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潮汕风情>>
〖美文佳作〗
>>菜单妙论---------------ahan>>011【菜单闲聊】施舍与渡化

主题:011【菜单闲聊】施舍与渡化
发信人: ahan(●菜单●)
整理人: kn_vb(2004-02-25 09:09:27), 站内信件
011【菜单闲聊】施舍与渡化
  前些天和我妹在街上走时,一个和尚拿着块佛相镀金牌给她,我妹不想理他,我见和尚颇有失望之意,便叫她接下。和尚见我们停下并理会他了,立刻面露笑容,又递了块牌给我,我也就接了。刚想看看牌上是什么佛,和尚已经拿出一个本子,说要化缘,看到本子上已经有人签上名和附有捐出的钱,少都有几百,我不禁哑然一笑,把牌还他,说了声抱歉便走开了。

  一直以来我对佛学都有兴趣,也很想认识佛门中人以便更深的了解佛学,可惜去过寺庙多次,见到的都是漠然的脸孔,第一次遇到对我微笑的和尚,却是有所欲求的。

  我没遇过基督传教士,但我所看到的宣传,都知道基督教在传教之初都是付出先的,包括赠《圣经》给那些没接触过基督教的人,基督教在中国创办的学校医院也不少,但从没看过基督教人士对于那些还没信教之人要求捐助基督教。
而佛教给我的印象却是求施舍多于回馈。其实仔细研究佛教史,会发现佛教多数时候都是靠当政者的资助而获得生存的,所以佛教中仅有的几次提倡自力更生的活动一直得到崇尚与赞许,从这一点就知道佛教给他人的印象是如何了。

  佛教的最基本理念是普渡众生,可为什么现实中却是要众生施舍救助呢?

  当年释迦牟尼持钵化缘是为了向种姓制度挑战,原因是高贵种姓的人认为即使饿死也绝对不接受低劣种姓的人的食物,释迦牟尼是王族的人,他向别人要饭就是对这种根深蒂固的不平等观念挑战,可惜后世的徒孙不仅没好好理解他的作为而是将之发扬光大到不仅要饭更要钱,身体力行的观点却被抛之脑后。如果不是中国多数帝王和佛教有缘助其一臂之力,我想佛教可能早就没了市场了。当然,破坏佛教的当权者也常常利用他们这一软肋——寄生于人进行攻击破坏。

  其实佛教完全可以和基督教一般,吸引大众入教,劝说其中富裕者捐献并将所得的一些回馈于贫穷者,这样既可使得富裕者感觉自己在造福他人,也可令贫穷者感觉入教有福。
  
  真正的宗教需要明白什么是施舍,才能明白什么是渡化。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