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nta(小蘋果)
整理人: pccw007(2003-12-05 08:41:20), 站内信件
|
曾經我也注意過羅大佑的那首知名的歌曲.曾經也去尋覓那個姑娘的芳蹤..可惜,媽祖廟的後面沒有雜貨店,是條無尾巷,沒有住家的..
鹿港,這個地名的由來有許多說法,其中比較可信的傳說是說臺灣中部一帶昔時多鹿,常有鹿群聚集海口草埔,故名「鹿仔港」,後來簡稱「鹿港」。
舊日情懷
 
昔日的台灣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說,其中府是代表台南府城,艋舺是指現在的台北市萬華,而鹿當然就是指位居台灣中部的彰化縣鹿港鎮了,曾經繁華曾經風光過,今日的鹿港並沒有延續當年的勝景,小鎮獨留下來的是繁華退盡的樸實,洗淨鉛華,仍可以發現許多歲月的影子,是值得細細品味的小城.
龍山寺
相傳龍山寺在明朝永曆七年(1653年)歷經數次增建與整修,到道光十一年(1831年)才形成今天所建的格局。這座已有二百多年的古老廟宇,不論在格局、空間、彩繪和雕刻,都值得您花更多的時間去仔細觀賞與深入體會其菁華所在。龍山寺規模宏大、格局完整,在台灣是屬於大型的佛寺。
以前曾經造訪於此,當地人告訴我,當年這寺廟是泉州來的師傅們建造的,其中出名的鑿井,沒有一根鐵釘,全靠師傅們打卯的技術.獨特的山門、壯闊的五門、唐山的舖石、簡樸的龍柱、華麗的戲台其...建築之美、雕刻之精,都是全台之冠,也因其藝術價值更受到建築學者的推崇,譽為「傳統建築的藝術殿堂」。
天后宮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媽祖廟,幾乎全台灣每個縣市都有媽祖廟,尤其是靠海的城鎮.這座媽祖廟也就是羅大佑歌詞中的廟宇,鼎盛的香火來往的過客,獨缺傳說的姑娘.
隘門
隘門是早期台灣傳統聚落所特有建築,屬於民間自衛措施的一種。
隘門在白天開啟,夜晚則關閉,只留一小孔用以監視出入者,如此一方面在械鬥敗鎮時,只需逃回自己的角頭內,關上隘門即可保安全。
甕牆
特殊的圖騰美..疊砌甕牆需要大量的酒罐,這在早期的鹿港並非難事,由於鹿港商業鼎盛,與大陸貿易往來頻繁,使得當時從事貿易活動的木造船隻,需要利用從大陸對岸的杉木、磚石和紹興酒甕來壓艙,以求平穩。
隨著傳統建築紛紛拆毀或改建,這種構圖優美,古意盎然的甕牆,在鹿港已越來越少見了。
摸乳巷
鹿港著名的巷道「摸乳巷(又稱君子巷、護胸巷)」,走進巷內,只覺光線突然暗了下來。在兩側高牆的夾峙下,只看箭頭頂一線天光,狹窄、幽長的空間感十分特別。
此巷長約90公尺,寬只有50餘公分左右,由於此巷太過狹窄,只可容兩人擦身而過,易造成「瓜田李下」之嫌。 因此婦女皆視該巷為畏途,以免多生枝節,故其名摸乳巷因而不徑而傳。其實說穿了,摸乳巷只不過是一條長條街屋間的防火巷。如今,此巷帶給人們無線遐思,也為鹿港帶來不少鮮活的氣息。
我所介紹的鹿港和你們理解的有多少差異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