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DVD/VCD>>№2 影视评论>>⊙ 外语电影 ⊙>>[影评]《海底奇兵》尋找Mo仔.尋找自己

主题:[影评]《海底奇兵》尋找Mo仔.尋找自己
发信人: twinsqq(AngelBlue)
整理人: yong1015(2003-11-07 21:18:09), 站内信件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故事。而迪士尼及彼思令人相信,以往的,每一件玩具;現在的,每一尾魚,其實,也有一個故事。《海底奇兵》的偉大之處,當然不是其登峰造極的電腦動畫;「勁」的CG有何難?看看《太空戰士》的慘敗示範;厲害的他們製造了一堆一堆三維死物,但,卻又有血有肉得比真人更真人。吊詭。 

給小朋友看的電影中,從以往的《海底四萬哩》,我們懼怕海洋;《小魚仙》,有一點點進步,但,地上跟海洋還是有那麼的一條線;《海底奇兵》,則整個海洋都已經是他們的舞台了。開始明白,以前的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去期待迪士尼的動畫。彼思跟迪士尼製作的五齣動畫,每一齣都不令人失望。個人認為,海的層次更高一點點,以前的幾齣,雖然也有自己要帶出的主題,例如《怪獸公司》(Monster Inc.)說的就是歡笑其實比一切力量都強,都重要。但我懷疑小朋友是否可以明白其真正意涵。《海底奇兵》的聰明是劇本怎樣平衡發展父子兩條戲劇線。小朋友可以投射自己在Mo仔身上,看看自己有沒有也曾經一時衝動說過:「我憎你」,父親又有沒有因為緊張而不肯放手讓子女去闖一闖。各取各的,然後,討論一下。當今,還有哪齣電影在一家人看完之後,有討論的空間,這點,令這個文本,早早不止值一張戲票的價錢。電影還輕輕的提及單親及缺憾。雖然他們提及的不過是表面,但要這兩類小朋友看完之後釋然,尤其是他們只是說得這麼三言兩語就已經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如果那一個老生常談,每個人其實都有其陰暗面,那,那些蠻有人性的魚,當然也有其陰暗面了。馬倫因為喪妻喪子而害怕大海,他在情感上有缺憾;Mo仔天生有一條魚鰭較小,是體型上的殘缺;多莉天生就有頭腦的毛病,於是身體上、精神上及情感上的缺憾,我們都齊全了。還有,魚缸中那條失去自由、渴望返回大海而弄得傷痕累累的基哥哥。甚至,那條不希望被人定型為無腦食人的鯊魚。每一位,其實都那麼「人」。我甚至懷疑其實可以如此閱讀:「Nemo」其實並不是一條魚,在這次尋找Mo仔的海底之旅,要尋找的其實只是如此一直從缺的一面。記得馬倫懸掛在鯨魚舌頭上的時候,他向多莉說甚麼嘛?「你別再說鯨魚話了,你根本就不懂的,你未掂的Mo仔」,那明明是多莉;就令我更相信,其實每個人心中也有自己的Mo仔;馬倫在尋找Mo仔的同時,尋回自己面對大海的勇氣。Mo仔學曉怎樣面對自己體型的殘缺,向來只是跟父親獨居的他,也學曉團體的重要。多莉則尋回最重要的自己。 

除了父子在電影中找到認同感,戀人在多莉和馬倫這一對,是否也可以?對方雖然癲癲得得,往往為你帶來不少麻煩,但回頭一看,原來對方在旅途中又為了消了不少災,解去很多難,沒有他/ 她,你早就不肯了。當每一條魚甚至海鷗也在傳頌馬倫怎樣勇敢力敵鯊魚,勇闖水母群的事蹟,多莉這位傻頭傻腦、一直在他身邊教他一直游的無名英雄,是否應該獲得更多掌聲? 

團結,面對逆境的樂觀態度,信任,堅定,親情,愛情,友情,勇氣,不輕言放棄,幾乎一切迪士尼動畫要說的都說了。作為一齣動畫,要彈,實在也不知從何彈起。一尾魚,再也不是一尾魚,當你看見那片薄薄的刺生,世界卻從此變得不一樣,只是一齣電影,還想點? 

備註:Nemo一字來自關於眾英雄在海上冒險的荷馬著作希臘史詩《奧德賽》(Odyssey),意指「無人」 No one/ No man。 

資料來源︰電影雙周刊—香港 (撰文:海濤) 




----
QQ:85564724
我唔O系人,我O系神,我个名叫E神~~~!!!!! 
1 
2 3 4

青春犹如方糖,是吗?  
有棱角的,易碎的,荒唐的,甜蜜的。  
这种甜蜜是亲身用舌尖的热量才能融化,才能品尝。  
你总不能隔岸观火,  
人生总有这么一个阶段,  
一个做什么也快乐的阶段,  
一个讲什么也真诚的阶段。  
他们可笑,也可爱,  
笑他们,  
皆因我们曾经荒唐过,  
爱他们,  
因为我们亦曾甜蜜过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