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e_ke2001(可可)
整理人: lawyan_80(2004-02-24 13:04:34), 站内信件
|
炎帝陵殿,全部仿清皇宫建筑风格,拱形石门,高4.0米,
宽 2.6米,门前为50×50米朝觐广场,左右分列为拱形戟门和
长方形掖门,门扇均为实榻大门。进午门正中,树立国家主席江
泽民1993年9月4日亲笔题写的“炎帝陵”汉白玉石碑,前嵌盘
龙龙陛,取名龙蟠虎踞,天下一统,江山稳固之意。
炎帝陵行礼亭
炎黄子孙奉祀始祖的地方,采用庑殿顶,前后檐各四
柱落脚的三开间长方亭,面宽14.03米,进深5.53米,亭
高8.33米,正上悬挂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手书“民
族始祖光照人间”匾额,亭前嵌双龙戏珠龙陛,取名双龙
起舞,盛世逢年,天下太平之意。
炎帝陵御碑园
御碑园座落在炎帝陵殿中轴线以北,占地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 平方米,园区共分4个文化小区:
“一廊”即御碑廊,硬山卷棚式仿古建 筑,分列东西两侧,廊总长84米,宽3.3米,壁上镶嵌明清御祭碑
51块及记事碑5块,共56块。“一壁”即《神农功绩图》壁画,壁画
全长40米,高1.5米,弧形,由160块黛青色花岗石镶成,壁画融传
统雕刻艺术和绘画艺术于一体,经线雕造型手法形象地再现了炎帝神
农氏弦木为弧,剡木为矢;重八卦为六十四卦;遍尝百草,萱药疗疾;
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教民耕种,种植五谷;削桐为琴,始作蜡祭;
始造明堂,相土而居;耕而作陶,埏填为器;绩麻为布,制作衣裳;
日中为市,首倡交易等十大功绩。表现了炎帝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 自强不息的进
取精神、大功无私的奉献精神。由于此壁画设计巧妙,具 有极强的传音、扩音效果,又被称为“神农传音
壁”。“四碑”即御祭碑、记事碑、民祭碑、回归碑。“九鼎”即位
于御碑园轴线中心的九鼎台,双层结构,外圆内方,外圆台直径18米,
高0.9米,嵌砌鹅卵石面,内方台边长9.999米,高0.5999米,嵌水
磨花岗石板,中央厝置仿古麻石鼎九尊,寄寓祖国一统,民族昌盛
———炎帝陵农耕园———
由炎帝陵墓两侧沿卵石小径往上走40米,就来到御碑园,园的最里边围墙壁上雕刻着炎帝神农氏开创
华夏农耕文化的历史印迹。
在这条长约60米的长墙上,反
映的是炎帝带领他部落的人们打猎、
耕作、学习、交易、娱乐等行为。也
向人们讲述着炎帝生前为人类进步、
社会发展、文明进化、经济发展所作
出的杰出贡献,以此来缅怀炎帝的丰
功伟绩,激励人们热爱祖国,守职敬
业,勤奋工作,共同建设美好的国家,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全面步入小康而贡献自
己的全部。
炎帝陵咏邮亭
咏邮亭: 1998年10月为纪念《炎帝陵》特种邮票发行而建。咏邮亭位于炎帝陵“皇山碑林”名
碑北侧山坡上。亭系庑殿式结构,黄色疏璃瓦,亭宽6.05米,进深4.3米,高5.20米,亭中立有《炎帝陵》
邮票小全张汉白玉石碑,正面刻《炎帝陵》邮票小全张,背面刻
邮票发行纪念碑文。碑座高0.68米,碑高1.28米,宽2.40米,厚
0.25米。为当今世界最大之“邮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