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orsearmor(马甲)
整理人: yong1015(2003-12-02 14:36:13), 站内信件
|
以下内容来自不同的地方,恕不一一注明出处,有些内容是我自己写的。
目前好的音乐DVD,国内D的不多。似乎只有“典雅”和“雅韵”,“雅韵”的比较贵,典雅是简装d9,便宜一些,超薄透明BB盒,厚度只有普通BB盒的1/2,外观不错简单、清楚,封面为双面印刷,正封过光胶,上角有DTS、典雅标志背封有此碟的中文、英文内容介绍,和碟片的内附内容,内封左面很人性化的介绍了DVD9与DVD5,DVD10之间的功能区别和碟片的使用注意事项等,对新手有一定的帮助,内封右面的音乐图标设计的很有味道,下角还标有典雅出品、艺术典藏的宣传语,碟面柯色印刷IP片基此包装市面还是第一次看到,应该是D商自己新开的模具,包装比现在市场上的四折简装、高档、美观也便于收藏和保护碟片。据说首批出货三十款左右批价比雅韵便宜3元左右。
缺点是碟基都不好,在我的dvd上读不出来拿回去换的比率达到50%。:—(
现在好像还出了个“新视线”的D9。
音乐DVD制作比较直接、简单,一般只需要DECSS拷贝过来就行了,最多加一条字幕上去。
音乐DVD由于着重点在音乐,所以D版不能是压缩的D5,也就是说必须要D9才行(原版是D5的除外),应该是全码LPCM或DTS,压缩后就完蛋了。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卡拉扬同时代的伟大指挥家卡尔伯姆(Karl Bohm)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这个著名的演出版本真正是名家云集,普莱(Hermann Prey)饰演费加罗,弗蕾妮(Mirella Freni)饰演苏珊娜,菲舍尔迪思考(Fischer-Dieskau)饰演阿尔玛维瓦伯爵,卡纳娃(Kiri Te Kanawa)饰演阿尔玛维瓦伯爵夫人,加上擅长莫扎特作品演绎的卡尔伯姆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真可说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个唱片工业的黄金时代的音乐嚮宴,演出和演唱都相当出彩,尤其是弗蕾妮活泼清越、卡那娃光彩雍容的演唱,令人赏心悦耳,看一惯如学究般端严正经的菲舍尔迪思考。
普契尼歌剧《托斯卡》(Tosca),Bruno Bartoletti指挥新爱乐乐团、安布罗西亚歌唱团演出,Raina Kabaivanska、多明哥、Sherrill Milnes分饰托斯卡、画家卡瓦拉多西和警察总监斯卡皮亚。普契尼的歌剧作品总能以强烈的戏剧性和高潮叠至的音乐抓住你看下去,图兰多特、蝴蝶夫人、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曼侬列斯科都是这样的作品。这个DVD版本是由Glanfrando de Bosio导演的歌剧电影,并非舞台演出。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安妮索菲穆特小提琴,Lambert Orkis钢琴伴奏。贝多芬这十首鸣曲是小提琴文献中的珍品,当然,大家最熟悉的是其中的第五号“春”和第九号“克鲁采”(Kreutzer)。女小提琴家Anne-Sophie Mutter在其恩师和伯乐卡拉扬的提携下,不断成长,终于成为如日中天的一代独奏家,其技巧惊人,演奏精确冷艳,风骨棱磳,力度变化比较大,有点儿阿格里奇在钢琴上的味道,但没有阿格里奇那么强的力度和刚猛。不过听惯了谢林/黑布勒、奥伊斯特拉赫/奥柏林的贝多芬奏鸣曲,乍听穆特,我有些不习惯,觉得有些求新,力度的变化也太频繁,表情太多了。不过我还是坚持认为,这个演绎绝对是在贝多芬演绎里可备一格的,也许多听才能听出味道来,旧书不厌百回读,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音乐弥久常新的魅力。原版DVD是2D9,中间有穆特的访谈录“A Life with Beethoven”,连演奏带访谈,一共长达336分钟,D版做到一张D9上面,看了一下,尚可接受。只是穆特的访谈中文字幕比较烂。16:9格式,画质不错。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Victor Fedotov指挥基洛夫交响乐团演奏,基洛夫芭蕾舞团演出。俄罗斯指挥家Fedotov以指挥演出芭蕾舞剧而著称,而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是世界顶尖芭蕾舞团基洛夫芭蕾舞团的大本营,近年来,基洛夫交响乐团在新生代实力派指挥家格吉耶夫率领下,以马林斯基剧院为阵地,演奏水平、世界声誉都蒸蒸日上,跻身于世界一流乐团行列,尤其是演绎俄罗斯作曲家作品,以为当然之选。柴可夫斯基这部芭蕾舞剧,难得的烂漫童真,多姿多彩。这部舞剧DVD是PHILIPS上个世纪90年代的得意之作,演出、画质、音响具佳。可谓美仑美奂,16:9格式。
维瓦尔第四季,Julia Fischer独奏小提琴,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乐团演奏。这个曲目每个人都耳熟能详,恐怕是世界上被演奏的最滥的曲子了,几乎没有什么人不能哼上几句里面的旋律。看了这部DVD,感觉它最大的卖点是Julia Fischer这位清纯玉女般的美女小提琴家,还有就是极美极干净的画面,和出众的音效,你简直可以把它当风光片和试音碟看,而且更加夸张的是,这张DVD除了访谈等花序以外,居然提供了“Director’s Cut”和“Performance Vision”两个放映版。我没有比较这两个版本有什么异同,让我决定留下它的完全是因为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他们的优雅松弛的演奏,是那种纯正的欧洲贵族宫廷中的风格,尤其他们弦乐齐奏时那种清通飘逸,华美端庄,时刻在提醒你:我们是当之无愧的欧洲顶尖的室内乐团。
雅韵D9+D5:辣妹四重奏LIVE
中文片名:辣妹四重奏
英文片名:BOND
出品年份:2001
影片长度:1小时20分钟
版 商:雅韵
菜 单:动态中文
声 道:LCPM2.0、DD5.1
字 幕:中、英、法、西
屏幕格式:1.85:1
画质指数:不错★★★★
ROM 容量:6.19G
视频格式:bob
PD 码 率:7.32Mb/sec
BIT码 率:9.50Mb/sec
碟面片基:柯式金色片基
区 码:ALL
推荐指数:★★★★★
碟 报 员:虫虫
简 评:带有一部演奏会实况(Live at the Royal Albert Hall) 和10余首单曲MTV,本人是初步接触雅韵,感觉比较爽,因为一直以来音乐碟的画质都不怎么好,而雅韵做的不错。而碟中的音乐也确实很好听。此版还有一本花絮D5。
被誉为“拉提琴的霹雳娇娃”、“古典音乐界的辣妹”
内容介绍:
来自英国和澳洲的“BAND”乐队(也称棒辣妹)是由四位美丽的女孩组成。担任第一小提琴手的赫莉现年24岁,以一级荣誉学位毕业于英国乔凯音乐戏剧学院;同样是24岁的第二小提琴手伊奥斯毕业于久负盛名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曾在英国皇室及各国首相前献艺;来自澳洲的中提琴手塔妮娅亦为24岁,持有悉尼音乐学院的一级学士学位,最近还取得乔凯音乐戏剧学院的优等演奏文凭;至于大提琴手叶嘉,现年26岁,曾就读伦敦圣三一音乐学院,身上有一半中国人的血统,喜欢中国少林武术,她与不少当红的流行乐手都有过合作,如“辣妹”、“斯汀”等,因此其舞台经验尤其丰富。
环球唱片公司为“BOND”投下重注,以一百万英镑与她们签合约。这四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古典辣妹”推出的第一张专辑《诞生》(《BORN》),四个演奏精灵摒弃了呆板的古典作曲程序,将特制的科技手段及自身的慧质兰心完美地结合到音乐中,大大提升了曲风。她们的音乐风格多样,混合了从现代音乐到拉丁风格和传统东欧民谣元素,成就了之后一首首生动、出众、撩人又鲜明的原创作品。唱片公司便不惜动用了25万英镑宣传推广费用,为她们打造声势。BOND也不负众望,专辑一出版便占据了古典音乐排行榜的第二位,并登上了英国金曲榜的TOP10,进而席卷世界各地唱片排行榜。
四个身怀绝技的女孩决心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在资深音乐人梅尔·布什这位皇后乐队引路人的包装制作之下,将古典风格曲目和萨尔撒、东方民谣、劲舞和摇滚结合起来,并以性感形象出现。每次在舞台上表演时,总是以上半身一件小肚兜,下身着紧身长裤,脚穿超高跟鞋的形象出现,把视听享受紧密结合,独具魅力。
去年,古典辣妹“BAND”曾在中国有短暂的演出,以其强劲的节奏,眼花缭乱的炫技,如梦如幻的电声伴奏,令不少乐迷顿感耳目一新,也将“古典辣妹”的名字记在了心中,此次中国之行必然会掀起一阵火辣辣的音乐风潮。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BAND”的风格与陈美有着异曲同工之秒,但“BAND”作为小提琴的弦乐四重奏比陈美更富有变化和表现力,因此也有人觉得“BOND“组合就像“神秘园”+陈美的绝妙组合。
典雅4D9:贝多芬1-9号交响曲全集(阿巴多指挥)
中文片名:贝多芬1-9号交响曲全集
英文片名:ludwig van beethoven symphonies no.1-9
影片长度:小时分钟
发行公司:euro arts
版 商:典雅
菜 单:动态
声 道:LPCM2.0、DD5.1、DTS
字 幕:中、英
屏幕格式:4:3
画质指数:★★★★
碟面片基:柯式金色片基
区 码:ALL
推荐指数:★★★★
碟 报 员:虫虫
简 评: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演奏。
全套是4本D9,感觉音质和画质都不错,对于喜欢音乐的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收藏选择。
雅韵音乐D9 :《三大男高音世纪联演DTS纪念版》
1990年世界杯决赛前夕,世界最伟大的3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多明哥和卡雷拉斯联袂合开了一场演唱会,这张《三大男高音世纪联演DTS纪念版》便是演唱会的实况。这个世纪之举轰动了全世界,还使这张演唱会的唱片成为了全球古典音乐销售的冠军,其中曲目包括现代与古典,更有许多歌剧中的知名咏叹调。三位歌唱家加上祖宾梅塔的精湛指挥艺术,使之成为一场完美的演出,这是一场音乐的盛宴,也是三大男高音创下纪录的辉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