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i-dian(基甸)
整理人: ulrikeyan(2004-08-18 20:46:30), 站内信件
|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人生意境
罗华庆
唐朝「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叁百杯」。
但是,人一生中能有多少回「得意」?且看他的另一首诗《宜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对人生的感慨:「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虽然曾经「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但结果却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他深感「人生在世不称意」,惟有期待「明朝散发弄扁舟。」
在李白所写的众多诗篇中,最能表达快乐心灵的,却不是《将进酒》,而是《下江陵》。此诗篇的背景是,当时李白在安史之乱中误随叛国造反的唐肃宗之弟李□,犯上了叛国罪。当李□被杀後,他部下很多人也以叛逆的罪名被杀。李白因曾经随李□两个月,也成了跟随谋反的叛国徒了,随时有被判死罪的可能。因此,他从丹阳(今江苏丹阳县)仓皇南逃,旅途上既痛苦又悲愤。当他逃到彭泽,不久就被捕,关在浔阳监狱中。经过当时的宣慰大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的大力营救,算是出了狱,但却受到长期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此时,他作诗曰:「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今日带着满怀愁肠被放遂到夜郎去,何年何日才得金鸡放赦呢?(唐代制度,大赦之日,在七丈高的长竿上,树起四足高的金鸡头,并垂红幡红绳装饰)。
当李白沿途进入了长江叁峡的西陵峡时,他作了几首诗,表达出他心中的愁苦,其中一首曰:「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月色何悠悠,清猿向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意谓:在长江上已航行几千里了,月亮也已圆过十五回。太阳将落山了,看着这景色更使人惆怅。积雪照亮了空谷,悲呜的晚风在树梢上吹过。寒冷的江岸上早早就有猿在哀啼,昏暗的松树梢上已见月儿升起。在安静的月光下,啾啾的猿啼,叫我不忍再听这悲呜,还是柱着拐杖回到岸边的孤舟上去吧!他在此诗中所写的虽是叁峡奇景,情调却是非常低沉。
李白在流放的第二年,行至四川白帝城时,唐朝廷由於册立太子及天大旱而宣布大赦,李白也在赦免之内。李白蒙赦後,以非常愉快的心情从白帝城乘船经叁峡东下,在此旅途中,写下了千古传颂的七绝《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罪得赦免的心情重於叁峡景色。意谓,一早告别高在云端的白帝城,一日之间已来到千里之外的江陵。两岸依然是不住的猿啼声,但是轻快的船儿不觉间已越过了万重山峦。这里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所描写的是李白在蒙特赦後的轻快心情。
反观我们的一生,经过多年的挣扎和奋斗,岁月给你带来的是什麽呢?是否有许多事叫你悔恨连连?背负着沉重罪担,自责自怜.正如李白当年所期待的「何日金鸡放赦回?」。他以上的几句诗或可描写你的心境:「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虽然曾经「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但结果却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他深感「人生在世不称意」,惟有期待「明朝散发弄扁舟。」
在圣经福音书中一再记载,耶稣基督给人带来的最大的恩典竟然就是「赦罪之恩」。例如,他对那被捉住的淫妇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又就对一个瘫痪病人说:「孩子,放心吧,你的罪蒙赦免了!」他在向门徒所颁布的大使命中说:「你们要奉他的名,把悔改和赦罪的信息,从耶路撒冷开始,传遍万国。」这是在罪中的人类最需要的「福音」。
李白所期待的是「金鸡放赦」之恩,我们所依靠的却是被挂在十字架上为人代赎的救主。十字架的救赎是赦免的根据,人类问题的根源就是罪,不要说跑到长江上游,《圣经.诗篇》甚至说,就算我们逃到深海极处也无法躲避,又说我们的罪会「追上我们」,你我所需要的正是「赦免」的恩典。只要谦卑悔悟,承认自已是个罪人,敞开心灵去接受他的赦免,当罪蒙赦免,心灵的罪疚被洗清後,我们必会得着轻松自由愉快的心灵,便能以一颗轻松的心灵,去迎向新的一程,哪怕是两岸依然猿声啼不住,我们的内心却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直奔前程。
(原载《真理报》加西版2004年1月号)
---- 基甸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基甸连线
http://godoor.net/jidianlink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