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slts2(佛山阿佬)
整理人: fslts2(2003-12-11 11:31:31), 站内信件
|
关于楚辞——答huangjia991(酥雨)网友
楚辞是楚地的歌辞的意思,它产生于战国时代中国南方楚国地方,晚《诗经》约三百年。汉代刘向将屈原、宋玉以及他们的仿作者的作品16篇汇编成《楚辞》一书。
宋代黄伯思《校定楚辞序》:“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书楚语”:楚国有它独特的方言,这些方言在楚辞中被大量地运用,如“些”、“兮”、“扈”、“汩”、“凭”、“羌”、“侘傺”、“婵媛”等等。
“作楚声”:战国时楚国地方音乐更为发达,其特有的歌曲如《涉江》、《采菱》、《劳商》、《薤露》、《阳春》、《白雪》等,均见于楚辞。楚辞的许多诗篇中都有“乱”辞或者“倡”和“少歌”,它们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这也是楚声留下的痕迹。
“纪楚地”:描写楚国的山川,如“洞庭”、“沅”、“江” 等和气候。
“名楚物”:记述了楚国物产,如“兰”、“蕙”、“薜荔” 等。
楚辞的代表作:
1.屈原:《汉书·艺文志》说屈原的作品有25篇,但没明列出具体篇名。王逸的《楚辞章句》标明是屈原作品的有《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合于25篇之数。另有《招魂》一篇,司马迁认为是屈原所作,而王逸却说是宋玉之作。后人对此也争论纷纷。现今很多学者的看法是《远游》、《卜居》、《渔父》三篇非屈原所作,而《招魂》则是屈原的作品。
2.宋玉:宋玉是屈原之后的一位杰出作家,与屈原并称“屈宋”。《汉书‧艺文志》著录宋玉赋十六篇。载于《楚辞章句》的《九辩》,是他的代表作。
3.其他:《史记·屈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勤、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但在这三人中,只有宋玉有作品流传。
----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