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ahay(七受-生死禅)
整理人: kiddieland(2004-02-25 17:09:29), 站内信件
|
注重爆香的功夫,愈嚼愈順口是其特色
●示範/丁裕峰(金山客家小館)
客家菜中最著名的客家小炒又稱客家炒肉,是傳統四炆四炒中最膾炙人口的一「炒」,鹹香耐嚼的滋味十分受到喜愛。
以往客家人多半群居於山邊,海鮮取得不易,所以祭拜祖先神明時用的三牲:雞、豬、魚,往往會改成保存及取得較為容易的魷魚干。在祭祀結束後,為了將乾硬的魷魚干料理成菜,便運用菜園中隨手可得的青蔥,加上油脂豐富的三層肉,烹?{出色香味俱全的一道菜。
客家人的料理最注重爆香的功夫,在處理這道菜時,會先將魷魚和三層肉爆得又乾又香,再加上簡單的醬油及蔥提味,完全體現了客家民族在艱困的生活中,以現有食材變化口味的生活方式,讓這道菜也成為客家人飲食文化的代表作。 這道香氣四溢、愈嚼愈香的菜餚,在每個地方的烹?{方式也有些小小的差異,像是有些地區習慣以蒜苗炒,有些則堅持用青蔥,還有些地方是用芹菜,此外,加豆干與不加豆干,也是各有各的說法和堅持。
其實,客家人的料理多半以隨手可得的食材為主,並沒有限定一定要加些什麼,重要的是料理本身的傳統精神吧!
【食譜DIY】▼
1.【材料】魷魚干1條,五花肉600公克,豆干3塊,蔥1把,醬油膏適量,辣椒少許。
2.【做法】將魷魚干切成細條後放入水中汆燙,待魷魚稍微發泡膨脹後撈起瀝乾。
3.將燙好的魷魚、切成片狀的豆干,和切成肉絲的五花肉一起放入熱油炸至表面收乾呈金黃色,撈起備用。蔥切段、辣椒切片,放入熱油鍋爆香。
4.將炸好的五花肉絲、豆干、魷魚等一起放入鍋中拌炒,再加入醬油膏?{味後即可起鍋。
---- 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