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eizhouqiongren(梅州穷人)
整理人: jahay(2003-12-13 11:13:31), 站内信件
|
果不出我所料,为了我的那一张帖子,有人去翻了我的资料并且堂而皇之的贴了出来。人生在世,嬉笑怒骂,率意而为岂不快哉,所以那些有心之人要看那资料以查我来路而自取其辱或不过略觉诧异又或不过莞尔一笑都悉听尊便吧。
我在客家风情网站上看到这里也有个客家风情社区,不过好象对这边的评价不太好哦,好奇之下进来看看。所以各位尽可不必猜测,我不是谁人的马甲。我跟各位素不相识,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想来不必为搏出位而唱反调、乱骂人。不过从各位回覆的言词来看,乱骂人之罪多半是逃不掉的。
诚如有言哉,“一天到晚说围龙屋,会把人弊死的”。所以同为“风情”,定位不同,各擅所长,原无高下之分。客家风情网站学术争论不少,有时火药味还相当的浓,而这里虽然只是随意浏览了一下,多些生活的气息,毕竟也是一种温暖。又如所言,不同地方客家话自然有不同,比之白话的相对统一的多,强求各人在网上输入用汉字或其他音标来表达的各地的客家话,最终未免不会是鸡同鸭讲,大家都看不懂。但是,但是,请诸君注意我的这个“但是”,我前面发的那一贴也只是为了这个“但是”,是不是就一定要借助白话来表达了呢?是不是一定要用“挂住”来表示想念,用“扑街”来诅咒人,用“依家”来表示现在呢?而这个现象,只要你承认,在这个尊贵的客版其实并不是很个别的现象吧。我知道有人会说,语言不过是交流的工具,再说连人家陈欠扁都说了要民主,要自己的声音,你凭什么管别人怎么说。是啊,我凭什么来管你们呀,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干涉你们说什么话。但是,我是一个客家人,就象你们中的大部分一样。只不过我是一个在一切可能的场合都尽量讲客家话的客家人(虽然要做到这一点太难了,比如打出客家话的字来),因为客家话是有尊严的!而在另一些客家人(欢迎对号入座),他们已经习惯了有意无意的讲别人的语言,习惯了由此而来的优越感(扪心自问,他们敢说没有吗?)也许在他们来说这是再自然不过的,既是习惯更是权力。去吧,去吧,凭我,当然是由他们去吧。但是,既然他们要抛弃,为什么不彻底一些,不彻底地吧“客家”名号一并的扔掉,扔到珠江的臭水沟里去。
我知道我的打击面太大了,得罪之处,各位包涵。所谓呐喊,原是为了引起应和,与搏出位是无关的。网络这么小又这么大,世界这么大又这么小。走在广州街头偶尔听见亲切的乡音,不过微微一笑,又怎会幻想接下去会有什么故事发生。所以虽然这次来这里打扰了各位的雅趣,倒还是敢去天河城、中山纪念堂转悠的。
一段文字,算是个了断,我自继续我的乞讨生涯,客版也自沿续客版的精彩。只是我心里终于还是有个热望,希望客家人的尊严、客家话的尊严在客家人自己的地方不至于艰于呼吸。
未了,感谢大盖帽朋友(如果你不嫌弃的话),你说我是好个客家汉子,客家是没错的,“好个”和“汉子”是太过奖了。而你对客家话的乐观我是不能苟同的,在外的客家人的后代能讲客家话的不在少数,但能传到三代之后的,我还没有发现过。而问题更严重的在于讲客家话地区客家话的流失,这已有专家撰文,无需我赘言。
也感谢想想朋友(如果你也不嫌弃的话),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而你让这么多人知道了我的工作理想,以后我要找工作大概会方便一点。
但还有一些朋友(如果他们也不嫌弃的话)我真的不知道该不该感谢,他们为什么说我有点怪呢?现在都什么社会了,什么样的人没有呀,真是少见多怪。不过感谢了也不用交税,一并谢过了。
最未了,我将在转贴上一篇《客家话的自白》后自行消失。不管怎么样,这两天我发的这两张贴,或者再加上后面要转贴的下一贴,就象是往汤里面加了点味精,虽然是劣质的,或者就象一股不能抵挡的不由自主地飘走你鼻孔里的臭狗屎的味道。那么在我走的时候给点掌声或者砸个鸡蛋或者施舍一块狗骨头给我怎么样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