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rislcx(橙汁)
整理人: jaja(2004-03-21 11:49:32), 站内信件
|
三、惊艳的百塔之城
捷克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她漫长的历史里,曾经被很多国家的侵略者蹂躏过,排除负面的因素,倒是给这个国度留下了众多不同风格的建筑。同时,捷克的音乐、美术都相当地闻名于世。而布拉格,Praga,更拥有无数的美誉,在在都令我对她心往神驰。很快,这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就要展现在我的眼前了。
捷克和uk有一个小时的时差,我们在7:30上了飞机,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在当地时间10:30到达布拉格的Ruzyne机场。因为提前打听到在这个时节,捷克会冷得吓人,我又特别怕冷,所以特地买了一件里面都是短毛的长到膝盖的皮大衣,还穿上保暖内衣、羊毛毛衣、双层的呢裤、绒秋裤、两双袜子、登山鞋,还有最暖和的围巾、帽子,简直就武装到牙齿了。但是当我在飞机下降看到下面白茫茫的大地时,我还是既惊喜又暗暗害怕。布拉格的雪景举世闻名,但在这种温度下游玩,我能提得起精神劲吗?
下了飞机,拿了行李,没费劲就看到举着写着我名字的牌子的Mr. Janecek,这是我在订住宿时一并定下的pick up service,590克郎。因为都熬了一晚,虽然刚才他们小睡了一会儿,可大家都挺困的,我们很庆幸选了这个service。Mr. Janecek的车技极好,在雪地上开得又快又稳。虽然机场到旅馆有一段距离,可是我们都不舍得睡觉,在四处看着这个银妆素裹的陌生的国度。大概是郊区吧,加上都是雪,好像跟雪后的北方农村没啥区别,除了房子稍有不同。慢慢进入市区,就开始精彩起来了。每一栋房子好像都是一段历史,唯一的例外就是刚过Vltava河的时候著名的后现代建筑The Dancing House,这是一栋超现实主义造型的大楼,玻璃幕墙居然是扭曲变形,看上去很柔软似的。它仿佛在告诉我,不要以为布拉格就忘了前进的步伐哦。因为它的特别,我们这四个都不是学建筑的菜鸟居然还讨论了5分钟这房子怎么造的,结论当然就是¬――搞不懂啦~~
旅馆叫PENSION B-35,好像就是这条名字以B开头的街上的第35号。Reception是个小房间,接待我们的是个热情漂亮的姑娘,她看上去很像我在网站上看到的老板娘,可是好像又比网上的她年轻,难道是老板娘的妹妹?!或许就是老板娘驻颜有术吧。我对这个旅馆的staff第一印象不错,因为当初定旅馆时我发的email都很快就有了回音。现实中的这位美女人也很好,除了带我们去房间安顿好之外,还教我们很多细节,例如把护照放在保险箱,然后把第一页复印好带在身上就行了,有所谓的警察要检查时,复印件就足够了,非要在当时当地查原件的,没准就是假的了,要提高警觉。打的回旅馆时,只要没过河,200克郎左右就足够了,超过300克郎的都是宰客的,不用坐,但在旅游区上车的话就难说了。而我们要她推荐些好餐馆时,她也很热心地在地图上左一个圈又一个箭头地画。最后,麻烦的我很想看opera,让她帮我查一下最近有什么剧目上演,她虽然不熟悉,也马上上网帮我查。
我们的6人间在1号这晚是unavailable的,所以我们book了两间双人房。房间比较窄,但是还算干净,ok啦。放好行李,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我们赶紧出门找吃的。自下飞机,我们都觉得布拉格的冷果然名不虚传,自当是裹得严严实实地出门,鹏例外。我看他还是一件衬衫一件大衣的打扮,让他多穿点,他说拍拍胸脯说没事。他的抗寒能力我倒是相信的,当初就听信他的话没带羽绒服来uk,后悔得差点吐血。不过看我们都穿得这么密不挡风,鹏顿了顿,回头找了条围巾戴上。
初来乍到的我们,对在哪吃实在没有灵感。而且又是新年,馆子好多都不开。忽然在马路对面看到亲切的中文“百福餐厅”,饥饿的我们眼前一亮!那就是它了吧,就算不好吃,也认了。餐厅里没有客人,但柜台的小姐看见我们进来也不大热情。味道不算差,稍咸,但绝对地不正宗。草草吃完,我们继续往旧城广场走去。
拿着旅馆提供的地图,认路能力最好的鹏在指导方向。而路痴的我只晓得跟着大部队。路两边别致的房子让我看个不停,一点都没觉得累。眼帘内刚映入一个雄伟的建筑,我赶忙叫他们都过去看看,原来这就是National Museum,第一个景点。金绿相间的新文艺复兴式圆顶,偏黄的石头,好像是被战火熏得黑黑的柱子和雕塑,这个Museum沉实、大气,和它的身份很相称。但是正门旁边一个面容忧郁正在沉思的学者雕像却被人在臂弯放了一个酒瓶,嘴里则被塞进半根烟,显得尤为滑稽,仿佛他不是在考虑忧国忧民的东西,而更像在回忆逝去的恋情,呵呵~~
Museum前面是瓦茨拉夫的骑马塑像,他高举旗帜,下面有四个随从,颇威风。瓦茨拉夫被称为波希米亚最早的国王,传说他在国难临头时,唤醒睡在波希米亚中部古拉尼亚洞穴中的骑士属下,率领他们击退了敌人。
在瓦茨拉夫雕像和Museum中间的地面上,我们很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呈波浪状起伏的十字架,不知道这是不是传说中那个为抗击苏联入侵而自焚的大学生的纪念碑呢?
瓦茨拉夫像前面就是著名的瓦茨拉夫广场(Vaclavske Namesti),其实呈长方形的这里更像一条繁华的大马路,路两边都是商铺、Casino、历史悠久的餐厅什么的。我们一边走一边商量着晚饭在其中的哪一家吃,似乎一家比一家吸引,我们看得眼都花了。商铺里我初次看到了晶莹剔透的捷克水晶制品,果然设计得很漂亮,但是价格好像又贵得不太值。大概这是商业区吧,我想,宰游客的东西哪有不贵的?!我决定不要那么早买,别说货比三家,起码得货比三十家啊!
左拐右拐的,我们来到了黑黢黢的火药塔(Prasna Brana)和装饰豪华精致的市民会馆(Obecni Dum)前。火药塔乍眼看上去黑不溜秋的,但其实外表绝不如名字般粗鲁,反而相当精巧。市民会馆就更不用说了,是由我最喜欢的画家Mucha设计的,自然华丽瞩目。里面有举办“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会场的斯美塔那大厅,但这个我们就没进去看。而靠窗的一溜好像都是餐厅和咖啡馆,一看就特别高档,但似乎相当地诱人,可是一瞥菜单,那价位就立刻打消了我们待会儿在这进餐的念头。
不知道再怎么一转,就来到一个好多小摊的旧城广场(Staromestske Namesti)。这里真热闹,都是五光十色的小摊,还有溜冰场和骑小马的大帐篷。我看很多人手上都拿着杯热腾腾的东西,天太冷了,这个热饮太有诱惑力,我赶紧排在人龙后。好像品种还挺多,但是卖饮料的小哥不会英语,我也不知道哪个好喝,就随便指了排前面那哥们一下,照样来了一杯。一喝吧,好像是加热了的红酒,但是还掺了些水什么的,反正热乎乎的,有点酸,有点甜,带点酒劲,解渴又暖身子。我又发现一种烤饼圈(这个名记住了,有照片为证,叫Trdlo)挺逗的,也买了个尝尝。小哥是把揉好的四指宽的面圈套在一条拳头大小的铁柱子上不停地在火上转烤着,最后再撒点糖和芝麻,又香又酥,还甜丝丝的,不错。那个让小孩骑小马的帐篷也很好玩。里面有4、5匹矮墩墩胖乎乎但是又干净得让我很惊讶的小马在慢步兜圈,雪白雪白的长毛很可爱,一改我对矮种马的印象。当然了,孩子脸上天真的笑容更加灿烂,看见这么纯洁的笑脸,是很难忍得住嘴角的微笑的。广场中央是胡斯的雕像,雕塑下面篆刻着:爱真实、说真实、守卫真实这句名言。胡斯是捷克15世纪宗教改革的先驱,但这当然就触怒了教会啦,最后被处之以火刑。他的信奉者们,自称为胡斯派,和天主教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胡斯雕像旁就陪伴着胡斯派的斗士和含有国家重生之意的母亲雕像。
这个广场上最出名的是天文钟,由上下两个镀金的大圆盘组成,旁边还有些小雕像装饰。上面的那个盘据说能显示年月日,下面的那个则是农村四季作业的日历。每当整点来临,圆盘上面的小窗户就开了,基督教的12信徒依次而出,所以吸引很多观众来看,我们自然也不例外啦。为了拍下整个过程,我把dc调到录像状态,结果这是一个大失策。因为以防拍歪,我就只能通过那小小的显示屏看那些个小人的出场,一点都不清楚,真郁闷!我决定再找机会来看一次!
看完整点演出,我们决定上古钟的塔楼欣赏布拉格的夜景,4个学生票是120克郎。上面还有不少游客呢,我们排在龙尾,对嵌在墙上的一些钟的机械机构指指点点。因为上去就是一个特别窄的螺旋型楼梯,在楼梯口居然有个红绿灯指挥,比较科学。好容易轮到我们上去了,走到露台上一看,好美啊!夜幕低垂的布拉格华灯初上,正值新年,好多灯饰,一条条金灿灿的大街,一片繁华。而再往上看,不愧为百塔之城,无论是近处的蒂恩教堂,还是远点的我不知名的建筑物,那些什么哥特式,什么巴洛克式等的生硬的语言符号,这一瞬间,都化作千姿百态的塔尖在暗蓝的天幕下展露秀美的身影,和地面的热闹形成鲜明但不突兀的对比,带点神秘,带点浪漫,细细碎碎的雪,更是一流的布景。我无可救药地举手投降,在这刹那爱上这个城市。此情此景,真是再冷些都值得。
从钟楼下来,我们就准备祭五脏庙了。可是看上去好吃的店子太多,我们反而很难有统一的意见。反正还早,我们干脆在扭曲又狭窄的小巷里,慢悠悠地逛着。小巷两边都是些精致的小铺,多数卖水晶、木偶等特产。我尤其喜欢那些杯子,造型、花纹、色彩,都是难以想像的或华丽或素雅或别致,每一套都让我想入非非,不过当然了,价钱会让我只是想想而已的。但也不是每一样东西都很贵,我就买了一个无色透明的铃铛,15cm高,有一些简单的图案,铃声相当清脆动人,才200克郎合4镑多,非常划算。而那些手工雕刻的木头玩偶也很漂亮,见得最多的款式就是巫婆,那狰狞的神情,往往再配上脸颊的一颗大黑痣,很有喜剧效果。依旧的,价钱也阻止了我购买的欲望。
最后,我们逛得又累又冷又饿,赶紧得找饭店了。还没大一统的意见,只能随机决定了。我们顺手拐进一个地下餐厅,坐下来一看餐牌,赫然发现是各大游记都推崇的Marie Teresie,真巧了。除了每人一个汤以外,我们无可例外地点了2个招牌的烤鸭套餐,清比较特别,要了牛排。烤鸭的分量很足,我们都能吃饱,但味道未如想像中理想,只是中规中矩罢了。那些配菜――酸白菜,反而有些新意,至于捷克dumpling嘛,很一般,就面团一块。那个牛排更是让人失望,又干又韧。消费了1168克郎,我们略带不满地回家了。
这晚大家都累了,洗洗睡了。
---- 心在荒村听雨,人在名利行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