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oldoxiaoke(中原一点红)
整理人: aaaachi(2004-03-17 22:50:11), 站内信件
|
霹雳布袋戏所以之如此受欢迎,除了霹雳布袋木偶
本身制作之精良无出其右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其背后所
包涵的文化底韵的丰富。从极能代表中华文化传统的武
侠为切入点,更包含了上至天文下达地理;易经八卦,
河洛数术,混元之理,饮食男女等等甚至还有茶文化。
当然更多的表现为一个大杂烩,至于好不好吃就见仁见
智了(剧本编写的逻辑性与严密度等等)。
霹雳布袋戏脱离不了戏的模式,绝大多数人物都有
其固定的造型。说起造型,这绝对是霹雳布袋戏的第一
大特点。绝大多数人物都是以古装扮象登场,但其设计
却有非常鲜明的现代感。比如说其中主要人物秦假仙(
相当于其他戏曲中的丑角),就曾一度以爆炸装的发型
出现;时常架着太阳眼镜,口中夹带英语单词。当然其
作为霹雳布袋戏中的大忙人,与现在的明星讲究造型是
一致的。作为戏曲人物除了一身独家专用的行头以外,
霹雳布袋戏还煞费苦心地制作了千人千面的登场背景音
乐。像秦假仙一类诙谐式人物的背景音乐基本以轻松,
滑稽的形式出现;悲剧性色彩浓郁的人物其背景音乐也
非常与之相和谐;激烈的肉搏场面配之以同样节奏感强
的快板,使观众对于打斗场面除了视觉效果以外还有一
个听觉效果;就如同看电影、电视一样有一个整体的感
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大反角--“四无君”的登场
音乐,《阿姐鼓》式的藏味女子引亢高歌,扬琴配之以
电子音乐的虚无缥缈衬托出该人物的相应地位。(还有
一个特点就是独一无二的“琉璃眼”,霹雳布袋戏人物
都拥有一双与众不同的琉璃制作的眼珠,每双眼睛都饱
含独特的气质。)
霹雳布袋戏中的每一个人物整体设计都有其独到之
处。如同一部浩瀚如烟海的《二十四史》,人物繁多,
品相各异。(虽然霹雳布袋戏远不至《二十四史》那样
的高度,但是复杂程度确实是不低)如同现实的古代中
国社会,三纲五常等道德伦理因素在霹雳布袋戏中也有
所体现,布袋木偶们已不在是木偶师手中的道具,一个
个都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拿近期看过的《霹雳布袋
戏之霹雳刀锋》(以下简称为《刀锋》)为例,“无情
最是帝王家”这句话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三兄弟之间的
争斗,其中傲刀城大城主为保帝位不惜与三弟一战;战
败回城后又不甘受人摆布,宁愿选择自杀来保存最后的
君王颜面。二城主的阴狠毒辣,平时装做莽撞无能,其
实是为了消除其兄长对其的疑心,逼死其兄到最后为保
命不惜弃城逃跑。三城主属于理想式的中国传统之道德
仁义的开明君主,从开始的优柔寡断到最后为其理想而
斗争并取得最后胜利。虽然这类的描写过于理想化,但
是这却是几千年来在中国人心中深深扎根的东西。就如
到今日为止,亿万中国人谈论起毛主席来,一样是高山
仰止。
既然有君,那按照中国传统肯定有臣,所谓三纲五
常嘛。在民间传统中,为人臣者比分忠奸,当然忠奸有
大小之分。如同近年比较流行的清宫戏,忠的如什么纪
大烟袋,刘墉,奸的如什么和绅等等。忠如白城舆,对
大城主之忠,如同《东周列国志》中那个不惜漆身吞炭
为主复仇的豫让。“君既以国士待之,臣必以国士报之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正是这个道理,为保大城主,不
惜赶走至爱女子。大城主死后不惜一切反击二城主,帮
助三城主拨乱反正后却马上抽身离去,不辞千里寻找公
主,以完成大城主所交代之任务。奸如冷四卦,一味嫉
贤妒能,最后杀白城舆不成反被杀。当然《刀锋》和其
他霹雳剧一样,在这方面的描写略显生硬。
中国人心目中总有个“出世”,“入世”的理念。
(这里并不是指世贸组织哦!哈哈)如南阳诸葛也做了
几年的农夫嘛,当然该出手时就出手,同样在《刀锋》
中也有所表现。《刀锋》中的卧江子就属于这种人物,
既号“秋山临枫”可见一斑。如同隆中对,第一次见面
便给了三城主一个闭门羹。霹雳的编剧们没有也来个三
顾茅庐。而是第二次来一个幻化成型,当三城主铁了心
与二哥过不去后才一展世局图。不过我不怎么喜欢“卧
江子”这个人物,总觉得其奸诈多余智慧,而且手段远
不如咱们的诸葛亮有“王道”。另类如离群索居的兽族
“银狐”,好奇心强,只对顶尖的高手感兴趣,追求那
电光火石之间游走刀锋的快感。面对“邪帝传说”自感
渺小的“刀王”--“王隐”;隐居世外却放不下友情的
“云涛梦笔”这样的人物登场都为观众沉浸于《刀锋》
另一边厢充满杀戮,阴谋的世界带来一丝别样的惬意。
霹雳布袋戏给我们展现的是一种另类的武侠世界,
和金大侠,梁大侠们所创造的那个幻想世界有所不同,
少了些历史的沧桑感;多了些玩味的意思。儿女情长不
少,但是修成正果的不多,可能霹雳编剧们更认同所谓
缺陷美吧。这是一个纯幻想的空间,神、魔、人、兽并
存的空间。正义,邪恶,七情六欲相互交织的空间。还
有兽人的强悍、莽撞;虫人的阴狠、歹毒;翼人的含
蓄、温和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正是霹雳布袋戏
的魅力所在。(顺带提一点就是号称“八音才子”的黄
文择,正式的霹雳布袋戏中他为所有的人物配音,当然
闽南语是霹雳布袋戏的优点,也是缺点。优点是使这个
闽南语地区能象一种文化传统保存并延续下去;缺点就
是使观众的范围有了局限性,如果没有字幕的话,我相
信不懂闽南话的观众不一定能看的下去。没看过的人不
妨一看,也许看过之后就喜欢上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