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t.858(蓝色的眼泪)
整理人: ft.858(2004-01-13 17:00:43), 站内信件
|
历代的文人骚客总是喜欢给文下个定义.不论是先秦时代楚辞地出现,还是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的盛行,或是以后的唐诗宋词元曲的昌盛,在特别的时期,文总是以特别的形式出现.以特别的意义表现.
先秦时期,文学只是处于萌芽时期,这一定程度上还是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因此这是所固定的文人群几乎没有.文学是以老百姓传颂的民歌为主.如那时产生的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占主要部分的国风所采录的就是来自于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以及以后屈原所著之<楚辞>,很大一部分还是受民间文化形式的影响.
此后,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中国文学的一段文学休眠时期,也使其从内部修养生息,为汉带时期文人固定作文打下基础.
汉时文学有了其固定的文风,那就是华丽的辞藻.汉时由于生产力的大大提高,社会开始分流成士族和下等民众.士族作为社会上成人物,极其的奢靡,当时的仕途几乎为他们所把持.这对文学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的文人作文多采用华丽的言词,但内容却一般空洞无力.这种情况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南北朝陶渊明,谢灵运等开始提倡寓情山水.
那时的文学还以另一种形式出现,那就是乐府.<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就是其中精品,这些具有很大文学价值的作品,来源于社会最地层,是人民的智慧结晶.三国时期,三曹的文章也突破了华丽固限,堪称历史佳作.
但,要说中国文学最高峰,还是唐宋时期.从唐初四杰开始,文学在这时开始呈现出全盛局面.这与当时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分不开的.这段时期的中国文学固定以诗词为主,间以散文形式.唐代主要流行诗歌.并分山水,塞外,写实,豪情等等.更是出现了李白的潇洒不羁,杜甫的忧国忧民,白居易的平易近人,王维的空灵飘逸.宋代以词为主,主要以婉约和豪放为主,婉约为宗,如"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永,"无数扬花过无影"的张先当然还有偃殊父子,李清照等等.而豪放派则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两派各领风骚数百年.
元朝盛行曲,其中成就以关汉卿的<窦娥冤>成就最高,能与莎翁之作媲美.
至元之后,诗词地位开始下滑,后代诗人再难及以往.这时的小说进入鼎盛阶段.四大名著至今流传.曹雪芹的<红楼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国之瑰宝.
而后,中国文学的成就多集中在五四前后,建国后佳作寥寥.现代文学成就更是微小.
时下流行的网络文学,虽然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一些喜爱文学的人.但是其也带来了不少弊病.那就是急功近利和模仿.
急功近利表现在一些人太过于渴望成名,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文学修养,读书范围不深,不广,而且过于自负.至于模仿,就得辨证地看,对于好的文字的学习是件好事,但是一昧的学习,而丢失自我,那最终是难成大器.小资文学至今褒贬不一,就是深受其害.
作为喜欢文学的人,我们应该在不断创作的基础上不断摄取各种书籍的知识,使文之路更加广阔,同时应该更加贴近生活,向生活学习. 充实自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