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1dong(mddong)
整理人: wengjl(2004-04-12 10:24:10), 站内信件
|
妈妈初为婆婆,面对小儿和媳妇对伙食的挑剔感觉实在烦恼,
以初中的水平写下了她第一篇文章,交与子女拜读:
为人师表篇
人来到世上,由不懂事到懂事,继而成长成人,这些环节都是夜而继日伴随着父母的恩典而过。人由懂事开始就产生一个好奇心——对于人是怎样生长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问题,人为什么有好有坏,家庭是怎样建成的,为什么有家庭矛盾,这都伴随着人们的成长在脑海里续而增加,…… 由于接触到外界种种事物,脑海受了影响,使我产生一种感慨,于是就暗地去对世人所相传的、眼下所见着的、耳边所听到的,每一宗、每一件、每一点、每一滴,好的与坏的,一一去作自我分析,去作否定,认为好的是我人生所指引,坏的这都是人为之事,为何人际关系有这般多罗嗦呢?特别是家庭问题,相传之广,又为使人剌耳,我总想人都是由父母养育的恩典而起,况且父母抚爱仔女的热心是祖代相传,个个都爱仔爱女如金如宝。这是再无虚伪的,为何事使家庭矛盾重重,这真是理所太不应了。
所谓人心都是肉做的,所以人人都应有情感心,人人都应该往好的方面去想、去做,为何要来个闹矛盾呢?当时我正处于少年青春时期,就自个儿很天真地把一切坏人坏事分项、分类,暗地在心底上尽情痛斥不尽,决心在脑海里播上是一块良好的人生旅途行善举优的获胜种苗,于是就把人间所相传的所谓家庭矛盾,什么父子不和呀、婆媳不亲呀、年轻的一代不养老呀、父母不尽职尽责抚养仔女……都视为事在人为。引至产生那不佳之言,造成恶劣感受或名誉的,都是他们不会做人吧了。第一,是老人对年轻的一代缺少抚爱心。第二,是年轻一代对老人少孝顺,对于这些只要自已做好,问题就解决了。还有父母不尽职尽责抚养好仔女,这就难以理解了,历代都是爱仔心切。这些都不必再多言,只要自已做好就一通百顺了,反复思考,情绪激动,人生计划的情感心被翻动了,我决定要立下一个与佳人并步的人生计划——一,祖辈相传下都是代代相传,人人都要传宗接代的,我们首先对长辈要做到尊长敬老,至使老人福荫晚年,以之获取老人对我们的抚爱,使之赢得老人对我们的信赖。第三,对仔女要尽心抚养,不管先天给我们的是仔或女,都 要公平爱抚,都 要以最大的能力和爱心把他们培养成人。对于自已要不去考虑报酬,尽可能把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灌输予孩子,只要儿女有幸福,自己就是幸福,为了孩子食尽苦水都是甜。孩子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希望,定要把自己推向最佳人群看齐。尽管多艰难多困苦,定要创建一个出色的健康家庭。培养一代身心健康的、善解人意的、才华超群的好儿女,实现荣耀八方的愿望。很理所当然,我们做父母的就成为了一对出色的伟大的父母亲。把不佳之闹言杂语抛之九霄云外。由此可见,定然获得福荫满堂,就这样,天真的人生计划修成了。
伴随父母的恩典长大成人,生机勃勃的志向开始了,生儿育女的条件成熟了,也就是人生计划开始演习了,就这样随着时光的消逝,酸甜苦辣,艰苦坎呵,一步一个脚印地营造着人生计划。仔女小的时候,以渴望快高长大营造喜悦心情来尽情歌唱,使之充沛艰苦岁月,从不怨天,也不怨地,更不怨父母生身多贫寒,只怨自已蠢笨无力量,创出这些苦和酸,就这样化悲酸为力量,垒筑着形象难忘的人生道路,吟唱着刻骨铭心的生涯凯歌,营造愿望喜歌荫福堂。
朝思暮想成就至, 费尽青春待盼望。
年复一年又一年, 岁月易老待人望。
人生旅程不多讲, 是虚是实尽知详。
光阴消遗不由人, 转眼已是鬓毛黄。
孩童时代多欢快, 入世方知世事广。
漫游旅程行至今, 人生计划太荒唐。
草经佳由自操作, 经踏风霜苦恼人。
徐徐追随鸿运至, 惟有奇责不由人。
言之非且别意长, 只为做人难上难。
少年人生多珍重, 老人非言行不良。
欲教又觉才学浅, 各自珍重胜伟强。
优劣评论难启齿, 聚成伟人占上方。
并非老人图欢快, 只盼萌芽传优良。
一朝得取成就至, 成果参考自塑象。
古今伟人诛教诲, 正笔妙写是人生。
至亲难立伟人志, 至亲不学讲伟人。
人生有难天亦难, 不可怨天不周详。
只怨自习才学浅, 仅写几句表心肠。
观文有教尽启齿, 集优成本本更上。
学而不尽求拜访, 访遇知已方拜上。
年轻各自观此文, 徐徐观来细细品。
站上高峰观世界, 切莫观着脚指行。
行踏有方精神爽, 且聚众目来观望。
步步优来步步胜, 万代更新值本访。
文中不佳习所至, 阅至其果往回云。
当者理应来接上, 恭恭逢接敬佳人。
————作者:张
2003年12月
---- 每件事情=好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