者的风雨人生”,我承认一开始我的动机是有点“没素质”的,我抱着一种猎奇的想法开始打开这篇文章。作者用很长很长的一段文字来作为序言,以至于我一度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正文了或者自己下错了,也一度为没有满足自己的猎奇而不想再看下去了。可随着看得越来越深入,我是在警告自己再不睡就没时间睡觉的情况下才肯关机睡觉。我觉得如果有机会而且有兴趣,大家也可以去看看这篇文章,因为这样才符合了作者和主人公的初衷,也才起到了“警世”更多人的作用。
开始说这件事前我不得不再点燃了一支烟,这段时间尽量少抽烟,发现自己的身体在工作的“磨练”中变得不象这个年龄段该有的体质了,但我还是“不得不”再抽十分钟之内的第三支烟,因为要回想这篇文章,如果不这样我将无法平静我的心情。趁着抽烟时准备下楼去买个馒头当晚餐,可下去后发现关门了,只好去买了四块钱的面包,给了收银员10块钱,她找给我两块,我没有接,她发现错了然后马上换成六块钱给我同时向我道歉,我笑笑说“没事”,想着这个女孩只是一时粗心犯了个小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可那篇自传的主人公在犯下一个错误后就不可避免的注定了她悲剧性的一生,当然这其实也跟生活的某些现象有关。回家路上看到睡在楼下门口的那个流浪的大爷在喝着白酒,他是去年年低“住”过来的,原来好象“住”在离这儿不远的天桥上,搬到这里显然好过天桥,至少晚上没那么大的风了。同样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遭遇却是可以大到你无法想象,但不管是收银员还是流浪的大爷,至少他们还拥有健康的身体,可自传的主人公却只有为数不多的可以亲眼看这个世界的时间了,而造成这样的结果也并不是她自己希望的,人在将死时对生命的渴望是表现得最强烈的,这一点我从去世的亲人身上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
在自传中,作者尽量用了假名或者用“X”来代替,可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从很多细节地方还是让人看出主人公——那个“绝色美貌的女‘爱滋’病患者”跟我一样,也是湖南人,甚至在她提到的原来想考的大学,我都有足够证据证明那就是我的母校。也正是因为这样,这篇文章让我产生了一种情感,一种象看《中国农民调查》一样的义愤填膺的感觉,因为这是发生在我的老乡身上的天大的不公。
在没看到这篇自传之前虽然我也知道这个世界上无奇不有,可是看了文章后,主人公的悲惨人生,那是远远超出我的想象的,我没想到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凄惨到那种地步,原来印象最深的凄惨的人生可能还是来自一部日本鬼子的片子《血疑》,相信那时很多中国人都被片子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震动过,可看了《滴血的警世碑》后,我发现在我身边,在这样繁华的大都市之中还是有着这么悲惨的故事在发生着,而且就发生在一个天生丽质的我的老乡身上……相信每个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为女主人公的不公遭遇叫屈,也有可能会为她的报复行为感到过分,虽然我还没有看到她实行报复行为的章节。可从文章前面部分她的遭遇和她不断提到的她的报复行为,我相信那种报复是致命的,但我宁愿对她同情也不会对她的报复产生什么不安,因为我觉得在任何人经历了那样的人生后对别人的报复都是可以原谅和理解的,就象当初人们对土豪劣绅进行的报复一样。
没想到写这篇文字经历了整个下午和晚上,现在已经是凌晨0点30分,刚给女朋友打了电话,也喝了点酒,我想我是无法继续写下去了,昨天只要几小时的睡眠明显不够我平时的睡眠时间,如果版主不觉得我的文章有不良影响而保留它没有删除的话,我会继续写下去的,如果版主觉得我的文章让大家不安的话,我会不再发表,但我不会停止记录我的心情,当然我的心情会随着我继续下载这篇文章而发展,我很想知道后面的事情是怎么发展的,人有时就是这么奇怪,明知道后面的情节会让自己心情更差,但就是想更加了解事情的经过,不为别的,只为说服自己。
今天的最后,没有别的,只是想说,我还是很爱我的祖国,还是对领导层充满信心,特别是经过SARS后,我对当局更加的有信心。不想说别的,只为记录自己的心情,现在听着Eagles的《Hotel California》,点燃今天第五支烟,心情只有麻木……
2004/3/22 0:35
于广州环市西路的房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