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enmovie(万里长城永不倒)
整理人: marco_0708(2003-12-26 10:51:40), 站内信件
|
《终极无间》让很多人大感头痛!能够完全看懂的寥寥无几。笔者看了三遍,理出一些头绪,但相信跟之前所见的许多判断和结论都有些差别,如果你有耐心看完本文的话,应该能够给你一个别样的无间世界。
一、本片讲述的就是陈永仁死后,他身边的朋友如何竭尽所能查找事实真相,并将刘建明这个真正的黑社会卧底绳之于法的过程。这是一场真正的智力游戏,剧中人物在较量,影片本身也在跟观众较量。错综复杂的人物身份关系和频繁的时空切换,令人头晕目眩。主要线索是两个同时展开的针对刘建明的调查陷阱。
第一个是沈澄和杨锦荣的。
先说这个,可以说这个陷阱实际上是以失败告终的。看完文章你就会同意这个结论。我们先做如下分析。
显然沈澄和杨锦荣是警察中的精英份子,也是高层非常信任之人。两人因调查案件结识,为已故战友陈永仁查明真相。有人会问,他们为什么没有相信警察局的调查结论,认为被刘打死的那个内鬼二是真凶,而会怀疑到刘建明呢?
最初是因为他们发现,刘建明接受调查的供词是有漏洞的。(这个问题应该是沈澄发现的,杨锦荣在剧中实在是个很可笑的角色,他的智商和能力远在刘、沈之下,难怪只会写报告。越往下看你就会越同意我的说法。)
关键在于枪支的使用上。(这一部分纯属个人根据影片事实的猜测,为影片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陈死的现场总共涉及到三只手枪,为了清楚起见,我们这样编号,刘建明的配枪就叫刘枪,内鬼二的配枪叫内枪,陈永仁的枪叫陈枪(由于只有他的枪警队没有记录因此也很好识别)这样一来,三支枪在事后调查中应该都是很容易分辨的。
刘建明供词提供的现场情况是:内鬼挟持陈,刘用枪指着内鬼,内鬼射杀陈,刘射杀内鬼。所以刘开枪打死内鬼是合法的。
根据验尸结果,打死陈的是内枪发出的子弹,(第一集的真实情况也是这样,所以验尸结果没有问题)下面就是重点了,那就是按刘的供词,他是在内鬼射杀陈的混乱中击毙内鬼的,也就是说刘绝对不可能用内鬼的枪杀死内鬼,因为内枪应该同时握在内鬼手里。那他只可能是用自己的枪或者陈枪击毙内鬼。看过一的朋友应该记得,刘的枪应该是在天台的时候就被陈取走,子弹全洒落在了天台上。那段时间根本不可能去清理,后来的警察必然能够找到。那么刘只能是用陈的枪来打死内鬼了?虽然,真实的情况是陈用自己的枪指着刘的头在进电梯的一瞬间被内鬼射杀后,刘完全有可能用陈的枪杀死内鬼,但是刘的供词是由内鬼挟持陈时他用枪打死内鬼的,那又怎么可能会用陈的枪呢(陈的枪应该被内鬼缴械,不然陈又怎么会被内鬼挟持,那枪怎么可能突然就跑到刘的手中)?所以事实上打死内鬼的那颗从陈枪或者内枪(总之不可能是刘枪,因为子弹全在天台,警察子弹都有编号,很容易查出来)发出的子弹,无论如何都没有理由从刘手中射出,这就是刘供词中的矛盾和不合理之处。
但是这些都是逻辑推理,虽然能够看出刘的证词有问题,说明刘有可疑,却不能直接确定刘才是真正的内鬼,因此沈澄和杨锦荣只能在这个基础上猜测,然后想办法证实自己的推测。影片最后杨对沈说的:大哥,你是对的。就说明在没有拿到录音带之前,他们也都只是怀疑和猜测真正的内鬼是刘建明。
接下来,两人想办法让刘露出破绽。如果刘心里有鬼,就必然会对同是内鬼的陈俊的死非常敏感,就会有一些反常的举动出现。杨安排在陈俊打电话叫刘送衣服后逼迫陈自杀,是事先算计好的,就是想让刘目睹这一场面看看他有什么反应。果然,刘从现场感受到与自己非常相似的局面从而开始怀疑杨,开始了自己调查杨的计划,这也是他踩入两人圈套的第一步。
这个圈套涉及的人员不仅是沈、杨二人。还包括调入内务部的重案组警长,他对刘说过:“不是你,我也不会调过来。”实际是一语双关。他的作用就是提供给刘有关陈俊和韩琛的关系,并不断暗示杨是内奸,这个时候刘想要查杨,必然从陈俊入手。凭着这么多年的经验,刘马上想到看看陈俊的衣服里有什么线索,因为之前掉出过一个钥匙。其实当时那把钥匙未必就一定是保龄球馆的,应该记得,一个下属对刘说:“长官,你要的东西拿来了。”说明这件警服不是一直都在刘身边,这个过程中,杨完全有可能把事先安排好的保险柜钥匙放入警服口袋。当然要跟原来的钥匙外型一样,这个不难做到,因为给刘提供的保龄球馆地址是在换过钥匙之后,说明一切都是安排妥当之后,刘才来查看这套警服的。所以提供给刘保龄球场这个地方的时机重要,手机信息发过来后,刘才翻警服的。当他拿到警服之后,顺理成章的就会把手中的钥匙和保龄球馆联系起来,然后就很“容易”的把保险柜里的“证据”找到了。在刘看来,这个行为是非常机智聪明的,但实际上恰恰都是杨和几个合伙人的精心安排。
当刘“确切知道”杨跟沈有关系,而沈和韩又有来往,就更加确定杨跟韩之间有问题了。(实际上,观众在看到中间发现韩从来就没有信任过沈的时候,就应该猜到,杨决不可能是韩的人)那么他要做的就是找到杨跟韩有关的直接证据了。接下来的一系列行动都是为了监视和观察杨的行为,想要找到证据。包括到杨的车子地下安装跟踪器。
但是这个侦查游戏很快就已经结束掉了。就在刘全力监视杨的全天候行为的时候,他发现其实杨是知道自己被监视的。细节镜头就是杨在办公室对着监视器长时间的凝视了好久,而这个时候的刘其实已经明白了,原来杨在设计圈套让他踩,说明杨不是内鬼,也不需要找他什么证据了。所以他诡异的笑了,这一笑的过程实际上改变了他以后的所有计划,以后所要做的事情,是看杨能够怎样抓住自己的证据。很显然目前来说,杨的手上是没有真凭实据的。但与此同时,杨既然敢这样凝视监视器,他也一定料到刘发现了他的真正目的。所以说,到这个时候,其实两个人都在明处了,正是这样,下面的情节才会更加匪夷所思,让人不容易理解了。
有人会问,既然两方都在了明处,说明杨手中根本没有什么证据,那为什么刘还要跟踪杨然后烧掉杨寄信的邮箱?
这是双方都在明处后斗智游戏的开始。
有没有留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当沈看着被烧毁的邮箱时的表情,非常的凝重。
按杨和沈的推理,他故意让刘看到自己把磁带从保险柜取出然后寄出,但这个时候的刘应该已经知道其实那盘磁带什么也不是,对自己造成不了任何威胁,应该对它无动于衷才对。杨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确定刘是否明白两人已都在明处,如果明白,就应该无动于衷,因为根本不可能是证据,否则早就公布于众了,还用神秘的邮寄?但是,刘火烧邮箱却打乱了沈和杨的预计,他们有点摸不清楚刘到底想干嘛了,所以沈面对烧着的邮箱面色才会那么凝重。有朋友跟笔者争辩,说沈的面色难看是因为终于确定了刘是真正的内鬼而为陈的死感到沉重所导致。这是说不通的,因为无论那封信是证明杨有罪的材料还是证明刘有罪的材料,刘一把火烧掉都是不合情理的。如果是证明杨有罪的材料应该想方设法弄到手才对,不能烧;如果真是证明刘有罪的材料,杨大可不必邮寄直接用证据逮捕刘就行了。因此,这个情节只能说明这个信本身什么都不是,双方也都知道这一点,只不过刘没有按照杨的设想去行动,反而一把火把杨和沈烧糊涂了。这一环节是一次真正高智商的对决,胜方是刘建明。他胜在以退为进,将原本已经明朗的双方再次推入暗战。(待续)
---- 过错,是一时的遗憾。
错过,却是一世的遗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