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icesky_84223(玉蝴蝶)
整理人: byebye(2003-12-24 08:08:30), 站内信件
|
临近期末的时候,学校会开通宵教室,当然是为了复习之用,大二们接近四级,或者六级考试的日子,也只不过三十天了。有时候冷冷的校园,看到的都是行色匆匆的人,但我们的神经也并不显得不紧张,因为我一直努力着,希望过个漂漂亮亮的大年。
功课担心之余,我加快了些脚步,有时也向大二们问起大一回溯的经历,渐渐有了些底气,并不担心。所以索性之外,我到是看到一些新的景象。
周五的语文课结束以后,校车就会开过来,照例有很多人要回家,拎着大包小包,一副欣喜的样子,可我并不喜欢回家,若不是为了买书,连较近的镇江和南京都懒得去。课上讲到苏轼的一首《金山寺》,那古刹竟然就在镇江,还是白娘娘水淹救许仙的那个庙,我有点不理解,雷峰塔不是在杭州吗,为什么隔的那么远,我原以为,他们该是靠的很近,可传说就是传说,出人意料,以后有空一定要去看看。这错过了杭州的雷峰塔,不能再错过这金山寺了。
他们都走了,宿舍空空荡荡,我比较舒服。我不怕冷清,只怕烦躁。这些人最近迷上了打牌,凡是在寝室可以瞥到的时光,都是这个样子,叫嚣着,足够一赌徒的模样。虽是小赌怡情,可我也懒得管他们,只要不叨饶我,你们从楼下跳下去,我也没什么意见。
我除了读书,上课,写字外的生活,还有一部分就是琐事。比如每日必去的书报亭,买些报纸,杂志来的太慢,要等上好久,另外这水果店兼牛奶店也耗掉了我足够多的钱。我喜欢那浓浓酸奶和芦荟酸奶,还有苹果,香蕉,橘子,这常买的物,梨照例是不碰的,看到别人买釉子,那巨大的一个,吃下去,不知要挤出多少水来,且不知道味道,很想尝试,又怕失望。甘蔗到的时候,我去尝了尝,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在阴影下,看书,吃甘蔗,这注意力竟然还集中起来了。
贩子。遭遇贩子。那社团的灵灵种种的活动,一会是IT的各样讲座,没兴趣;一会是公关协会的演讲,与我关系不大;倒是每个周五就会看到各样的社团干事揣着电影票,四处兜售,你当然先的不理他,时间越往后推,那价格会从三元跌到二元,最后是不是一元呢,也很难说。
我到现在看过三场电影《向左走,向右走》,《大块头有大智慧》还有《魂断蓝桥》。前两部我已经说的很清楚,每一次看电影,总是一新一旧,但我实在不敢恭维旧片,为了压缩时间,总要剪辑掉一段,看起来跳跃的,一点也不像电影。对于蓝,这部电影,我也不太喜欢,女人总得给自己悔过一次的机会吧,不必于觅死觅活,我想那军官也该是会原谅的,爱情通常时间来证明,遗憾就会少了很多。
这个星期六又将遭遇的旧片《罗马假日》,我终于可以见到我喜欢的赫本,高高的鼻子,眼睛充满灵性,多么像一个小公主。至于那新片,我不敢说,因为这里闭塞,不太清楚到底新旧如何,名字听起来搞笑,只希望上帝保佑,不至于过次就行了。
电影,我从不放弃。我总觉得生活有一部分的感受必须对着宽大的屏幕,才能完全的释放。整个精神层次的体验,如同于读书,但加深于读书,更显得有种进入骨髓的仰动。
但有个魔却逼我步步沉沦。那就是书。
我一直在想读书这事情。是不是真的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是在文字上把我往以前的白话文上推进,是不是在情绪上左右阴晴圆缺。我有点担心,但还是一步步的沉陷下去。
比如说我看了黄宇仁的《万历十五年》,便对万历有所改观。以前怎么说,总觉得张居正推动明朝这场改革,实施土地丈量的一鞭法,促成明朝中兴,功不可没。可现在想想,他一死,虽被赐封为明朝最高荣誉太师衔,几年之后又被抄家鞭尸,不能归结于万历狭隘变态的心理,实际上,他们间隙太多。张对万历的哥哥结婚的聘礼都要限制,如此拮据的皇帝却发现张中饱私囊,愤怒可想而知。
我不断的想完善自己的文学基础和树立正确饱满的历史观。现在却一遍遍打碎,直到有一天,我失去怀疑的能力,那塑定的又究竟是何样的内核,包裹着何样的外衣。
到那一天,我希望我仍然是一个快乐的孩子,而不是寒风凛凛面容的愤怒青年。
我讨厌那些满口脏话,愤世嫉俗,自以为是的青年。他们把世界看的完全肮脏,没有一点希望。
那何必发那么多牢骚,直接见鬼去吧。
我以为世界的美好。处处都在,它会拖住我沉沦的步子,令我不时回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