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古典小说>>中国古典文学(以年代划分)>>隋唐五代文学>>读张九龄《感遇》之联想

主题:读张九龄《感遇》之联想
发信人: gzyiyis(静默依依)
整理人: fslts2(2003-11-25 16:41:18), 站内信件


    古人在诗歌里写花,多表达对鲜花对美人的倾慕,对知音的向往,到了唐,诗词变得越来越精美了,对事物的描写除了直接地表达见物写物,更是将人的哲思融入了诗歌之中。 

    就像张九龄的《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他认为兰桂开得如此欣欣,花的美丽、花的皎洁本身就是一个佳节。并不需要人们在一个什么佳节才去欣赏它们。那些花在深山野林之中吐露着花香,闻到这幽香的人会随着花的气息而来,对这花而喜悦。但是这一草一木是有自己的本心的,它们并不需要美人来折取它,而求得别人的欣赏。 

   我有两盆花,一盆是紫红色的富贵菊。 一盆是粉红色的风信子。可能是在小镇中长大的缘故,至今我只喜欢盘中的花,不爱折枝而插,将各类品种捆绑进一个花瓶子里定型。 

    我的两盘花,是最便宜的品种,开得灿烂,风信子还有着一种幽香,令我不由得想起10年前的自己也正像这盘小花一样,淡淡的粉红,幽幽的芳香。我不知道它们在想什么,这么努力地盛放着,被像我这样清贫的人端回家,会不会落入难以忍受的孤寂之中,会不会埋怨我。我顿时觉得此幽香是多么的奢华,我将它们摆在一起,我自己,做得远远的欣赏它们,唯独害怕凡俗之身玷污了它们那颗高贵的本心。 

    人说,草木无情,人有情草木之情。我却以为,人不懂却妄说无情,万物皆有情,无情是彼不相知。 
     
    坐在花的对面,我不知自己为何流着泪,花,它会知道泪是我的本心吗? 

 
 
   (这是以前写的,换个标题~~~)


----
http://images.21cn.com/albums/photos/G/Z/Y/GZYIYIS/1058014025.gif
我恼你,恼你~~~~~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