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xchuan(青魔手)
整理人: lxchuan(2003-12-17 13:58:36), 站内信件
|
中国会计视野 作者:飞草
“成就一切事,罔不历三种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澜珊处”。
----- 王国维
黄世忠教授最近出版了一本剖析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的专著《会计数字游戏》,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会计、审计专著,在每一个财务舞弊案例中都有对该公司的舞弊手法透视,笔者学习之余,提炼出会计数字游戏的三种境界,供同仁研习。
第一种境界:滥用会计选择权,学士级,审计员必须掌握
这种会计游戏手法主要特点是滥用会计选择权,包括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选择权,尤其是会计估计选择权,常见的手法有收益性支出资本化、提前(推迟)确认收入、推迟(提前)确认费用、多提(少提)资产减值准备、多提(少提)长期资产折旧费(摊销费)、多提(少提)预计负债(预提费用),这种会计手法层次较高,因为通过账面操纵损益和资产负债,但在现金流上会留下缺口,而且精明的财务分析师通过纵向和横向分析,容易发现游戏痕迹,比如,财务分析师发现减值转回、折旧率下降、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下隆、预计负债等应计科目余额波动较大等,如果是一个有效的证券市场,这种会计手法实质上是无效的
第二种境界:钻会计准则漏洞,硕士级,项目经理必须掌握
这种会计游戏手法主要特点是钻会计准则漏洞,要么是会计准则没有作出规定的,要么是会计准则本身是矛盾的或模糊不清的,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实践中就碰到很多类似这样的会计疑难问题,会计准则落后于会计实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给会计游戏者提供了利润操纵空间,如当前的企业合并、BOT的会计处理问题,安然在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上也充分利用了会计制度缺陷,确认巨额的收益、转移巨额的亏损,这种会计游戏充分利用准则漏洞选择最有利于游戏者的会计处理方案,由于于法无据,会计师虽然容易发现这些会计问题,但也无可奈何,对于会计游戏者来说,这种会计游戏虽然容易被发现,但不会受到违法的指控。
第三种境界:形式重于实质,博士级,合伙人必须掌握
这种会计游戏手法主要特点是形式重于实质,安然主要会计游戏手法就是利用在特定的条件SPE可以不并表的会计规定,人为创造一些表面条件使其“形式”上符合不并表条件,而实质上安然控制这些SPA,应该是要并表的。这种情况还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对敲交易,我卖给你,你也卖给我,彼此互相虚增资产和利润,滥用会计准则有两大手法,一是创造条件迎合会计准则的规定以适用该会计规定,如安然的SPE会计,一种是创造条件规避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本来是关联方交易,为了规避关联方交易会计及披露,人为多走了一家过桥公司,使关联交易非关联化。这种会计游戏由于有组织、交易的安排,一般很难从公开信息直接发现游戏痕迹,但可能也会带来一些财务的导常,发现这种游戏只有从战略分析、价值链分析着手,从非财务信息中发现财务信息的异常,要求发现者要有丰富的阅历及行业经验。
附:一代名“技” 世纪星源
世纪星源一审打败《财经》,尽管不能因此证明世纪星源就是清白的,但世纪星源的一流财技令人不能不佩服,证监会有位会计学博士曾在一次会上称,他最佩服的上市公司就是世纪星源,他开玩笑地说,世纪星源每次出年报,他们证监会会计部都要加班到半夜。笔者给他归纳了一下,世纪星源财技高超表现下以下三点:
一、超前会计准则
蒲少平在《世纪星源症候》一文中指控的五个事项,有两个事项是当时会计准则对此并没有作出规定,让世纪星源钻了空子,这两个事项分别是:华乐大厦“以楼抵债”、肇庆项目“资产置换”
华乐大厦“以楼抵债”:1994年,世纪星源按逾期债务重整方案,以拥有的在建楼宇华乐大厦中的部分产权计人民币30612839.60元,抵偿所欠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人民币166585723.22元的债务,由此产生利润人民币135972883.62元,后又向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以人民币166585723.22元购回相同产权。1996年,根据世纪星源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的补充协议,上述部分产权购回的实际金额为人民币132,758,223.22元,相应地1994年度由此产生的利润应为人民币108,891,115.91元,形成固定资产价值人 民币108,891,115.91元。但该笔会计处理遭到财政部否决,1997年,世纪星源根据财政部财会字[1997]17号文要求对1994年度以楼抵债后又向建行回 购的业务进行帐务调整,即调减1994年度已入帐的债务重整收益101568315.27元,与此相关的项目是主业收入(回购后计入固定资产)调减132768223.22元,营业税金调减(现冲减"应交税金")6704795.27元,营业成本调减(重整时为"在建工程")24495112.68元.同时回购的物业1995年,1996年度已计提折旧也相应冲回.由于债务重整时,本公司回 购的物业仍在建设之中,故其利息36424400.44元予以资本化
肇庆项目“资产置换”:1997年12月,世纪星源发布公告称,将账面资产1.4亿元(1997年年报又称为1.94亿元,相差0.54亿元)的深圳龙岗第二通道项目60%权益,评估作价6.87亿港元,转让给香港的港澳控股国际有限公司,换取港澳控股让出的账面成本6.02亿港元(1997年年报又称为6.10亿港元,合6.53亿元人民币)的肇庆房地产项目70%权益和4000万港元现金。根据98年报,该公司于97年将持有的深圳龙城星源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城星源")60%的股权转让给丰立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立公司"),并通过其转让给香港港澳国 际控股有限公司,同时将拥有截止1997年12月31日对龙城星源债权的60%转移给丰立公司,而97年度本公司已将对龙城星源的全部债权冲销,已转为转让成本,金额为103859314.43元,实际上60%的债权应为62315588.66元,故本年将40%的债权转回并确认投资收益,金额为人民币41543425.77元。
这两笔业务,第一笔被财政部所否决,但其中也颇费周折,如果没有购回,此笔交易收入也就确认了;第二笔是非货币性交易,这笔业务的高超之处表现在两处:一是当时《非货币性交易》还没出台,该事项走在准则的前面;二是利用谨慎性原则,一笔业务收益分割两年受益。
二、利用会计准则
巧妙利用已有的会计准则,也是世纪星源一大绝超,这里也有两笔业务:龙城星源“债务相抵” 和2000年计提巨额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龙城星源“债务相抵”:第一笔是根据98年报,该公司于本年度以拥有的对深圳龙城星源实业有限公司1/3债权冲抵生昌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因借款而对本公司拥有的1/3债权(反映在"短期借款",金额为HKD18800万 元,折合人民币201160000.00元,冲抵后仅剩人民币134106666.66元),同时冲抵1/3已 提利息,取得债券冲抵收益58851874.20元.第二笔是根据99年报,该公司将其拥有的龙城星源30%股权,以账面成本3000万元人民币,冲抵生昌国际借款2975万元,亏损25万元;同时又以其拥有的对龙城星源的债权2769万元冲抵生昌国际对世纪星源的债权14539万元,获利11770万元。(该笔业务一审庭审时,世纪星源辩称该笔业务是“债务相抵”,不是债务重组,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如果是对等的债务、债权抵销,那可以称为“债务相抵”,可是这笔业务抵销的债务大大超过其债权),这笔业务两个亮点:一是利用了98年发布的《债务重组》准则,债务重组收益可以入营业外收入;二是通过业务安排,使债务重组收益分两年确认,从而使该公司98、99年报分别报出15065万元、11992万元的净利润。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年报,世纪星源被会计师出具了解释段,强调了其计提1.23亿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众所周知,《企业会计制度》虽然要求是在2000年就要计提新四项准备,但大部分上市公司都等到2001年中报才开始计提新四项准备,可世纪星源为什么如此积极计提了1.23亿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原来,2000年底,世纪星源要配股,2000年中报(配股之有)报出上半年的净利润是311万元,而到了年末(配股之后)报出的全年净利润是106万元,也就是说,2000年世纪星源是微利的,它是如何达到微利的?这与其计提巨额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紧密相关,2000上半年,该公司计提了1160万元的折旧费,而全年只计提了1496万元的折旧费,相比去年同期(1999年度)计提2292万元的折旧费,2000年少提了796万元的折旧费,如果2000年不计提巨额的固定资产准备,折旧费维持在上年水平,则世纪星源要报出600多万元的亏损。世纪星源巧妙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大幅减少当期的折旧费的财技在2001中报、年报中得到很多上市公司的效仿。
三、绕过会计准则
2000年财政部修订了《债务重组》准则,债务重组收益进入资本公积,这对世纪星源可不是件好消息,因为世纪星源债务太重,债务重组一直是世纪星源业务核心之一。但是世纪星源很快就想到了变通了的方法,请看与信达公司的债务重组:
2000年12月21日,世纪星源与信达公司深圳办事处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将东园大厦一栋和桃花园A_703房出售给对方,分别作价5785万元和15万元,总价款5800万元万元从该公司欠对方的款项中抵扣,上述业务产生主营利润约3262万元。
2000年12月22日,世纪星源与信达公司深圳办事处签订《债务重组协议书》, 主要内容是世纪星源应于2000年12月27日前偿还欠对方的1000万元债务,对方免除世纪星源所欠1亿元的利息2184万元(其中1999年9月30日之前的1301万元利息要报对方上级部门批准),世纪星源将1999年免除的264万元应付利息计入资本公积。
大家看到,这两份合同《房地产买卖合同》和《债务重组协议书》签订时间相差一天(其实可能根本就在同一天),明明这两份合同可以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债务重组协议,但世纪星源通过一笔业务分折两笔的手法成功绕过新《债务重组》准则的约束,在其账上确认了5800万元的营收和3272万元的毛利。这一招叫债务重组资产转让化,债务重组不能产生收益,但资产转让可以产生收益。
当然,这种将债务重组设计成资产转让(出售)方式,郑百文才是高手,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业务安排,使郑百文资产重组账务处理出现“多亏一元,就多确认收入1元”的荒唐结果,但财政部就是拿他没办法,李若山教授对此高招也赞叹不已,财政部最后挑了一个“手续未全”的缺陷,迫使郑百文修改年报,由盈利变成亏损。安然事件发生后,人们发现,会计准则越细,越容易通过业务安排和组织设计绕过准则规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