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DVD/VCD>>№5 自由讲场>>jachan专题>>Re:D商,你还记得《勇士的奇遇》吗?

主题:Re:D商,你还记得《勇士的奇遇》吗?
发信人: jachan(长毛象 提提你.)
整理人: yong1015(2003-11-07 21:07:07), 站内信件
【 在 cleanwadi 的大作中提到:】
:近年来D版发达,不少旧戏老戏都当作经典翻出來让我们“老人家”欣赏怀旧一番,以追忆逝去的流金岁月。如早期的《流浪者》、《淘金记》、《摩登时代》等。文革以后上映的《追捕》、《大篷车》、《蛇》等也陆续诞生了。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四十年前曾经盛极一时的法国电影周,一部是《勇士的奇遇》,一部是《禁止的游戏》,还有一部忘记了(《红与黑》?)。《禁止的游戏》中央六台有播过,也曾出过DVD,但勇士的奇遇却几十年来湮没了,其实这部电影的主演钱拉·菲利蒲是比阿兰德隆更为前辈的一代巨星,他主演的另一部电影《红与黑》是经典中的佼佼者。可惜在D版浪潮中始终无人忆及,从而再把他介绍给我们。但愿某个D商看了这个帖子,触发灵机,把这部电影发掘出来,以慰思念。
:......
 《流浪者》、《淘金记》、《摩登时代》等。文革以后上映的《追捕》、《大篷车》、《蛇》其实是国外原制作公司出版,多数经过数码修复的DVD,并非D商所能为。倘若D商真的从电影公司的仓库里拿拷贝直接D出来,恐怕要被广大碟友骂死。

。。。。。。。。。。。。转载

【老观众祝愿:首都影院走好!】
 

  首都电影院要拆迁新建的消息传出后,许多老观众依依不舍,纷纷写来了极为感人的信件。昨天影院官志斌经理激动地向记者展示了其中的一封:“惊悉首都影院即将拆除迁建的消息,甚感惋惜,老首都电影院从此不复存在了,但展望将来新的具有先进的影院环境亦感到欣慰。“  我是1939年出生的一名首都电影院的忠实观众。

  我的父亲是一名京戏、电影迷,在我记事的时候,我父亲每礼拜必带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当时,首都电影院叫‘新新大戏院’,有时上演京戏、地方戏,但多数时间放映电影,在我记忆中印象比较深的是:我初次看的电影是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片《生死恨》,以后观看的影片有:李丽华的《新茶花女》、周璇的《马路天使》、《西厢记》、《鸾凤和鸣》、《长相思》等。在即将解放时,新新大戏院改名为国民大戏院,此时上映的影片,多为唤起民众的进步影片,如《渔光曲》、《桃李劫》、《大路》等。

  “解放后约1950年,我独自一人观看了国产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其时大部分上映的是前苏联影片,如《列宁在一九一八》、《列宁在十月》、《秘密使节》、《胜利归来》等。我每天攒五分钱早点费,每张电影票为一角,观看了不少电影。首都影院在举办国际影展时,邀请了法国影帝钱拉·菲利普(《勇士的奇遇》中的主演)及印度影片主角与观众见面,开了北京影院的风气之先。

  “1956年首都影院上映了一部解放前的惊险影片《夜半歌声》(金山、胡频主演),我排队一个小时购票,在观看影片时,我座位后排吓昏了一个男孩,影院内哗然,停映了十分钟。这是记忆中的小插曲。“  1956年后由于我参加了工作,看电影的时间少了,但我每月还坚持到首都影院看一部电影,在此期间我珍藏了不少影院发放的影片说明书、影院的票证。当时看电影是择座购票,我一般选择十至十五排之间,这是观看影片的最佳位置了。“首都影院经历了历史沧桑,见证了不同时期的影片。‘老首都’的服务是一流的,服务人员态度和蔼、引座热情,尤其是对老年腿脚不灵活的观众携扶就座,这在老年观众中是有口碑的。但愿‘老首都’的风格在‘新首都’身上永存下去!首都影院忠实影迷宋钧”




----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关闭][返回]