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iy(ping)
整理人: sisi8597(2004-01-04 03:45:11), 站内信件
|
无论是从绘画,音乐,雕塑,建筑各种艺术领域来说,法国都是一个很厉害的国家
现在我们言法国音乐必然说到印象派,是因为德彪西拉威尔实在太出色的缘故
现在我们言法国绘画必然说到印象派,是因为莫奈雷诺阿实在太出色的缘故
事实上,通过我平时的积累和归纳,我觉得,自中世纪法国大教堂之后,法国艺术大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古典主义,一个是印象派,从时间上来看,前者为先,这两者都是法国大教堂的继承和发展,虽然从表面上来说,这是对法国大教堂的背弃
下面我一个个来说明
首先是中世纪的法国大教堂,在这里我说一万句也不及一张法国大教堂的图片说明问题.在哥特时期或者更早的罗曼时期,整个欧洲除了意大利南部的一小部分地区之外都笼罩在大一统的思想里,(这是很不简单的事情).这思想就是宗教信仰.其最最直接的表达形式就是大教堂,大教堂是集建筑,绘画,雕塑位一体的艺术品,换言之,当时所有的视觉艺术,它庄严肃穆,沉着客观,同时又充满幻想和某种不确定的东西.这一切都为后来艺术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可惜音乐是一个迟到者,因为中世纪的音乐虽然令人向往,但远没有到达一个顶峰的状态.
自文艺复兴之日开始,持续了数百年的大一统思想被打破了.宗教的力量被削弱了.艺术上虽则百花齐放,但要回到过去那种统一混元的境界,却已经是一个梦了.个人以为这有点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虽则诸子百家,实则礼崩乐坏.这表面上是好事情,实际上却不完全是,但这一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于是意大利建筑出现了巴罗克-----这和意大利以后音乐的发展一定有关系,想想意大利歌剧华丽的风格吧
于是法国建筑出现了古典主义风格,比如卢浮宫----这必然也影响到了音乐,这就是古典主义风格.代表人物是福列和弗朗克,阿尔肯-----如果说福列的音乐还受到萧邦的影响更偏向于浪漫主义音乐的话,那弗朗克统一厚实,浑然一体的风格,无疑是活脱脱的音乐上的大教堂.这个人一生只想着过去的岁月,中世纪宗教的灵光,以及信徒们顶礼膜拜的虔诚.他是一个保守的人,音乐上从来不哗众取宠,也没有李斯特似的锋芒.----哪怕在他最最所谓眩技的作品里,我们也能感受到一股温暖慈祥谦和的力量.那是神性的力量,不属于弗朗克年代的力量,所以这个人在生前并没有怎么受欢迎.但无论如何,哪怕只有他一个人,那也是一种风格,一个时代.他的后继者有丹第.至于阿尔肯,他也是一位默默无闻的音乐家,为理想和信念而活着,写的曲子阴暗忧郁,让我想到大教堂内部的光线和气味
后来法国出现了印象主义,首先是绘画,后来是音乐.本来我是不认为印象派和大教堂有什么关系的,但当我看到莫奈画的大教堂的时候,我热泪盈眶,我觉得,这真是跨时代的对话了
因为除了庄严肃穆的之外,幻想也是大教堂以及中世纪的重要特征.神秘的古堡和教堂,骑士和淑女,阴谋和爱情,都是中世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你看德彪西的音乐,用的手段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是对音乐的突破,但表达的思想,都是过去,都是过去遥远的年代.-----他精神上的着力点,无疑是过去,甚至于,古希腊的精神-----他的前奏曲第一首---德尔菲的宫女,就充满了希腊雕塑那庄严高贵的气质.他也不属于他的那个年代.
当然还有拉威尔,但拉威尔对音乐的贡献,其思想的深度比起德彪西还是不如的
现在还要提到其他一些作曲家,他们是,圣桑,古诺,杜卡斯.......他们是浪漫派作曲家,受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
还有库普兰,拉莫,那是文艺复兴之后的人了,其作品既有古典主义的严肃和大局观,又有洛可可的华丽和装饰,他们对后世影响很大
还有比才,他代表了法国拉丁民族的一面,更靠近西班牙地中海的感觉
还有必须要说的柏辽兹,他敏感脆弱,外表强悍,内心却不是这样.他的时代,法国崇尚奢华的沙龙,大家都去听帕格尼尼,罗西尼了.对于他的交响乐没有兴趣.而在德国,自有贝多芬的交响乐,人家也对他没有兴趣,在上他的个性,他注定是一个不被人喜欢的人.可他真正代表了法兰西民族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