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girl2001(楚楚)
整理人: chgirl2001(2004-03-20 18:33:49), 站内信件
|
突然想起来写写我的“黑人兄弟”了,虽然自己来到这里已差不多有一个月了,不过对黑人的兴趣却始终在与日俱增着,原因倒是不清楚,只知道这是个奇异的种族,虽然不能代表非洲大部分的黑人,但在安哥拉,这些黑人无疑是非常可爱的。
可能不生活在这个国度,是永远无法去了解“黑人”这两个字的意义的,我前眼看到房东家的白人小孩追着黑人的小孩去打,去骂,而那个黑人小姑娘飞快的跑掉了,其实她也只不过是看了看那个白人小孩踢一下足球而已。
那眼神中的委屈与顺从,真的是看得都不忍的,可是当她飞快的跑掉之后,白人小孩像我表示他强壮甚至高人一等的神情更另人担忧,这个白人小孩的母亲也是一个混血儿,祖辈还是纯正的黑人,他难道不知道么?
记得一个高中比较有才学的同学给我讲BEYOND的《光辉岁月》所赞美的那个人——曼德拉的故事时我的感触,想不到世界上竟还有这样的种族,当我们正在进一步呼吁人权时,有的人还没有人权,还受到那么多的歧视与压迫,而读到非洲黑奴贸易的血泪史时,虽然遥不可及,但不感到震惊与愤怒是假的,当黑人的尸体大批大批的被抛到大海里的时候,我想不到我看的竟是一个快乐而淳朴的种族。
我最初接触过的黑人倒不是安哥拉,是在读大学的时候,有几次于吉林大学的一个外国留学生的球队踢球,看到的黑人都是又高又大的,皮肤黑的离谱,而且腿又长,身体又结实,是很难摆脱的,也和他们打过几次招呼,不过却没有交谈。
后来在广州做工程的时候,是经常见到黑人的,他们的英语说的很好,常常在汽车站问路,有时交谈几句,知道他们大多是来自非洲,那时觉得他们的样子很酷,穿着的服饰也特别,喜欢笑,大概是喜欢把他们那口白的不能再白的牙齿露出来吧,而且他们的眼睛都很大,很有神的样子,不过那时在广州就没有见过黑人的美女,女人是非胖即凶的,也许到达中国的黑人女人都有点特别吧,这一点直到真正到了非洲才发现中国是多么的不吸引非洲美女。
从香港坐上南非航空公司的飞机时,所见的黑人就多了起来,不仅空姐是一色的黑人,而且身旁身左大抵是黑人兄弟,穿着白色的衬衫的为多,带着墨镜的为多,身材高大的为多,微笑着显示白牙的为多,不过都很有礼貌,比之中国人是绅士多了,我亲见几个中国占了一大片座位要睡觉后来被空姐轰起来时要吵闹的闹剧,也许中国人的名声真的在外了,在非洲的中国人越多,反倒中国的形象就越差了起来。
到了南非在机场都膀大腰粗的黑人,说话声音洪亮,一身肌肉就是他们最值得骄傲的资本了,看来南非的男人是以壮著称的,而安哥拉的黑人多是身材高挑,比较苗条,却也比较强壮。
在去安哥拉首都的飞机上我旁边就坐着一个黑人的小伙子,很年轻,雪白的衬衫,微笑始终就没有变过,向我打了一声招呼,就和我一起看窗外的白云,一边还轻轻的喊着:“very beautiful ,right?”,我点头,是很漂亮,不过更另人感到愉悦的却是这些黑人朋友的态度。
他们的心情好象永远都很好,就连空姐过来发午餐时,他们也会趁机和空姐调笑几句,还要把我这个东方人拉进去。
来到安哥拉之后,才知道这个国家是遭受了不少的苦难的,内战刚刚结束,经济还差很多,到处可以见到那些根本就没有鞋穿的小孩子,还有那些背着小孩子的母亲,他们嘴里啃着发霉的面包,或者干脆就到已经枯死的玉米地里去掰些玉米棒子吃,我就亲见三个穿着破烂衣服的小女孩钻进玉米地里,拿起根本没有熟的玉米开吃,她们的肚子都很大,定是吃了许多不能消化的东西,让人想起吃“观音土”的故事。
可是听说安哥拉还是非洲比较富裕的国家,所有我看到的那些基本都不能算做真正的非洲难民,还可以领政府的救济来维生,而其他的诸如尼日利亚,坦桑尼亚是有许多真正的难民的,街头上没有食物等死的人到处可以看到,我不知道看到那副情景会否更加的震动,但知道就算安哥拉这样的不是难民的难民,已经使我写这篇东西时心情是分外的沉重了。
以前看过那么多关于非洲难民的介绍,现在才知道那时作者心里的触动一定是十分惊人的,也听说一位摄影师为创造出一幅照片,眼睁睁的看着一个非洲的儿童被秃鹫啄死的新闻,后来那位摄影师终于经受不住良心的折磨而自杀了。
在国内可能永远不会想到这些苦难还在地球的某个角落存在,一到了这里,才知道黑人兄弟的快乐真的是非常难得的。
梳理一下心情,不说这么多压抑的事情了。
做工程的人是没有节假日的,在国内似乎已经成了定论,没有人反对,不过到了安哥拉才知道行不通,这里的《劳动法》很严格,周六和周日是有警察到处巡逻的,尤其是我们这次的施工单位雇佣劳工,是有很多警察去查的,害的包工的老板也没有办法,而黑人的思想也和国内工人的思想不同,他们是十分在乎自己的休息,虽然他们已经很贫穷了,不过他们坚决在下午两点钟就下班,而且到了节假日,不管你给我多少钱,我都决不来上班,到了这个时候,所有挖沟的黑人兄弟都换上了漂亮的衣服,去城市里玩了。
据施工单位的老板说,黑人只要一发工资就马上不见人的,等到钱花光了再回来继续挣,不肯将钱攒着,这一点和中国人的思想也不大相同,另外就是吃过饭之后,也决不干活,他们要休息了,要睡觉,或者唱歌,那是他们享受的时刻。
有时候真的觉得他们虽然贫穷,不过他们是远比中国人更懂得享受的。
我们就雇佣了一个小黑会英语和葡萄牙语的来作为我们的翻译,他就是周日不上班的,而且时刻穿着最漂亮的衣服,就算我们威胁他要扣他的工资,他也不在乎,在他眼中一天扣掉的几美金是没有什么大碍的,他要去陪他的那三个女朋友才最要紧。
我们说这些事的时候,竟连黑人懒惰的一个字都说不出,他们好象本来就是为了辛勤劳动而活着的,只有必要的时候他们才劳动,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唱歌或者高兴。
当你看到成群的黑人坐在一辆大汽车的车斗里时,你不要为他们是否为掉下来担心,他们是去高兴去了,这一点,你从他们的歌声中可以看得出来。
我们雇佣的小黑懂得英文,所以他也会唱一些英文歌曲,譬如迈克尔·杰克逊的歌就时常从他的嘴里冒出来,有时候坐在车上,他就突然唱了起来,害得我吓了一跳,而那个时候,我正专心致志的看图纸呢?
而我们车子里的CD是永远不会关上的,因为那个司机竟然也是一个音乐迷。
黑人欢快的生活方式还表现在当你走在大街上时,是随时准备和所有看到的人打招呼的,竖起大拇指是永远要做的事,而微笑就更不可少了,有时还要用生疏的葡语说“翁迪尔”“翁达了的”(早上好,下午好),
遇到黑人的女孩子,她们才不会像中国的女孩子昂着头走过去,一定会先和你打招呼的,若是你主动了一点,马上就可以成为她们中的一员。
黑人始终的欢笑将这个本来破烂的城市的轮廓都画成了微笑,似乎到处都震荡着笑声。
当你看到穿着一双已经烂掉的球鞋的小孩子在大叫的踢球时,只要你一招手,马上就可以加入他们的队伍中,并且享受他们不断为照顾你而给你传的球,而且会为你的任何一个精彩动作大声叫好。
说了不少,说了黑人那么多的好,不过有些地方,还是不能够理解的。
有人说黑人算一百以内的数都要像模像样的拿过来计算器进行艰苦的计算,说明黑人对算术确实没有什么天赋,但要是说黑人不聪明的话,就大错特错了。
由于是自己买的车,同事来的时候想拿车来练习一下,又怕领导知道,于是就和黑人司机说不要告诉别人,而黑人司机马上抓住了这个“机遇”,在我们去超市的时候,忽然抱住一桶植物油像我们的同事请求,我们同事也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而后继续几次,要同事给他点宽扎(安哥拉货币),或者说他的脑袋疼不能教同事开车,甚至有一次,跑到我面前和我们的翻译说,我们同事答应给他100宽扎,弄的我莫名其妙,直到后来同事火了,说要开除他,这种勒索才算到了尽头。
而我们打扫卫生的阿姨更是如此,经常指着厨房里的东西和我们要的,开始的时候觉得没有所谓,大家处一下感情,谁知道到了后来,几乎每天必要的,从一点土豆,西红柿,到奶粉,大米,我们狠下心来拒绝了几次,她才作罢,而我们自己随时给她点什么东西拿回家去用,心里也舒服一点。
参加当地一些舞会的时候,总是有许多小孩子围在外面,这也说明这个国家还是有阶级的,要采用警察来保护,我每次出来看看湖边的风景时,总有一些小孩子让我带出点东西给他们吃,身为客人,我当然不会这样做,但每次拒绝他们都是有点不忍的,但时间长了,他们竟成了习惯了,就算我坐在里面和人谈话的时候,他们还能从墙的缝里像我作着手势。
中国不是没有乞丐,也不是无法容忍这种行为,但当这种行为成了一种自然的时候,那心里就确实一点也不好受了。我经常可以看到随时准备和您要点钞票的人,所以也在口袋里准备了许多小面值的宽扎,而据说他们的警察也是一点钱就可以搞定的。
也许是我无法入乡随俗吧,始终对这一点很不舒服。
作者: 叶海
----
往事那么甜密
回忆起来为什么要伤感
把不开心的地方去掉
留下开心的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