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华北篇(京、津、晋、冀、内蒙)>>北京>>老北京的回忆

主题:老北京的回忆
发信人: davaid(肥佬拉灯)
整理人: jaja(2004-02-26 11:49:47), 站内信件
又再次回到了这繁华的地方,冬日的寒风让我更更感受到老北京的味道。
忘不了繁华的前门,曾是商贾云集的闹市

旧日川流不息的老车站让位给了崛起的新车站,被改造成了商店,遗忘在京城的脑海里,冷冷的街角,只有三两个过路的旅客偶尔进来取取暖一下,转眼又消失在茫茫的人海里。

回到回忆里的鼓楼大街,熟悉的旧景依然没变。

记忆里的胡同,杂乱的平房逐渐消失了,面馆虽换了铺面,但还依稀认得。

胡同里行人很少,蹬着三轮车的老大爷气喘吁吁地拉着货,忽然发现路边多了辆崭新的小轿车,反射冬日着刺眼阳光,默默的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社会的进步让汽车迅速的进入了许多北京的家庭,记忆中宽敞的马路在眼前突然显得十分拥挤不堪。

当汹涌的车流过去,嘈杂的老街又在寂静下来。路上的人很少,偶尔见到哈着气蹬着三轮吆喝着叫卖的小贩子,又或是牵着手结伴同行的天真的女孩子,谈笑着,不时爆发出几声爽朗的笑声,打破了这冬日的寂寞,而古都寒冬的老街也就显得分外可爱了。



时代的变迁,更新着老胡同的牌子。名字虽然没有没变,牌子的样貌花式却变了多次。

走进狭窄的胡同,一眼望去是屹立在杂乱无章的平房中古老的钟楼。它那么高大,那么寂寞,和不远的鼓楼遥相呼应,就象是落日残阳中两位互相对望的白发老人。悠远的钟声早被现代的计时工具所替代,和煦的冬日里,我更怀念那古都钟声响起的日子。

难忘的四合院逐渐消失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熟悉的红墙青砖逐渐淹没于各式奇异的高楼大厦中,文明的印记逐渐消失在城市设计师的笔下。忘不了阳光下童年故友的欢笑声,忘不了拥挤杂乱小院里幽默的调侃始,更忘不了胡同口吆喝着叫卖的烤羊肉串的贩子。难得在今日现代化的古都老街上还见到四合院,大门十分破旧,但扔不失当年的韵味。


曾记得父辈们提起过那个夜不闭户的年代,强势的计划经济下,社会的每个成员按照恒定不变的节奏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在墨守陈规的思维和绝对的赤贫下,治安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随着年月改变,国门打开了,制度更新了,经济快速地增长日益刺激着人们强烈的物质欲望,治安也就不那么乐观了。

仰望远处得鼓楼,虽然经过政府多次反复的修葺,却怎么也改变不了在心目中那苍老的感觉,犹如看到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惊奇着,感叹着,无奈着……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