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爵士音乐>>爵士心情>>by burnwall>>神话中的

主题:神话中的
发信人: burnwall(炙蓝)
整理人: yefat(2004-03-14 02:26:53), 站内信件

神话是相对的存在的!

1969年,manfred eicher用借来的16000马克,找上mal waldron来录制了一张高品质的唱片,于是这个神话的开始了他的序幕。

manfred eicher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者,在ECM还没有创立的时候他非常的不满意爵士音乐在当时的状况,而那时候因为整个爵士社群在神一般的john coltrane在去世后似乎缺少了该有的凝聚力,尽管各种新的声音实验并没有间断过,这时候manfred eiche创立了新的爵士新的支派ECM,以一种新的声音新的姿态延续爵士音乐革命精神。

jan garbarek的首个在ECM的录音里,manfred eiche和录音工程师jan erik kongshang首度合作,因此而建立了该公司出品的艺术方向和录音质量的默契,跟着不断的精彩录音相继的面世,相继更多有着鲜明个性和独特的乐手加盟到这个公司里,包括keith Jarrett、chick corea、terje rypdal、paul bley、eberhard weber、dave Holland、ralph towner、gary burton等等。一个个有着鲜明特性乐手当中最让我感到飘忽的就是pat metheny。

<Bright size life>,<rejoicing>,<80/81>这几张杰出的录音里可以听到在他的吉他里实在是吸收了太多音乐养分,那种不现状的革命精神确实令人赞赏,但同时也给了人一种难以捉摸的印象,自从接触了<american garage>这张唱片以后,我对他的作品开始多了个心眼来。1978年他和键盘手lyle mays贝司手makd egan鼓手dan gottlieb一起成立的了乐队并同时在ECM灌录了这个乐队的第一张唱片,唱片名就是乐队的名字<pat metheny group>,并获得成功,没有听过这张唱片未能知道于我听觉上的反应,自己手上收到的是第二年这个团队的黑胶唱片<american garage>,就是这张唱片让我开始回避他的作品。依然是以流畅的旋律作为基线来进行他们的即兴,但这个即兴过于贴近基线,而旋律又流行化的厉害。他似乎是想开脱之前风格捆绑,里面可以很容易感受到杂合了电子、摇滚、民谣、新世纪等音乐元素,甚至是将爵士风格一再淡化,但这样的情况下却偏没有给到我什么新意。尽管听ECM的经历不多但也断言的说这是张最没有ECM特色的ECM,更确实的感觉是smooth jazz。

曾经有这么个传说,ECM头二百张唱片没有张是不好听的,而后就逐渐僵死。我没有那股探索精神去研究这则神话的真实性,尽管这则神话里确实有很多让我欣喜的。

http://image.allmusic.com/00/amg/cov200/drd900/d999/d999277wtnh.jpg
Pat Metheny Group. America Garage. ECM 1155 (1979)
Pat Metheny (g)
Lyle Mays (p)
Mark Egan (b)
Dan Gottlieb (d)



----
来这里——“炙什么”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