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urnwall(炙蓝)
整理人: yefat(2004-03-29 11:38:59), 站内信件
|
没有太多杂事的这个下午,终于能安安的坐下来将一部想重温很久的电影再重温。
《肯萨斯的最后一夜》,这个是由发生在肯萨斯州的一件白人假扮黑人来抢劫一个黑人赌徒给黑人老大抓住,这个白人的女人为了营救他的男人而引发出来的故事。这都不是重点,整部电影其实是缅怀那个爵士时代。导影太投入爵士了,连拍戏的手法都充满着爵士精神,节奏松散又丝丝入扣。但对很多人来说他绝对是部闷戏,好几次和我的膏药女友提出不如一起重看都会被投诉说这个建议是对她的折磨。还好,这个下午我是独自一人。
电影之后的时间当然是音乐,站在唱片架前,《肯萨斯的最后一夜》的余温还在,似乎刚才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看爵士,于是思维似乎得到了些什么启发,不如反过来听电影。于是那张廉价版的the music from ‘the connection’便是我这个下午的另一段欢乐时光。
1960年的纽约格林尼治村在一间叫做生活剧院的地方要上演一部先锋电影,电影的名字就叫“the connection”。
格林尼治村这个地方在那个时候有着太多奇离古怪的事,那里一间间的酒吧咖啡厅里每天上让人为之惊讶的话剧或是什么艺术活动。那是一条后现代主义的城市村庄。
《the connection》的导影Jack Gelber这样说他的这部电影:
曾经被当作现实主义的并不真实,演出必须是象生活中一样的真实,必须有真正的而不是仿制的尘土,有不干净的言语,如果需要爵士乐就必须是真正的爵士乐而不是流行曲调的爵士乐,观众必须冒者尴尬和厌倦的危险,直到耳朵习惯。这样才能够展示那个被认为是下层中的最下层的人(瘾君子),他们也是人类,这一点极为重要。(摘自《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先锋派表演和欢乐的身体》)
我知道我唱片里许多都是在这条波西米亚人的村庄录制的,那里有让很多爵士音乐家活跃的气氛。很多没有商业价值的实验风格都在这个地方演练出来。怎样也想象不出cecil taylor的伴奏底下的舞蹈会是如何的一道风景。
Freddie Redd的引子点着了Jackie McLean的寂寞之火,电影开始了。一如某位台湾乐评人所说的里头音乐虽然保持着绸浓音乐强度和张力而少了点“愤怒的乐手”的身影,真有你的—“Jackie McLean”。
格林尼治村,我只能从文字,不多的文字,或者所在的录音,不多的唱片,让这些有限的资源来探窥视一下你。
电影继续上映着,第三部分的Music Forever一幕,Freddie Redd在鼓声下的炫技,手上的那根香烟所飘出的烟雾,而不是口里吐出的烟雾让我的思绪却入了那热闹又似乎弥漫着寂寞情绪的演奏场所当中。
这部电影曾给禁播两年,不过就算不禁播目前来说也是无缘能看到影象版的了。还是坚持听电影吧。
电影来到Theme For Sister Salvation部分,连Freddie Redd都上演着寂寞的情绪。真不知道给他们提供毒品的赌贩会在什么时候来到。易拉罐里的青岛啤酒已经喝完了。
还剩两部分的电影我没有听下去(Jim Dunn's Dilemma和O.D. (Overdose)两曲),我停了CD机,上床睡了,在睡着前脑海里出现的是《肯萨斯的最后一夜》的结尾,由Ron Carter和另外一个我没辨认出来的贝司手一起主奏那乐曲时的画面。
有点意味阑珊。
Freddie Redd/the music from ‘the connection’
Freddie Redd - Piano
Jackie McLean - Sax (Alto)
Mike Mattos - Bass
Larry Ritchie - Drums
1. Who Killed Cock Robin? (Redd) - 4:25
2. Wigglin' (Redd) - 4:55
3. Music Forever (Redd) - 3:46
4. Time to Smile (Redd) - 3:53
5. (Theme For) Sister Salvation (Redd) - 4:36
6. Jim Dunn's Dilemma (Redd) - 3:57
7. O.D. (Overdose) (Redd) - 3: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